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劍
(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教研部,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
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孫曉劍
(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教研部,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對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指出目前公共體育評價體系存在的弊端: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方式老套,缺乏人文性。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認為采用使評價的主體民主化;評價內容和方式的多元化;評價的標準人性化的對策,以改善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評價中的缺陷,推動高校公共體育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內蒙古高校;公共體育;評價;研究
“評價的目的在于改進與發(fā)展,而不是證明”,這是美國學者對學習評價功能的闡述,筆者認為這也符合我們高校教學改革的要求。教育部于2001年6月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評價改革以“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為目的,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應當凸顯當今課程評價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發(fā)展性評價觀。發(fā)展性評價特征為:①注重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以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②評價的目的是發(fā)展,而不是甄別與選拔。③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④關注個體間的差異和個性發(fā)展。⑤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化。⑥強調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研究對象定位為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評價體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法
廣泛查閱各種相關學術期刊,充分掌握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文獻資料。
1.2.2訪談法
編寫訪談提綱,對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體育教師及在校大學生進行訪談,廣泛收集教師及學生對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意見和建議。
2.1評價主體單一
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評價主體,絕大多數(shù)仍然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不能參與其中。在這樣的學習評價體系中,學生是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基本是不存在的,這樣就失去了對學生真實教學效果信息的反饋。學生一學期學習的“命運”完全由教師來決定,問題是教師不可能真正的熟悉每一位學生,完全是由相應的評價量化指標來給出成績,這樣的評價勢必會有失公平,挫傷弱勢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2評價方式老套
在評價方式上,過于老套已經(jīng)成為評價體系的詬病。例如:排球考試中雙人的傳墊球、發(fā)球;籃球考試的定點投籃、跑投籃;足球的射門等等。筆者在十幾年前就知道的這些評價方式,現(xiàn)在仍在使用。而且這些評價方式的量化指標變化不大,甚至為了整體分數(shù)能高一些,指標相應的會降低一些。
這樣的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體育文化素質的綜合培養(yǎng),比如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創(chuàng)造能力、協(xié)作能力、心理素質以及情感等方面。只有共性的評價,沒有個體發(fā)展的獨特性評價。
2.3評價標準缺乏人文性
評價標準過分追求指標化其實是應試教育的一大特點,忽視了對學生本質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目前卻占據(jù)了評價的絕對地位。看似公平,卻不盡然。例如排球考試中雙人的傳墊球,對于男生來說移動速度快,技術雖然學的一般,但用快速的移動可以彌補技術上的不足,而女生就可想而知了。再例如籃球考試的定點投籃,對于男生來說,籃球是他們普遍的最愛,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考試過程中明明很優(yōu)秀的男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投中率較低的情況,其實即使是老師也不一定會全部投中。對于女生這樣相對弱勢的群體那就更難了,完全靠運氣來完成考試。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缺乏必然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人文觀”起源于13世紀末歐洲各國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沖破了禁錮,解放了思想,為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營造了民主的學術氛圍,并提供唯物主義的認識方法,通過文藝創(chuàng)作,宣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也就是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價值。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xiàn)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
體育與人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都共同圍繞著人這個主體。可持續(xù)的、嚴謹?shù)摹⒖茖W的以人為本的評價才是適應高校公共體育發(fā)展的評價方式。
3.1評價的主體民主化
擴大評價主體的范圍。不僅有教師的評價,還包括學生之間的互評以及學生的自評。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師生間的溝通,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既科學又民主,將評價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教育和提高的過程。評價后,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有益的幫助,得到相應的肯定,進而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明確進一步的學習目標。例如:在內蒙古某大學體育舞蹈課上可以采用由學生代表對同學的期末考試進行技術評定,考核組由不同學院的數(shù)位學生組成,平均分即為某對學生的技評分數(shù),經(jīng)實驗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樣的評價方式感覺很新奇,效果也非常好。同時,因為學生之間彼此了解,打出的分數(shù)相對比較客觀,對于弱勢學生他們也能相應的照顧到。較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評價主體的擴大對于評價的客觀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2評價內容和方式的多元化
改變以往固定不變的,純技術性或身體素質的評價內容和方式,增加對學生運動習慣、學習態(tài)度、努力和進步程度、團結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評價。為了降低教師的絕對主導,可以將學生分成相對熟悉的3-5人的小組,每組由組長負責組織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及自我評價,評價內容可以包括:運動習慣、學習態(tài)度、團結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部分的分值可以占到總分值的40%。而教師的評價可以包括身體素質以及技術的掌握情況、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部分可以占到總分值的60%。這種評價方式既有分工又有交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強師生間的交流,加強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3.3評價的標準人性化
改變評價標準的指標化、終極化、定性化。應該將教學過程中階段性的評價以及個性評價加入到評價體系中來。學生的最終成績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分數(shù),而且能代表學生的技能技術、身體素質、進步情況、情感體驗、積極性、合作能力等綜合性指標的評定。能夠肯定不同層次、不同心理狀況學生的努力結果。尤其是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多鼓勵,多幫助他們選擇適應的運動項目,讓體育評價更加人性化,主旨是對學生負責,幫助學生在大學體育課中培養(yǎng)出一到兩項喜愛的運動項目,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4.
[2]周等篙.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王司宇.考核評價新變化[N].中國體育報,2004,09.
[4]田敬東.高校公共體育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2008,03.
[5]羅達勇.試論學校體育環(huán)境與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6.
The Status Quo of Public P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Inner Mongolia Colleg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t
SUN Xiao-jian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010022,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public P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is studied and the disadvantages are pointed out,such as the subject of the evaluation is single,the evaluation form is old-fashioned and lack of humanism.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carries out an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t is considered that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such as to make the subject of the evaluation be democratic,make the contents of evaluation be diversity,make the standard of evaluation humanized,to improve the defects in college public PE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Inner Mongolia,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ublic PE.
Keywords:colleges in Inner Mongolia;public PE;evaluation;research
作者簡介:孫曉劍(1978 -),河北深縣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