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視察江陰所寄希望"/>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韓秀軍
(江陰市檔案局,江蘇 江陰,214431)
“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
——孫中山視察江陰所寄希望
韓秀軍
(江陰市檔案局,江蘇 江陰,214431)

1912年10月19日,孫中山蒞臨江陰視察,提出“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的號召。筆者在查閱了相關的檔案史料及新聞報道的基礎上,撰寫此文,以紀念孫中山150周年誕辰,也為江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追溯歷史淵源、提供精神支撐。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4月1日,僅當了三個月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正式辭職。取代孫中山當上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為表示“誠意”,一再邀請孫中山到北京“共商國是”。當時,全國時局動蕩,為鞏固新建立的共和制,孫中山不顧個人安危,從上海乘船北上,在煙臺、天津短暫停留后,于8月8日抵京。袁世凱13次會見孫中山,傾聽其建國方略和施政方針,顯得極為謙卑。這次,袁世凱委任孫中山為全國鐵路督辦(主管鐵路的官員)。隨后,孫中山以全國鐵路督辦的身份,開始出京考察鐵路建設情況。
10月18日,國民黨江陰分部接到蘇州支部的通知,說孫中山和夫人盧慕貞、秘書宋靄齡、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部次長的同盟會員馬君武一行4人,由上海視察吳淞口炮臺后,將乘坐“聯鯨”號軍艦溯江而上,于19日抵達江陰,望迅速籌備,妥善做好相關迎接事宜。國民黨江陰分部按照通知要求,召開緊急會議,制定詳細方案,分頭行動,快速準備。
1912年10月19日下午2時許,“聯鯨”號軍艦駛入黃山港停泊,孫中山由馬君武陪同離艦登岸,黃山炮臺官兵在炮臺下整齊列隊,鳴炮21響致敬。江陰縣知事洪鐘、警務科長陸宸卿、前太史章際治、商會總理吳汀鷺、國民黨江陰分部理事長祝丹卿、國民黨江陰分部副理事長錢伯鈞、章硯春等,以及部分地方士紳,胸佩銀章,參加歡迎儀式。時年46歲的孫中山穿深褐色西裝,短發,面容豐腴,神采奕奕,熱情地向前來歡迎的人群揮帽致意。祝丹卿代表江陰各界人士,當面向孫中山遞呈關于江陰至橫林建筑鐵路的信札,并誠懇邀請他進城演講,孫中山欣然答應。
接著,孫中山一行由黃山炮臺總臺官王鑒、江陰縣知事洪鐘等陪同,登上西山炮臺,視察“格林大炮”。此炮口徑18吋,炮彈重800磅,是江陰炮臺中最大的炮。數十名炮兵試演裝彈、瞄準、放射,動作頗為敏捷。孫中山詳細詢問,王鑒一一作答。在觀看完由十余名炮兵操作的實彈演習后,孫中山一行沿山梁前往東山視察,有數十名憲兵緊隨護衛。在東山之巔的炮臺高處,孫中山用望遠鏡眺望滔滔東去的江水和房屋鱗次櫛比的江陰古城,興致很高。他從西山炮臺到東山炮臺視察了3個多小時,稍事休息后,由江陰縣知事洪鐘陪同下山進入江陰縣城。
黃山距縣城5里,那時候江陰還沒有汽車,孫中山平素不愿乘轎,不得已只能乘坐藍呢大轎進城。一行4人分乘4頂4人抬的大轎,由駐澄憲兵隊隊長謝碧梧率全隊憲兵,充當臨時隨身衛隊,確保一路安全。江陰縣知事洪鐘騎馬先走,去安排其它工作,其余人員騎馬陪同。下午6時許,孫中山一行從北門入城,路線為:縣前街—西橫街—西大街—司馬街—廟巷,直抵城隍廟西廳桐梓堂。
民眾得悉孫中山來到江陰城,全城轟動,都以一睹其風采為榮,爭先恐后,夾道歡迎,以致萬人空巷。歡迎會場設在城隍廟西廳桐梓堂,此堂高深廣大,當時為全江陰之最。因籌備歡迎時間倉促,會場上僅用柏枝扎成“歡迎”兩字。孫中山進入休息室,在主位坐下。隨即有人送上兩種點心,一是饅頭,每件值小錢7文,二是黃燒餅,每件值小錢2文,孫中山每種品嘗了兩個。孫中山在會場休息室簡單吃了江陰的兩種特色點心后,即步入會場。其時,江陰各界歡迎人士已齊集會場,各校師生在前排整齊列隊,寬大的西廳桐梓堂及庭前廣場擠了4000余人。中山演說記錄稿全文,這3篇報道是迄今發現的最早關于孫中山蒞臨江陰的史料。演說詞被收錄在《孫中山全集》第二卷中。

孫中山乘坐的“聯鯨”號軍艦
講畢,江陰縣知事洪鐘在縣署內設晚宴款待孫中山一行。上一道菜,孫中山必舉筷嘗過。餐畢,當晚10時,孫中山一行登上“聯鯨”號軍艦,離開江陰,溯江而上,去了鎮江。
江陰各界歡迎會由國民黨江陰分部副理事長錢伯鈞主持。章硯春代表國民黨江陰分部致歡迎詞。當主持人說請孫中山先生作演說時,全場掌聲雷動,孫中山起立微笑點頭,隨后登上講臺,作了熱情洋溢的演說。他知道江陰各界有要求從江陰到橫林修筑鐵路的想法,于是在演說中重點談了有關筑路問題。他說,江陰發展重點應先是公路,以連接鄰縣火車。他還具體分析建筑公路的有利條件,認為投資省,運輸不受線路限制,速度快,成功易。孫中山在結束時說:“諸君既要想法替江陰的交通生色,不如筑一條大馬路。做成了全國的一條模范馬路,給大家做個榜樣,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這就是兄弟今天對于諸君最大的希望。”
孫中山的演說歷時一個多小時,令人動容,多次被熱烈的掌聲打斷。當場由媒體記者薛曉升、向賓楓、鄭志先、曹一塵做記錄,為避免漏記,會后4人將記錄稿相互對照,相互補充,后由薛曉升整理成稿,并呈孫中山親自校閱。定稿后,薛曉升當夜用鐵筆繕寫付印,翌日郵寄各大報社。1912年10月24日,《民立報》刊載《孫先生西行記·江陰》,《民權報》刊載《中山之長江游·江陰》,《天鐸報》刊載《中山先生之行蹤》。在同一天,3大報社同時報道了孫中山視察江陰的新聞,刊登了孫
孫中山在江陰短短的8個小時,從歡迎儀式到視察炮臺,從演說到晚餐,接待既隆重又簡約,甚受孫中山贊揚。事后,國民黨蘇州支部長陳陶怡轉述孫中山的話,說:“江陰人不鋪張,不浪費,最為合意。”
為了紀念孫中山蒞臨江陰,江陰人民將孫中山品嘗過并大加贊賞的黃燒餅改名為“中山餅”。1925年10月,孫中山逝世的消息傳到江陰,南菁、勵實兩所學校的師生們萬分悲痛,聯合發起將當時查抄日貨的罰款集資,在壽山公園內建立了孫中山先生紀念塔。此后又將壽山公園更名為中山公園。2002年中山公園改造、擴建時,將孫中山先生紀念塔移建至公園的中軸線北段,并在其西南方重建了孫中山當年的演講場所——桐梓堂,堂內塑孫中山立姿全身銅像。2016年中山公園改造,在孫中山先生紀念塔后立起了“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的弧形磚墻。
孫中山在演講中所倡導的發展交通的主張,為江陰民眾所信服和接受。在他的啟發、引導下,自1915年開始,江陰人民相繼修筑了錫澄、鎮澄、澄琴公路。如今的江陰,不僅有了高速公路和鐵路,還興建了連通江陰、無錫的沿江城際高鐵,“十三五”時期又將建設城鄉十大重點工程。孫中山“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的話語,當時是希望江陰筑一條“模范馬路”而提起。“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的江陰人一直以此為動力,不忘初心,將其作為各項事業建設發展的奮斗目標,不斷激勵著江陰人為建設“強富美高”的新江陰,當好縣域發展的排頭兵和領頭羊而努力奮斗!
[1]孫中山:《在江陰各界歡迎會的演說》,《孫中山全集》第二卷,中華書局,2006年,第524頁。
[2]沈俊鴻:《江陰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1912年孫中山蒞澄史料綜述》,《江陰日報》2012年7月9日。
[3]周良國:《孫中山在江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