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靜
(濟南市市中區育秀小學 山東濟南 250000)
校園啦啦操在中小學開展現狀的研究
馬文靜
(濟南市市中區育秀小學 山東濟南 250000)
啦啦操在眾多的新興體育運動中,因其獨特的風格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是一項集舞蹈、體操、健身、娛樂于一體,并體現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團結合作的體育運動。啦啦操運動對于中小學學生具有很廣泛的價值,在加強學生素質教育、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和建設校園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啦啦操運動不僅可以發展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而且有助于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啦啦操運動 校園啦啦操 初中
啦啦操運動的起源要追尋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校園。它是在音樂的襯托下,通過隊員舞蹈動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技巧展示,集中體現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并追求團隊榮譽感的最高境界[1]。校園啦啦操練習包含動作技巧、伴奏音樂、學習環境和授課教師的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青少年在學習時對這些方面會感到好奇,這種好奇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運動,促進青少年學習正效應的產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經常的練習,不僅可以發展青少年的協調性、柔韌性等身體素質,還可以增強青少年的體質,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
1.中小學啦啦操課程開設和學習情況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初中階段大綱規定必修項目中并沒有啦啦操,而且很少有學校開設啦啦操課程,只有幾所學校開展過啦啦操自編操的學習。
2.影響中小學啦啦操課程開設的原因
(1)教師的因素
師資現狀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技術水平對啦啦操教學的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2],關系啦啦操在中小學的普及與推廣。通過問卷調查顯示,(見表1)有77.8%的學校并沒有專業的啦啦操教師,(見表1)有66.7%教師認為教學手段的單一使得學生沒有接觸新鮮體育運動的機會。從以上的調查可以看出,從事啦啦操教學工作的教師多數是非本專業,缺少專業化師資隊伍,這樣在啦啦操的教學中會缺少專業的指導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場地器材和時間因素
由表1可以看出有77.8%的學校沒有專業的場地和器材設施,這樣就沒有了開設啦啦操課程的前提條件,有88.9%的學校是因為體育課時少沒有多余的課時去開設啦啦操課程。可以看出場地器材與體育課課時也是影響啦啦操運動在中小學普及的重要因素。

表1 影響濟南市中小學啦啦操課程開設的因素 n=9
1.在中小學學校增建舞蹈教室
調查問卷顯示有77.8%的學校沒有適合啦啦操上課的場地,這就失去了學校開展啦啦操教學的前提條件。在室外的操場上學習啦啦操會使很多學生產生害羞的心理,不能大膽的做動作,影響了啦啦操的教學。學校可以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建設大小適中的舞蹈教室,一般可容納一個普通班級的人數即可。
2.教師豐富教學手段,轉變教學思路
啦啦操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學校缺乏道具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思路,教授學生不需要道具的徒手啦啦操,而且也較簡單易學。教學手段單一是學生對學習內容沒有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豐富教學手段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習啦啦操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有利于學生接受啦啦操這項運動項目。
3.校園啦啦操的課堂教學方法
按照理論練習實際的原則,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和學生的親身練習,讓學生對啦啦操運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掌握校園啦啦操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的練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態、塑造他們健美的形體;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以及培養他們多種能力。教學課程可分為:引導課→新授課→綜合課→復習課。
4.專業教師加強自身修養
教師要在一套操的教學完成前,引導學生學會聽音樂,對學生的動作認真、反復的指導,全部學習完后再對整個套路逐漸強化。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校園啦啦操套路。教師對校園啦啦操的練習時間也要合理的安排,要根據學生學習和接受的情況進行安排。
校園啦啦操是一項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項目,適合在各類學校開展。
啦啦操運動對于中小學學生具有很廣泛的價值,在加強學生素質教育、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和建設校園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符合現在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的需求。
[1] 孫鐵民等.我國啦啦操運動現狀的調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4:5-6
[2] 潘少敏等.浙江省高職院校啦啦操教學開展現狀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0.(1):24
馬文靜(1990.1—),女,漢族,山東濟南人,任濟南市市中區育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