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社會閑暇私人化及其后果
——基于多省份農村的田野調查與討論

2016-11-28 10:43:07
廣東社會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情感生活

王 會

?

鄉村社會閑暇私人化及其后果
——基于多省份農村的田野調查與討論

王 會

調查發現,在村落邊界開放、市場化程度持續加深以及村莊分化背景下,村莊公共性閑暇不斷走向個體化、私人化,公共閑暇生活不斷走向衰落,私人性閑暇興起。私人性閑暇興起的后果在公共生活領域表現為閑暇交往中的公共責任倫理逐步喪失,在私人生活領域表現為私密化閑暇生活帶來個體情感寄托單一,信任關系趨于瓦解。從閑暇的角度重建社區文化和熟人社會的信任關系是一個有待深入探討的話題。

熟人社會 半熟人社會 公共性閑暇 私人性閑暇

一、背景與問題

中國的傳統農業村落是一個基本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系統,絕大多數農民一輩子都在那里生產生活,很少主動與外界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商品的交換。日久年深,村落里逐漸形成了地方性的規范和共識,大家遵循著共同的行為準則,共享著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的經驗,并且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造就了一個熟人社會。

熟人社會,是對中國鄉土社會生活形態的深度質性描述和概括。熟人社會中,人們因熟悉而親密,從而自然的獲得信任和可靠性認可,鄉土社會因此具有公共性,村莊生活進而生發出內生型價值,在這種價值支配下連規則、規矩的遵守也是無意識的。從“熟悉”到“信任”、“規矩”,其背后是“親密”。親密、熟悉和信任是熟人社會的基本性質和基本特征。正如費孝通所說的,熟人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系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其中各個人有著高度的了解”①。因此,可以說共同的閑暇交往生活培育了這種親密關系和自己人關系,閑暇是研究熟人社會及其變遷的一個重要入口。

已有研究從不同角度研究熟人社會的變遷且頗為豐富。最早閻云翔以東北一個移民村落下岬村為個案,從農民隱私權出發分析私人生活的變革,認為隨著市場滲透和國家退出,農民越來越看重隱私權利和個體權利,“無公德個人”盛行②。賀雪峰基于大量田野調研引入村莊及區域差異視野,對其權利崛起論提出質疑,認為村莊社會性質的變遷才是根本③。當前中國鄉村的行政村,在經歷了新中國以來的鄉村體制變革后,已經演變成了半熟人社會。八十年代以后,農村社會流動、職業分化等帶來社會經濟的分化,農民的異質性大為增加,村莊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更加促成了村莊從熟人社會向半熟人社會的轉變④。

吳重慶從較為實體的層面理解農村“主體”,他認為熟人社會喪失主體的深層內涵還包括農民對村莊失去主體感。他將當前農村社會稱為“無主體熟人社會”,伴隨農村中青年的大量流動,農村社會已經喪失過去的自主性,變成了城市社會的依附者,村民不再關心自己的村莊⑤。陳柏峰基于對兩湖平原農村的調研提出“家門口的陌生人”的概念,發現隨著市場化和現代性進村,村民極端理性化,熟悉、信息對稱反而加劇了村民間的社會性競爭和相互算計,村民在人情往來日常生活中理性算計、相互欺詐已經習以為常。在后續的研究中,他通過對混混群體的研究深入揭示了熟人社會鄉土邏輯的變遷⑥。

具體到閑暇方面,鄉村閑暇生活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賀雪峰在文章中指出,“我在農村調查,深刻感受到,因為缺少健康的消費閑暇的方式,農村出現了嚴重病態……第一次獲得大量閑暇時間的農民沒有形成良好的消費閑暇的方式,因此出現暴飲暴食、帶彩娛樂,出現生活無規律、過度訴諸感官刺激。由此帶來的身心嚴重受損,可謂觸目驚心”⑦。農村閑暇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閑暇變遷與熟人社會變遷的關系,閑暇性質的變遷對村莊共同體產生怎樣的影響,私人性閑暇興起的后果等,這些都有待深入研究,筆者根據近幾年在多省份農村田野調研經驗對此問題作一嘗試性討論。

二、公共閑暇生活的去公共性——從儀式性閑暇和社會性閑暇衰落說起

近幾十年來,隨著國家權力對鄉村社會的不斷改造,以及市場競爭、現代性法律觀念的不斷發展深入,農民的生產、生活私人化的程度上升很快,熟人社會的規則體制逐步解體, “原子化”成為村落中村民之間關系長遠的演變趨勢,鄉村公共生活嚴重萎縮,閑暇交往利益化、私人化,閑暇時間貨幣化,更很少再有人愿意去議論或者干涉別人的私人生活,當然也不愿意其他人來干涉自己的私人生活。

農業社會的鄉土時代,閑暇與農業生產活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田間地頭無處不閑暇,閑暇與家庭生活、生養死葬及農業生產甚至很難割分。如果把閑暇分為儀式性閑暇和社會性閑暇的話,不難發現,傳統鄉土社會中,無論是在農業生產、節氣節日中,還是在紅白喜事人情方面,儀式性閑暇活動都是無處不在的。相對于社會性閑暇,儀式性閑暇具有超越性的意義。儀式性閑暇是關于人與自然以及人與靈魂的關系,是有關人活著的意義、人與自己內心世界的對話。從關系層面上,儀式性閑暇注重倫理綱常、血緣地緣的差序格局層面上的關系,而非個人建構的圈層關系⑧⑨。從規范和秩序層面上,儀式性閑暇對于熟人社會的整合和親密社群的再生產是不可或缺的,也從文化層面上,實現了村落基本價值的再生產。

儀式性閑暇更多的體現在民間信仰、祖先崇拜、生育文化、節氣節日等抽象層面。儀式性閑暇活動中時間具有規定性和神圣性,時間被賦予個體無法超越的神秘力量,儀式性閑暇時間是一種集體性時間,是被抽離了的、集中的時間。這種時間對于村落中的每個個體都是均等的,共享的。這種時間(儀式活動)到來的時候,個體的特殊性被拋之腦后,集體參與帶來共同的體驗,因而集體有共鳴,有公共情感。當然,儀式性閑暇活動也有公共空間的依托,祠堂廟宇、鄉間小道等等都是公共空間。生活在村莊場域中的個體參與儀式性閑暇活動預示著必須尊崇村莊社會結構和信仰結構。借由共同參與的時間和空間,鄉土社會的文化價值再生產就從豐富的儀式性閑暇活動中延續擴散繼承開來,看似簡單的閑暇儀式活動飽含著文化傳承和文化實踐的密碼。

鄉土社會中,社會性閑暇活動也非常豐富,社會性閑暇相對而言是具象的,包括打牌娛樂、閑而無事的串門聊天、罵街斗嘴等都屬于社會性閑暇。社會性閑暇范圍很廣,更類似于現代休閑學意義上的休閑活動。在社會性閑暇中,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村落社會,與村落社會發生連接與關系,個人也可以在社會性閑暇中獲得情感寄托、身心滿足、價值評價。

正是在社會性閑暇的頻繁交往中,“管事佬”、“三個女人一臺戲”、“多嘴婆”等俗語和綽號也就在村落中有了存在的空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在社會性閑暇活動中,村民形成了親密關系的共同體,農民才注重面子競爭,才關注村莊共同體的事情,講究是非倫常,甚至才崇尚長幼有序、尊老愛幼的倫理秩序,村民個體才樂于為村莊的發展貢獻心力和物質資本,并從中獲得道德位序和價值體驗。社會性閑暇從生活世界層面建構了熟人社會的“自己人”關系。可以說,沒有社會性閑暇,熟人社會就不再是一個“自己人”社會。

在熟人社會里,長久的生活預期和頻繁的閑暇交往形成了無處不在的親密感,多數村民較注重自身行為在村落里形成的影響,村落的價值生產能力較強,這些使得熟人社會的交往規則得以形成并發揮作用。自然而然地,他們也就比較關心身邊的事情,村落閑暇生活、閑話等都具有公共性色彩。

儀式性閑暇和社會性閑暇使得村落社會兼具社會性和價值性,村莊公共生活具有公共性。調查表明,隨著市場化、社會分化與社會流動的加劇,無論是儀式性閑暇還是社會性閑暇都呈現出去公共性的特征,鄉村閑暇逐漸走向個體化的閑暇。現代性的時間框架下個體的時間被重新安排,打工經濟條件下的掙錢邏輯是一種時間就是金錢的分秒必爭的邏輯,不同于傳統鄉土社會時間,傳統鄉土社會的時間具有延續性、對等性等特征,而現代性時間具有不對等性、層級性、斷裂性。鄉村社會的閑暇時間逐漸走向貨幣化、產權化、個體化。鄉土社會中的均等化的時間被打破,“我的時間可能比你的時間更為值錢”。時間創造價值,不同人的時間創造不等的價值,這里的價值僅僅是指金錢價值。祖祖輩輩而來,子子孫孫而去的延續性時間被割裂為個體的有限的時間。這某種程度上使得儀式性的閑暇時間安排被打破,社會性閑暇時間也被割裂。即使有宗族文化重建,傳統節日節氣被重新重視,但市場化條件下時間觀被徹底改變,在現代時間觀念下,集體參與的時間遭到重創。沒有共同的時間,集體公共空間原有的承載意義不斷流失。消遣意義上的打牌娛樂被賭博徹底取代,農民閑下來更多的呆在自己家里而不愿外出串門聊天。村民集體參與的公共性活動漸趨衰落。

三、私人性閑暇興起與閑暇交往中公共責任倫理的缺失

公共閑暇生活的萎縮帶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淡漠,隨之而來的是公共責任倫理的缺失。筆者在很多地方調研,都聽到農民提到,九十年代中期特別是2000年以后,人們在一起都慢慢地不說閑話,人際交往遵循互相不得罪邏輯。種種跡象表明農民的閑暇交往已經從公共性轉向私人性,交往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伴隨私人化閑暇的興起,農民串門成為浪費時間的行為。同時,對個體的評判不再有道德色彩和公共色彩,只關涉能力、喜好。“各管各的”、“自己管好自己就行”成為新的行為準則。非議就是政治不正確的,不說人家的事,不打探私事,免得麻煩和惹禍上身,不做判斷,不講是非,不多管閑事,公共交往中的“老好人邏輯盛行。

調查發現,無論是中年人還是年輕人,他們的閑暇生活日益退到自己的核心家庭中,閑暇生活越來越只是小家庭內部的事情,越來越重視私人性的閑暇時光,而不管家庭之外到底發生了什么。農村社會中以前存在的帶有公共性的閑暇生活逐漸被核心小家庭私人性的閑暇生活取代,這是當前農村閑暇的首要變化。

私人閑暇帶來單一化情感寄托,感性欲望膨脹,比如男性被拉回到私人生活領域,不參與村莊公共事務,把很多精力和熱情放在小家里和感情生活上。近幾年,不少村莊中一些有公心的中老年人閑暇時光也情愿呆在家養花養鳥,也不愿參與公共生活或者“做得罪人的事情”,“沒錢說不起話”成為不少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村莊中一些有文化的中年人原本發揮著調解員的作用,他們熱心、愛管閑事,現在村莊已經很少看到這種“積極分子”。蘇北農村喪事跳脫衣舞,村干部不僅不制止還一起圍觀,有些村莊村民聚眾看黃色錄像,村里的長者、村干部不僅置之不問,甚至一起觀看。

筆者在河南石村駐村訪談期間,村主任很無奈的說不是他想在外面找“相好的”,而是身邊有頭有面的人幾乎都這樣,似乎是一種潮流,甚至本村有人辦酒席,赴宴者帶的竟然是二奶。訪談過程中,村主任很懊惱的說道,自己的妻子非常賢惠,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這樣。這位“相好的”是他農閑時間開出租車期間認識的洗腳妹,年齡與他相仿,也是已婚人士,因為婚姻生活不如意尋找情感慰藉,經常向他傾訴,日久生情。而對于他的村主任工作,村莊與他的關系、村莊的歷史、村莊的公共事件似乎都不再重要。余暇時間,他不是在村里轉悠、調解,了解村情民情,為村莊謀發展,而是到城里掙錢消費,建構私人利益關系。他說“不愿為了辦公事而得罪人,這樣的人費力不討好,情愿不作為”。而村民對村干部的評價是“能人不當村干部,當村干部的不是能人”,“沒有好處,誰愿意當干部?”干群關系緊張,利益關系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可以說閑暇私人化助長了鄉村社會的治理危機。

村莊公共性和政治性不斷趨于瓦解。甚至,傳統村落的男性人格,如俠義、正直、陽剛,傳統村落的母性人格,如勤勞、能干、堅忍等,在當下農村很多年輕人的身上已經很難看到。這無疑是鄉土社會傳統公共人格的衰落。鄉村社會生活中的許多“亂象”不再成為村民茶余飯后的談資造成村莊生活進一步的去公共性。村民平日里想的只是掙錢,對村里發生的這一切似乎都習以為常,多是順應潮流,不會想太多。即便是在閑暇之時,也很少聽到有人談論這些。私人化閑暇的村莊生活,表面上看起來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平靜,實際上,暗礁無處不在。

這種既不同于禮俗社會又不同于法理社會的當下鄉村社會被稱為半熟人社會,在一個半熟人社會內部,按照陌生社會交往邏輯出牌的人際關系會更顯得冷若冰霜。因為在半熟人社會中,信息對稱和地方性共識恰恰使得鄉土邏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少村民懂得如何理性的利用信息規避風險來逃逸地方性共識的約束,如利用信息對稱搭便車的行為在當下農村極為常見,熟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更彰顯世態炎涼、人情淡漠,公共責任倫理和村莊內生秩序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村莊不再是自己人的村莊,村民對村莊的主體感逐步喪失。“有主體性的村莊,遠行千里依然心系故土,飛黃騰達要衣錦還鄉回饋父老,最終還要葉落歸根;喪失主體性的村莊,即使身在村內心也在村外,村莊如何與己無關,自己得意失意也與村莊無關”⑩。主體感是村民與鄉土的利益關聯、情感眷戀和價值歸屬,喪失主體感后,村莊成為外在于村民的存在,村民更看重一時一地的好處,村民也喪失對村莊的責任和關切,從而村莊也喪失內部力量和內生價值。

四、私人生活領域的閑暇私密化及其后果

而當閑暇生活退縮到家庭內部后,由于在婚姻家庭之外少有其他的生活體驗(如村莊的公共事物、大家庭的生活等),人的內心情感價值、意義世界就只能在婚姻和核心小家庭的生活中尋求滿足,這也就必然帶來婚姻和私人關系期待的無限提高。隨著夫妻軸心成為生活中的主軸,而包括父子軸在內的其他生活面向都處于配軸的位置,兩性之間的親密關系支配著生活中的幾乎一切法門。年輕夫妻對私人性閑暇有著美好的想象和期待,核心小家庭私人性的閑暇生活雖有美好的一面,能夠給人帶來生活上的愜意和感情上的慰藉,但也并不全是如此。建立在單一化情感寄托基礎上的私人性閑暇,體現的是感性欲望的膨脹。對農村青年而言,當浪漫的愛情的想象遭遇現實的婚姻的時候,核心家庭私人性的閑暇也可能會出現危機,近幾年鄉村社會頻頻出現的離婚率高漲、離婚棄子等現象便是這種危機的表征。

由私人性閑暇的危機引發的家庭內部的兩性間信任危機使得熟人社會信任危機走向極致。婚姻在面對個人情感欲求時,變得脆弱,甚至不堪一擊。不少村莊調研都發現村莊亂象叢生,這里列舉豫東調研遇到的一則案例。有一對往日十分恩愛的夫妻近兩年卻因為妻子和長輩有私情傳到丈夫耳里,丈夫無法承受打擊,沒多久成為精神病,而妻子很快帶女兒改嫁。這則案例可以看到個體高度依賴私人感情,私人感情又極度脆弱,這是一個悖論,也是信任危機的根源所在。對于此事,不少村民評論說:“做人不能太憨厚,一定要想得開,要自己對自己負責”,“老實人反而經受不起打擊”等。甚至不少村民從村落社會交往中總結經驗,“做人就是要狠一些,人善被人欺”。

調查中不少農村婦女也表示不知道該如何管教自己的丈夫,管得嚴了,怕丈夫反感嫌自己不夠體貼而影響夫妻感情,管得松了,怕丈夫存私房錢用到外面女人身上。管還是不管,松管還是嚴管竟然成為當下令廣大婦女內心深處很糾結的問題。還有不少村民都反映現在村里不管男女,都在存私房錢。一個家庭內部,夫妻雙方偷偷存私房錢,無疑是核心小家庭內部信任危機的體現。私房錢一方面是對自己的保障,萬一哪天丈夫或者妻子在外面有外遇或鬧離婚,自己起碼還有一點兒保障和心理慰藉,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個體之所以將自己看得更重,實際上是個體在應對整個社會風險和不確定性時所不得不作出的自我保護的措施。現實中的許多例子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私人化閑暇帶來的情感體驗和情感寄托是多么的脆弱。女人的“管與不管”,男人的后悔,這些糾結的情感狀態都是現代性進村導致村莊變動不居、價值多元化給人帶來的情感的壓力和困惑。閑暇生活不斷私人化,退縮到最局促的領域。

五、結語

由私人化閑暇帶來熟人社會的信任危機進一步導致人際互動和信任的惡性循環,近兩年新聞媒體關于私人生活領域因道德淪喪和信任危機帶來的惡性事件的報道也頻頻出現。這是當下青年人私人生活領域的重大問題和危機。一些打工的年輕人在外面過著飄零的生活,他們向往城市里的高消費和刺激的情感體驗,但是其中大多數人可能很難實現這樣的追求。離開了村莊和穩固的家庭,他們只能以個體的方式感知和體驗他們所經歷的一切,他們的歸屬和情感寄托無疑是碎片化的,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從而更具波動性、隨機性、不可預知性。面對村莊歸屬和家族歸屬的雙重缺失,他們被徹底交給了市場和法律,市場根深蒂固的逐利性會驅逐個體通過走捷徑甚至以不擇手段的方式以達到個體利益的滿足,而法律所能約束的更多的是道德上沒有問題的人。法制進村僅能維系村莊秩序底線。熟人社會瓦解,私人化閑暇最終帶來鄉土社會道德的失序。

對普通村民而言,“自己人”意識,“自己村莊”的意識在逐漸淡化,公的邊界早已模糊,私的個體被逐漸放大。傳統時代,熟人社會中彌漫的情感無處不在,一個鄉鄰、一件衣服,一口井,一頭牛,一堵籬笆墻都有情感,這些情感賦予了村民的歷史感和當地感,賦予了熟人社會豐富的情感寄托。而當這些真切的情感不存在的時候,作為個體的人,其情感寄托也變得匱乏起來。個體的私人化感情被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并被無限放大,而情感置放在越局促的位置風險也就越大。在這個情感匱乏的和變動不居的時代,個體情感的空虛感和孤寂感無處不在,私人化閑暇本質上給世俗的個體帶來的是自我放逐和情感孤獨。

私人化閑暇時代,無論在公共生活中,還是在家庭生活中,為了他人犧牲自我成為個體的無法承受之重,他人導向的責任倫理瓦解,信任危機充斥。個體被拋入無邊的市場體系,獨自應對一切風險,更講求一己私權而忽略了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甚至為所欲為。

建立在單純情欲基礎上的私密化的閑暇生活只是現代性展開過程中的一個面向。但這一面向所帶來的危機和困境卻值得我們深思。這種現實讓男人女人都沒有從私密性的閑暇中獲得長久、穩定的愜意享受,相反,卻極有可能都走向絕望的邊緣。當在超出個人之外不再存在閑暇空間,人不再能夠通過超出于個人及核心小家庭的閑暇生活中尋找到一定程度上的情感的寄托的時候,人的生命的存在是飄零的,不僅一般的人與人之間會出現信任危機,即使是夫妻這樣的親密關系中也可能產生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是來自于情欲的刺激,來自于超越性追求的喪失,也來自于一種源于內心深處絕望的恐懼。這是熟人社會的信任危機,也是私人性閑暇所遭遇危機的關鍵所在。

但是現代性的進展在突出“經濟沖動力”一面的同時,卻將“宗教沖動力”忽視了,社會發展中的兩個具有相互制約性的因素失去了內在的平衡。市場幾乎無堅不催,現代社會將一切都納入理性的計算過程當中,工具理性日益遠離了價值理性,手段壓制了目的,財富的追求剝奪了原有的宗教和倫理含義,只剩下與赤裸裸的世俗情欲的關聯。現代性、市場化、貨幣化帶來的信任危機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從傳統的共同體中“解放”出來的現代人普遍面臨著重新建立生活確定性、尋找生命歸屬的問題,但是,“令人可悲的是,現代人日益為物質的欲望所統治,個人淪落為純粹物質欲望的奴隸,現代人并沒有全面地而是片面地占有了自己的本質。人性殘缺不全了,現代人失去了自己的完整性存在,而成為一種碎片化的存在”。

①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②閻云翔:《私人生活的變革》,北京: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年,第12 頁。

③賀雪峰:“論半熟人社會—理解村委會選舉的一個視角”,北京:《政治學研究》,2000年第3期。

④賀雪峰:《農民價值觀變遷對鄉村治理的影響——遼寧大古村調查》,哈爾濱:《學習與探索》,2007 年第5 期。

⑤吳重慶:《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⑥陳柏峰:《鄉村江湖——兩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10 年。

⑦賀雪峰:《中國農村的‘低消費高福利實踐》,北京:《綠葉》,2009 年第12 期。

⑧譚同學:《當代中國鄉村社會結合中的工具性圈層格局——基于橋村田野經驗的分析》,廣州:《開放時代》,2009年第8期。

⑨宋麗娜、田先紅:《論圈層結構——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結構變遷的再認識》,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⑩賀雪峰:《未來農村社會形態:“半熟人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4月19日,第441期。

[責任編輯 左曉斯]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城市化過程中農民工戀愛、婚姻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5CRK020)。本文得益于楊華、王德福、劉磊等同仁在調查討論過程中的啟發,特此感謝,文責自負。

C913

A

1000-114X(2016)06-0206-08

王會,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社會學博士。上海 200025

廣東社會科學 2016年第6期

猜你喜歡
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被情感操縱的人有多可悲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情感移植
發明與創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8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精品福利国产|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女主播|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精品福利视频网|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青青久久91| 亚洲人妖在线|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性视频一区|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高跟丝袜|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熟女日韩精品2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日韩国产另类|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毛片手机在线看|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看看一级毛片|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va免费精品|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在线|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最大| 美女啪啪无遮挡| 999精品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日韩高清成人| 黄色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无码免费试看| 国产久操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 91精品亚洲| 欧美日本中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色综合日本|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99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 黄色成年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