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營 趙 娜 李淑杏 陳長香 張 敏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
社區老年人家庭功能障礙對生存質量的影響
邢曉營 趙 娜 李淑杏 陳長香 張 敏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年齡;家庭功能;生存質量
生活質量評價來源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對其各種生活需求的滿足〔1,2〕。提高生活質量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目標,對生活質量進行研究,能夠衡量個人、家庭、社會現有的資源對生活狀況的影響,以便更好地制定相關政策,利用社區資源,轉換生活方式。由于我國現在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導,家庭、社區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3〕。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老年人家庭功能障礙對生存質量的影響。
1.1 對象 以唐山市城市和農村老年人為總體,方法為兩階段分層整群抽樣法,納入標準:唐山市有正式的戶口登記,并在調查地居住1年及以上者,到被調查的日期為止,年齡≥60歲〔4〕。排除標準〔5〕:精神障礙、老年癡呆、嚴重認知障礙者。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表達不清,溝通障礙者〔5〕。實際調查2 692名,回收有效問卷2 548份(94.65%)。年齡60~101歲。男1 226人,女1 322人。
1.2 方法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表簡表(WHOQOL-BREF)〔6〕和家庭功能評估量表(APGAP)〔7〕及自制的一般家庭情況調查問卷。①WHOQOL-BREF量表共有26個條目,其中兩個條目用于測量總的生存質量和健康狀況,剩下24個條目分為4個維度:生理領域(7個條目)、心理領域(6個條目)、社會關系領域(3個條目)和環境領域(8個條目)。根據WHO-QOL-BREF指導手冊,取正向分后將各維度的分值相加并轉換成4~20分值。②APGAP量表:其內容由家庭適應度、合作度、成長度、情感度及親密度共計五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均有3個答案可供選擇,采用0~2分的3級計分法?!?”=很少,“1”=有時,“2”=經常,7~10分表示家庭功能無障礙,4~6分家庭功能中度障礙,0~3分家庭功能重度不足。
1.3 統計分析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χ2檢驗及方差分析。
2.1 不同年齡老年人家庭功能狀況 有家庭功能障礙的567人(22.25%)。年齡越大,家庭功能障礙比例越高(P<0.05)。見表1。
2.2 婚姻狀況對社區老年人生存質量的影響 婚姻狀況與生存質量的四個維度評分均相關,生理、環境領域老伴健在的評分最好,心理領域未婚的評分最高,而在社會領域分居的評分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不同年齡老年人家庭功能狀況〔n(%)〕
2.3 家庭功能分級對老年人生存質量各領域的影響 家庭功能分級與生存質量的四個維度評分均相關,家庭功能障礙的生存質量評分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婚姻狀況及家庭功能分級對老年人生存質量各領域的影響±s)
婚姻是安度晚年的舟楫,老年人除了需要物質上的支持還需要心靈上的關懷與慰藉。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家庭功能出現轉變,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年齡越大,家庭功能越差,與郝英秀〔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家庭功能即家庭對于老年人的效用,家庭功能的完善依賴于家庭成員之間直接或間接的關愛。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自身及配偶健康問題日益顯現,身體生理功能日益減退,自理能力均降低,需要來自子女更多的幫助,現代社會子女事業較忙,無暇顧及家中老年人,甚至出現空巢現象,使得老年人的家庭功能一度弱化。
本研究結果指出,婚姻狀況與老年人生存質量各維度評分相關,無配偶的老年人的生存質量低于有配偶的老年人,這與李鳳萍等〔9〕研究結果一致?;橐鰻顩r的穩定對于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有著很大的相關性,年齡越大的老年人,婚姻狀況越穩定越能更好地面對疾病,夫妻雙方能夠互相給予支持幫助,并能積極面對疾病,且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使得其對于自身生活產生滿足感,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人非常需要來自家庭的物質支持及精神慰藉,高水平的家庭功能則能保障這種關系的正常運行〔10〕。本文結果顯示,老年人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2〕。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于他人的依賴程度會越來越高,良好的家庭功能能支持老年人積極進行人際交往,并能提供生活照護,而存在家庭功能障礙的老年人會因為家庭問題而減少社會活動,間接會影響老年人的生理健康。
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不僅要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更重要的是關注不同年齡階段老年人家庭生活的需求。在老年人的婚姻狀況及家庭功能等方面給予老年人支持和幫助,對于婚姻狀況不穩定及存在家庭功能障礙的老年人要加強交流,了解老年人心理的需要,給予適度的干預,提高老年人家庭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1 蔣 葉.城市人口老齡化現狀與其引發的養老危機及對策〔J〕.學理論,2014;(19):81-2.
2 于普林,袁 江.老年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26-31.
3 王 麗.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模式的思考〔J〕.當代經濟管理,2012;34(4):52-5.
4 馮麗娜,陳長香,郝習君,等.河北省社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響因素及其就醫用藥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29):3477-9,3483.
5 陳長香,李淑杏,趙雅寧,等.河北省老年人生存質量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0):4566-7.
6 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代康復,2000;4(8):1127-9,1145.
7 于翠香,王俊峰,蔡素玲.老年腦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與生存質量調查〔J〕.中國實用醫藥,2008;3(35):226-8.
8 郝英秀.老年人家庭功能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唐山:河北聯合大學,2014.
9 李鳳萍,申 潔.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8):3586-8.
10 孫 敏,李 珩,伍碧嬌,等.高齡老人家庭功能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11):687-8.
〔2015-04-12修回〕
(編輯 杜 娟)
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HB15SH020)
陳長香(1963-),女,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老年人健康促進研究。
邢曉營(1990-),女,護師,主要從事老年慢病研究。
R473.2
A
1005-9202(2016)20-516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