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民
[摘 要]面對新形勢,確保黨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軍隊尤為緊要。貫徹新形勢下政治建軍要求,從歷史走向未來,軍隊政治工作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政治工作;古田會議;新軍事變革;政治生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0.203
1 引 言
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隊,是中國軍隊有效履行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使命,堅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信仰,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的堅強保證,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關注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課題。當今世界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各領域、各階段的矛盾不斷凸顯,軍隊建設面對的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發展變化,充分發揮軍隊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則更具歷史底蘊和時代價值。
2 傳承血脈,構筑歷史豐碑
2.1 弘揚古田會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優良傳統
古田會議是我黨我軍再出發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1929年古田會議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任務和作風,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2014年10月,歷史再一次聚焦古田,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鮮明指出政治工作在今后強軍工作的重要作用,概括政治工作的11條優良傳統,要求大力倡導和弘揚古田會議精神,著力解決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隊的重大問題,是思想洗禮,是對紅色基因、特有優勢的傳承,是堅持黨對軍隊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堅定決心,是我黨我軍歷史上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2.2 光榮血脈在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中得以彰顯
改革開放以來,幾代領導集體實事求是,不斷開拓進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繼承和借鑒我軍建軍治軍中的光榮傳統,形成了一整套建軍治軍的理論體系,紅色血脈傳承進取,從“努力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化人民軍隊”的軍隊建設總目標,到“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軍隊建設總要求,再到“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再到“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一代代領導集體不斷繼承和弘揚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不斷為我軍政治建設注入時代新內涵,始終使我軍政治工作保持旺盛生命力。面對新的形勢任務和機遇挑戰,怎樣確保堅持發揮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生命線作用,怎樣確保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之要,都是時代給予我軍政治工作的新的時代課題。從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出發,貫徹新形勢下政治建軍要求,把握我軍的最大特色、最大優勢,就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戰斗力標準、政治工作威信立起來,繼承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才能維護好改革開放這個大局,不斷推動中國復興走向現代化的偉大進程。
3 堅定航向,融入時代脈搏
3.1 發揮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導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內容豐富,涵蓋全面,是新征程上指引前行的思想燈塔,是攻堅克難的有力武器,必須堅定信仰、自覺追隨、篤定踐行,才能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激烈斗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國防和軍隊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發展道路,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圍繞強軍興軍新形勢新要求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決策部署,深刻闡述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豐富發展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是新形勢下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的軍事篇。深入學習領會習主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貫徹執行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指導,就是在繼承和發展我軍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掌握新形勢下推進軍隊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思想武器,實現政治工作的與時俱進,進一步深化時代感召下政治工作新發展,對促進軍隊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建設的開展具有廣泛而深刻的意義。
3.2 把握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
時代主題是一個時代根本特征,也是一個時代國際交往中存在的共同理念遵循,“戰爭與革命”誕生于歷史的硝煙,“和平與發展”指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未來。從確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以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我們用改革開放后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工業化三百年完成的任務,被稱之為“中國奇跡”。因此,把握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將更加有助于我們把握時代脈搏,切合時代的根本特征,助力強軍夢實現中國夢。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即“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這一時代主題是在新形勢新階段下,由黨和軍隊的中心任務決定的,賦予了政治工作新的時代內涵,設定了政治工作更高的標準要求,回答了政治工作在強軍興軍進程中方向在哪、怎樣加強、如何作為的根本問題,是對軍隊政治工作理論貼合時代內涵的重大創新發展。新形勢下,黨的歷史使命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人民軍隊的時代重任是實現強軍目標、支撐強國偉業。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是把黨的工作方向當作我軍政治工作的指向,黨和軍隊新形勢下的中心任務也決定我軍政治工作的職責使命。我軍政治工作只有聚焦時代主題、踐行強軍目標,才能有正確方向指引和科學理論遵循,才能具有鐵一般的擔當,才能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莊嚴使命,才能更加充分發揮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
3.3 適應新軍事變革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的新環境
在信息時代,軍事威脅不僅意味著大兵壓境、陳兵百萬,而且更多的時候是沒有硝煙來自信息網絡上的突然襲擊,是國家和軍隊的“中樞神經”“面對面”的遭遇戰,甚至一時無法知道對手是誰,威脅來自何方,戰爭是從什么時間開始的。面對突變式發展的今天,以往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雖仍然有巨大的活力,但業已不能滿足這個時代的爆炸需求。因此,基于網絡信息技術,建立新型的軍隊政治工作平臺就顯得極為迫切。我軍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包括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微型制造技術等迅猛發展,為戰場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傳遞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是軍隊政治工作適應新形勢下發展的技術條件支持。中國軍官中80%以上受過高等教育是人才資源保障,因勢利導,對于全面推進軍隊政治工作的轉型升級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申琰.互聯網與國際關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吟.新形勢下政治建軍的綱領性文獻——學習《關于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精神[J].求是,2015(15).
[3]習近平.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解讀[N].解放軍報,2014-11-24.
[4]姚文霞.新形勢下國有礦山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探析[J].中國市場, 2015(26).
[5]楊寧.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中國市場,2014(40).
[6]徐云飛.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中國市場, 2013(26).
[7]王書林.面對新形勢,著力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市場,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