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影
(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二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000)
思維導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
劉 影
(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二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000)
傳統的中小學音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音樂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音樂課上缺乏民主、融洽、活躍的氣氛.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我深深地認識到:要求確立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一定要改變學生一貫以來的被動狀態,我在課堂上力爭,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學習積極性,一定要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立性、自主性。我覺得音樂思維導圖是我新課改的不二選擇。
下圖就是我學生的作品,音樂欣賞后,畫出你的感悟,標題是打開心扉。

我認識到,音樂思維導圖會讓讓學生在“聽”中想象音樂表現,音樂思維導圖很好的培養學生們的欣賞音樂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思維導圖會拓寬學生的音樂素養,導圖需要音樂教師的精心準備:同時不忘記,音樂思維導圖讓學生在“畫”種感受音樂的表現。隨著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認識和掌握,思維導圖可以應用在音樂欣賞課學習之中,通過畫思維導圖的改善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欣賞的態度:提高學習效率,更快了解樂曲的結構,并學會用顏色來代表對樂曲的感受,導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發散思維更加具體化、形象化。不要錯過導圖讓學生在“析”種理解音樂的表現。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音樂要素應有機的滲透在音樂教學中。學習和理解音樂基本表現要素,能有效的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發展。

舉例:我給音樂蘭花草教授時候的音樂導圖。
教學實踐證明,開放的教學情境,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進而發現事物的某種規律,而且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使他們體驗和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并通過這種體驗激勵其對知識的進一步探索,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我的音樂主題班會:做思維導圖,主題是——聽音樂,做一個健康的好孩子
比如我們對于我們音樂課堂豎笛教學的實踐的探究,里面包含的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技能很多,豎笛吹奏簡單,攜帶方便,價格便宜,這些都是它的優勢。但落實到每節課、每個曲子、特別每個學生身上,就不是那么簡單了。每個孩子對豎笛的天然接受度和拒絕度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循序漸進”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操之過急既不利于有興趣的學生,也不利于漠然的學生。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法,一般就是老師教授學生加之練習,但是對于豎笛教學方法的整體目標,所要達到的學習技術程度等幾乎不了解。任何技能或技巧的獲得,都離不開反復的練習和細心的思考。抓練習不啟發思考,學生只練不想,容易產生厭學感。

音樂是民族的,是世界的,在今后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們要多加進行思維導圖的訓練,使得課堂更高效,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中了解更多的音樂知識。
按照新程標準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嘗試建立“思維導圖與學生成長記錄袋”。

導圖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評價習慣,導圖有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自我調整的教育機制,導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設計自我成長歷程,為自己的評價承擔責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音樂導圖的實踐探索,我深深懂得教師已經不再只是課程標準與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方面人士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我們更加堅定了改革的信心,大膽地進行音樂導圖改革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