高曉平
讓殘疾人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和政府堅定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我省有近500萬各類殘疾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6.4%。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大對廣大殘疾人的扶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普惠加特惠的扶殘助殘制度措施,使殘疾人的生活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殘疾人是一個數量眾多而且特性突出的困難群體,各級黨委政府與社會各界要高度重視,通力合作,抓住重點,破解難題,努力實現讓殘疾人跟上全面小康步伐的既定目標。
讓有就業條件的殘疾人實現充分就業,是殘疾人實現小康的關鍵所在。通過就業創業過上自強自立的幸福生活,是廣大殘疾人最強烈的愿望。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發展勞動福利性的殘疾人事業,是黨和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大部分殘疾人經過幫扶是可以走上工作崗位的。對殘疾人就業能力的誤解、對殘疾人的偏見與歧視,是當前殘疾人就業的主要障礙。《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明確規定我國通過推動分散按比例就業和集中就業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殘疾人就業。在決戰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切實解決殘疾人就業難題。要進一步強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等城鄉各類組織依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法治意識和責任意識。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率先垂范、作出榜樣。對積極履行安排殘疾人就業義務的單位給予補貼和獎勵,將履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責任納入文明單位評比條件和企業征信系統,對不履行安排殘疾人就業義務的單位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最近國家稅務總局調高了企業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的退稅標準,調動企業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積極性。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做好青壯年殘疾人的就業登記、培訓和推薦工作,鼓勵城鎮中小企業,特別是服務貿易型企業就地就近安排殘疾人集中就業。要支持和保護盲人按摩行業健康發展,并不斷拓展盲人就業的新渠道。對有部分就業能力,但無法正式就業的殘疾人,要通過在社區舉辦的“殘疾人之家”,吸收他們開展輔助性、工療性生產,從事簡單加工勞動。這樣,既可以幫助他們增加收入、恢復身心健康,也可以大大減輕家庭和社區的照護負擔。對在農村無法參加勞動的重度殘疾人,特別是納入建檔立卡范圍的貧困殘疾人,要全面落實幫扶措施,通過基本生活保障、土地流轉等方法幫助他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實現持久脫貧。
對無勞動條件的殘疾人實行全面兜底保障,是殘疾人實現小康的重要保證。對那些無法正式就業的重度殘疾人和一時無法找到就業崗位的就業年齡段輕度殘疾人,要從實際出發,按照《憲法》和相關法律規章的要求,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殘疾人的特殊保障措施,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實行應保盡保,并發放重殘困難補貼。對不符合低保條件的重度無業殘疾人按低保標準單獨發放生活救助金,并規定不符合單獨立戶條件、家庭生活困難的無業重度殘疾人可以單獨列為低保對象。對無法定監護人或法定監護人無法履行監護責任的重度殘疾人依法納入特困救助給予全面保障。我省已有不少地區開始對無業輕度殘疾人發放生活補助,這是實現殘疾人全面兜底保障的重要舉措,應在全省加以推廣。在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的同時,要加強對重度殘疾人的護理保障,按省政府的規定向所有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并切實加強福利機構和殘疾人托養機構建設,讓那些家庭無法照料的重度殘疾人得到妥善的安置。
廣泛開展社會幫扶,是殘疾人實現小康的強勁助力。殘疾人事業是高尚的人道主義事業,殘疾人事業的全面發展,形成了扶殘助殘的良好氛圍,并落實為社會各界的具體行動。近年來,全省殘聯組織和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殘疾人幸福生活推進計劃。廣泛開展黨員助殘行動,共為殘疾人募集2.9萬臺彩電、2.3萬臺洗衣機、3312臺太陽能熱水器、1.5萬臺電飯煲等小家電,使大量貧困殘疾人家庭生活得到改善。殘疾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免費進入博物館、公園等文化體育場所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為貧困精神殘疾人免費提供精神類藥物,為貧困殘疾人免費進行基本輔助器具適配和家庭無障礙改造,使殘疾人福利水平不斷提高。各類助殘社會組織大量發展,全省有10萬多人登記注冊為助殘志愿者,展示了我省文明進步的新成果和社會助殘的深厚潛力。
提高殘疾人的自我發展能力,是殘疾人實現小康的治本之策。我省對發展殘疾人教育康復事業高度重視,建立了完整的殘疾人特殊教育體系。各市、縣(區)都建立了特殊教育學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在校生23000多名。在全國率先實施殘疾兒童少年從學前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制度。全面推行殘疾學生在各類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努力讓殘疾人青少年不在起跑線上掉隊。在省政府投入的引導下,全省各市、縣(區)都建立了殘疾人康復中心,在全國率先實施0-6歲殘疾兒童免費康復政策,讓各類殘疾兒童都能最大限度得到康復改善,順利進入學校學習。針對新時期因車禍、工傷和腦血管意外致殘高發的新情況,我省還實施了新一輪殘疾預防行動。今后一段時間,我省將積極推進對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確保每個殘疾兒童都能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同時,全面提高殘疾人康復保障水平,擴大康復項目進醫保項目,提高報銷標準,高水平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的目標,讓殘疾人事業成為我省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靚麗名片。□
(作者系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
責任編輯:劉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