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棟(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00)
?
寓教于樂
——高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索
石棟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00)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化教育法的重要性,從教學內容生活化到通過課堂情境教學及課外實踐來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使用知識,使他們的能力能更好的發展。
關鍵字: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
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聯系生活講政治,體現“政治教學源于生活,豐富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1]“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實際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學習,目的是為了在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間建立關系,使新的學習內容能較快地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達到真正理解,這也是優化學習過程的有效途徑。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學生的聽話和順從,在這種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社會原有道德準則的忠誠衛士,但學生在新的情景中卻感到無所適從。因此,生活化教育方法正可以發揮它獨特的優勢,因為生活化教育方法大量地實施了模擬性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現實的各種要素的基本關系,從而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推進實踐能力的發展。生活化教育法把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對象,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選擇能力,并且能結合學生和社會實際,創設各種情景,讓學生加以體驗,并對學生作出的選擇進行評述,以使學生創造性地做出決定,生活化教育法開展的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既接觸一些正面的東西,也涉及一些反面的現實,這種真實的情景有利于學生智慧的發展,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缺乏吸引力,學生對思想政治課興趣不高已成為提高教學實效的主要障礙。以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特別強調教材內容的系統傳授,學生學習就是學習教材中的內容,仿佛學生不是為自己而活著,不是為現實生活活著,也不是為理想生活活著,而是為教材活著。為了說明教材中某些觀點,書中雖然列舉了一些例子,但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都以偉人、英雄、杰出的科學家和文化精英作為典型人物,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很大差距,很難在課堂上與學生產生共鳴。
教學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它不僅使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隔離,也與學生長遠發展相去甚遠。開展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場所,不是為了圖熱鬧,所以活動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政治課之所以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主要因素有二:一是政治課本有大量抽象的理論和繁雜的名詞術語;二是教法過于簡單、死板。而要培養起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課堂的生活化,生活本身是奇妙的充滿無窮趣味的,課堂生活化,就是把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概念又還原到生活中去,這時的學生身處快樂情境,不知不覺便掌握了理論知識。這種情境生活化的課堂,創造了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全體學生在民主的氣氛中,無拘無束地展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自由地討論并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老師的指導下理解課本的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實踐技能、生活本領,這將讓學生享用一生。
新的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緊密結合時事內容進行教育,思想政治學科是與時代形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學科,用時政熱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就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師通過捕捉有用信息,并適時運用,導入新課的教學。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及時把國內外發生的大事件和社會熱點引入課堂,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我們還必須注意聯系當地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及時把社會上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就、學生日常生活中新問題等放到課程內容中去,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補充新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生活化,還體現在現行的教材要生活化,以前的教材在選取事例時大多選用反映大人物的事,過去的事,而這些故事又往往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聽了只能激動,而不能“行動”。因此,教學中選用事例時,我們可作適當修改或補充,選擇事例十分貼近學生實際,課堂上讓學生紛紛發表意見,暢所欲言,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和熱烈討論,讓學生明白道理。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大量的學習資源,改變舊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的背景生活化,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從學生的心靈出發,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課堂學習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在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下,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學生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促進學生成長,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為學生喜歡的課程,并在課堂教學之外,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讓學生親身體驗現實生活,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實現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李立科.構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J].教學與管理,2005,(08):56-58
[2]賀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新課程研究,2008,(08):36-38
[3]高云.政治課的課堂教學要生活化[J].甘肅教育,2006,(01A):39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關注學生日常生活,這就需要教師課堂教學生活化。當下的思想政治課常常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局限于書本的世界,回避現實生活,忽視學生的理解與體驗,也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無法讓學生產生觸動和影響,綜觀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關注是科學世界,學生的生活世界與精神世界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新構建完滿的生活化教學,思想政治教育要將教育與生活世界聯系起來,讓教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10-01
作者簡介:石棟(1989-),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學歷:碩士,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