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頡
【摘要】建設高速公路,對于周邊區域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有著高效的推動作用,不過當前因為市場經濟體制沖擊,高速公路企業已經無法像以往般受到政府全方位的保護。所以說,作為新時代的高速公路企業,必須依照市場環境的變化特征,進行傳統經營管理機制革新調試,憑借最快的速度開展企業戰略轉型工作。筆者的任務,便是針對現代我國高速公路企業實施戰略轉型的必要性,以及具體轉型思路和途徑等內容,加以系統化論述,希望能夠為今后高速公路建設事業可持續競爭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速公路 企業發展 戰略轉型 思路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企業平均收益率呈現出顯著的下降趨勢,尤其是在收費期滿之后須將收費權利無償地交還給政府,無形之中使得該類企業面臨極為嚴峻的可持續發展挑戰危機。所以說,探討多元化的高速公路企業戰略轉型方案,持續挖掘釋放出該類企業競爭發展潛力,存在一定的現實意義,不可出現任何拖延跡象。
一、高速公路企業開展戰略轉型的必要性
(一)迎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綜合化發展需求
須知傳統管理型的組織機構和機制,已經和當前企業經營發展理念產生巨大沖突。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包括企業的組織部門和管理體制等,都開始憑借高速公路建設任務為核心進行搭建,主要的職能內容便是負責資金籌集、組織構建、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管理、不同地方機構關系協調等。經過高速公路建設工作不斷推進,企業工作重心亦會發生轉移,即透過建設過渡轉接到經營行列之中,開始主動且積極地參與到不同規模市場競爭活動之中,此時如若有關員工仍舊過分依賴傳統的建設型機構和管理型體制的話,勢必深度限制企業綜合化改革發展實效。由此看來,高速公路企業務必要搭建起能夠有機發揮優勢與完善標準的新型組織機構,以及監管機制,避免和當前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產生任何矛盾。
(二)避免企業承受過大的經營和風險控制壓力
首先,我國高速公路企業經營期間依托收費權益的期限,往往是有限的,即不會超出25年,即便是一些中西部省區、自治區和直轄市等,其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也被限定在30年之內。在此類背景作用下,高速公路想要擺脫被動發展局勢,就必須想方設法掌控資本的永續性和企業發展的持續性。
其次,經過我國鐵路、航空、高速公路等順利搭建之后,有關設施提升和完善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其間勢必透過各類范圍和領域對高速公路車流量造成影響。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超載車輛破壞路面的問題,結合當前高速公路流通狀況觀察,涉及大重型運輸車的數量急速攀升,更滋生出許多的超重和超載狀況,使得道路遭受愈加嚴重的破壞危機的基礎上,給企業養護工作帶來空前的壓力。
再次,現如今高速公路建設市場化趨勢十分顯著,政府在高速公路上的優惠政策也同步減少,在此期間,高速公路必須憑借自身力量爭奪生存和發展機遇。
最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條件作用下,使得高速公路須充分貫徹落實環境保護職責,而同時更不可避免地遭受政治、經濟、自然、體制、政策等風險交互式影響,究竟怎樣予以妥善化防范應對,必須引起相關管理人員的關注。
二、高速公路實施戰略轉型的具體措施
企業若想進行科學化經營和發展,就必須時刻以市場為導向,同時沿用各類創新化技術設施和管理方式。為了確保高速公路企業順利地轉型,激發出無限的發展潛力,就必須預先結合公司實際狀況,制定實施以路為本、綜合開發、資本運作、服務社會的綜合性發展戰略,憑借高速公路經營的主業地位,進行房地產、廣告等行業拓展,力求衍生出公司全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主流競爭實力,最終延展出一條全新的經營管理路徑。
(一)及時整改理念,轉變經營管理思路
管理創新實質上就是理念的改變,這樣才能賦予企業經營發展更多的支持動力。而透過過往調查發現,當前我國高速公路企業轉型面臨的最大挑戰危機,便是經營管理理念的變化。須知建設管理人員有著較大的成就感,但這也可能轉化成為他們實施企業轉型中的沉重壓力。所以說,今后高速公路企業應該全面發揮觀念的轉變效用,全方位引進推廣市場、競爭、效益、戰略和人才觀念等,力求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帶動下,賦予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二)搭建起靈活可靠的決策機制
企業長期經營管理過程中,核心使命便是進行正確的決策,如若該類環節中出現任何紕漏狀況,將直接威脅企業發展前景。須知對于高速公路企業來講,在建設高效可靠的決策機制前期,第一要務便是理清并調試好各類法人結構治理問題,畢竟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投資數額龐大,其間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憑借補助的名義進行投資支持,面對他們較大的資金份額,一旦說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未能得到合理構建,企業政企分開問題將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所以說,現代高速公路企業出資人員和代表在進行所有者職能執行過程中,務必要依照股東身份進行對應的權利和責任承擔,重大的生產決策事務將交由董事會處理;其間包括董事會、監事會、公司經理層等職責都要得到明確劃分,盡量衍生出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希望借此維持企業決策機制執行的靈活有效性。
另一方面,建設完善化的管理制度,企業若想得到科學化經營發展,就必須依靠合理的管理機制,包括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等。一旦說企業依據自身理念,進行內外環境分析并且擬定戰略計劃之后,運營的關鍵使命就將鎖定在健全化市場管理體制構建和相關資源有效配置層面上。具體來講,這部分制度創新將就是在尊重企業組織結構的基礎指導地位前提下,主動進行各類重點經營管理機制建設,使得高速公路收費、養護、投資等工序流程得以有序交接延展,為今后企業一切物資、績效、人力資源等可持續開發應用,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企業戰略轉型工作,本身十分艱巨復雜。而筆者在此提供的建議內容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有關工作人員能夠在日后多元化實踐中予以不斷完善,進一步為我國高速公路企業可持續競爭發展,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務動力。
參考文獻:
[1]王化冰.高速公路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
[2]黃偉斌.深圳龍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經營發展戰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3]薛韶華.談高速公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J].交通企業管理,2014,(09).
[4]周小君.高速公路企業財務監管與風險防范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