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飛(滄州實驗高級中學,河北 泊頭 062150)
?
試論素質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體現及實施
徐曉飛
(滄州實驗高級中學,河北 泊頭 062150)
摘要: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素質教育,高中體育教學也離不開素質教育。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們對體育課學習的重視度越來越低,只有對高中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將素質教育應用到高中體育教學中,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素質教育;應試教育;高中;體育教學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綜合素質,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素質教育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教育途徑,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能使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就是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高中所有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魄。高中生的健康主要包含身體、精神、情感等方面,采用體育教學的手段,對學生身體的鍛煉是十分有利的,體育教學是學生掌握各種知識技能的基礎。高中體育教學是學生進入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的先決條件,只有讓高中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觀、運動觀和體育觀,使學生養成愛運動、愛鍛煉的好習慣。高中體育教育還能促進民族精神的形成,體育運動在弘揚民族精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素質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體育教師只有將素質教育有效的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才能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和重要性,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將素質教育滲透到高中體育教學中,有利于對學生品德素質的培養,素質體育教學能使學生養成團結協作的好習慣,學生在團結溫暖的大集體中,才能學會關心他人、愛護他人,才能在根本上提升體育教學效果。在高中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安排體質好的學生協助體質差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教育學生要見義勇為,關心同學,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素質教育下的高中體育教學課堂,要求學生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面對困難勇往直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素質體育教學有利于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與壓力。田徑類運動和球類運動都能使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教師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向學生講授正確的健身方法和動作技術,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素質教育,讓學生參與到設計準備活動中,這樣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對其進行引導和啟發。素質體育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例如對高中生進行田徑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對學生進行籃球投籃訓練能提高學生的準確能力,對學生進行排球扣球訓練能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素質體育教學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1.實現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在傳統教學中,體育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高中學校都是重視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沒有意識到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即使有的高中開設了體育教學課程,其教學模式和內容都過于單一,不能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感受并了解到體育教學的意義和價值。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各大高中院校都意識到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體育教學是十分不利的,教師在素質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實現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需求,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好習慣。教師可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將體育教學和生活教學有效的聯系在一起,這種生活化的體育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自身體育素質和健康觀念的培養,使得高中體育教學的價值得以有效體現。
2.采用分組分享教學法教學。高中素質體育教學采用分組分享教學法教學,就是說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教學資源,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采用多種多樣的分享活動,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目前我國許多高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自理能力較差,溝通、交流能力比較欠缺,采用分組分享教學法進行高中素質體育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提高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例如:教師在排球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身體素質將學生分成6組,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排球訓練中,學生在團體活動中,能夠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的同時,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的自主能動性,在增強學生體魄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加強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的認識和把握,實現體育教學和素質教育的有效結合。
3.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素質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過程中,還要重視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構建出具有多元化評價內容和多樣化評價方式的高中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眾所周知,課程評價體系是促進課程建設和實現課程目標的有效手段,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教學的“成績式”評價形式,將素質教育作為高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建立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使得高中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更加豐富,在課程評價中將學生的生理、體能、技能、知識等方面的內容都體現出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增強師生間和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對學生心理、態度、行為進行細致的評價和糾正,并對素質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不斷完善,從而有效實現素質教育和體育教學有效融合的目的。
總結: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講素質教育應用到其中,充分結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構建出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使學生在體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身體素質,促進自身思想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獻軍.淺論高校健康體育課程改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3。
[2]汪仁虎.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談[J].中國學校體育,2000,1。
[3]張傳新.高校體育教學實施拓展訓練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1)。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