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山東濟南 250102)
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王爽
(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山東濟南 250102)
在體育教學中,適當應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使教學成果事半功倍。而在籃球教學中,表象訓練法的正確應用,不僅能讓學生達到身體運動與腦部思維的有機結(jié)合,從而強化對籃球動作的掌握,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通過心理訓練促進學生學習的新途徑。該文在分析表象訓練法的本質(zhì)與功能的基礎上,討論了這一訓練法在體育教學的新趨勢,并對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認為建立正確的籃球運動、投籃表象以及由表象到動作的正確思維過程是表象訓練法的關(guān)鍵,并進行了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參考。
表象訓練法 高校 籃球教學
表象訓練是心理訓練法的一種,有著較長時間的應用歷史,對其理論探索已近百年。其本質(zhì)是對心理規(guī)律的應用,也就是通過讓參與者以一種意念的形式,讓自己受訓的動作在腦海里反復回憶,并在回憶中體會自己實際操作的感覺。
這種方法的合理利用,對于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加深自己對所學動作理解的途徑。通過重復回憶,運動員可以對動作的細枝末節(jié)有更好的理解,同時也能提高自己在比賽時使用這一動作時的心理穩(wěn)定性。
表象訓練法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蘇恩所提出的,在他看來,這種類似“放電影”的訓練方法可以使參與者在回憶的時候一定程度上提高對所學知識的感悟。而在現(xiàn)實中,表象訓練法的應用也較廣,在體育訓練、專業(yè)考試等方面都有應用。
籃球教學通常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包括演示法和練習法,在教學中,學員對教學技能的熟悉度可以分成泛化、分化和自動化3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又都具有不同的表象。根據(jù)已有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在每一個階段都有難以攻克的難點。如,在泛化階段,學員對于技術(shù)的理解還是非常模糊的,沒能深入理解導致命中率低、籃球軌跡難以控制等問題。這一階段,使用表象訓練法,使學生在上場前就做表象練習從而對動作有一個完整的概念,進行徒手模仿,可以讓肌肉產(chǎn)生一定的記憶,從而有效快捷地提高學員對技術(shù)動作的掌握能力。
目前籃球教學對技術(shù)動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盡管教育目標不同,但是表象訓練法所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異教學成果也使得它的應用成為籃球教學不可逆轉(zhuǎn)的趨勢之一。
表象訓練法首先能夠保證學員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在訓練過程中增強學員的自信心,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員會在不斷的自我學習、糾正過程中提升對學習的求知欲以及自我肯定。其次表象訓練法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和諧,也增加了師生互動的機會。學生的自主學習會增加師生間交流的機會,也能提升課堂的教學水平。最重要的一點,表象訓練法能夠提高籃球課程的教學水平,保證訓練成績令人滿意,也能從根本上提高學員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將來的穩(wěn)定發(fā)揮。
因此在籃球訓練過程中,表象訓練法的運用主要包括兩方面,即建立正確的籃球運動、投籃表象以及由表象到動作的正確思維過程。
建立正確的籃球運動表象是運用表象訓練法的首要前提。試想如果學生在腦海中反復回憶的動作根本就是錯誤的,那么不僅不能起到幫助學生提高訓練效果的作用,反而會讓學生因為對錯誤動作的習慣性熟記而難以改掉錯誤。選擇投籃位置、持球、舉球、蹬伸、投籃等是投籃時的幾個基本步驟,有著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基本順序。因此在教學時應當將這幾個步驟有序排列好,對需要注意的地方要特別強調(diào)。如,選擇投籃位置時要注意,應當選擇既有利于自己又能阻礙對手的卡位;再比如,持球時應當始終保持控球狀態(tài),并要與隊友合理配合,同時能夠規(guī)避對手的搶球等等。在教授運動表象時一定要是一個完整流暢的過程,這樣才能給受教的學員留下一個系統(tǒng)、有效的過程來反復回憶。
在建立起正確的動作表象之后,就進入到由動作到思維這一過程的建立了。高校體育教師在完成完整的運動表象教學后,應當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進行對動作反復回憶的練習。在這一過程中,復習的不僅僅是動作的順序,更重要的是如何銜接好各動作以及掌握動作的要點。如,右手上籃時第一步應有較大步幅,第二步步伐應當放小等。讓這些“怎么才能做更好”的思維在學生腦海里形成習慣,會成為學生日后在賽場良好發(fā)揮的絕佳助力。
以教授傳接球、運球、投籃、防守、搶籃板等基本技術(shù)教學為例,進行教學設計。首先進行動作示范,接著由同學自我口述動作的難點和要領,自我回憶、建立視覺、聽覺表象;接著由教師進行抽象思維訓練,通過一些體現(xiàn)動作要領的關(guān)鍵詞,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反復練習技術(shù)動作,此時的重點在于自我想象動作。教師可以對個別同學進行適當指導,或者讓同學相互幫助,以達到通過思維訓練掌握基本技術(shù)動作的目的。在最后通過模仿實際練習讓學生完整地掌握動作,表象訓練法要貫穿始終。
在教學的最后,要對教學成果進行檢驗,可設計一分鐘搶投籃等考查內(nèi)容。
首先建立表象的時間不應過長,因為記憶是重復回憶的前提,過長的建立表象時間不利于學生進行完整的記憶。此外進行表象建立時應當符合學生自身的特性,不同學生由于基礎不同,對籃球的技術(shù)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應當注意個體特性;其次學生可能會對表象訓練法有所不適,應當適時激發(fā)學生參與表象運動訓練的積極性,因為學生才是這一訓練方式的主體,只有學生自主能動性加強了,訓練的成果才會更好。
[1]齊艷秋.表象訓練法在高中籃球投籃技術(shù)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shù)版,2011(1):8-9.
[2]王超.表象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6):62,65.
[3]王振亞.表象訓練法在投籃技術(shù)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4):148-149.
[4]刁佳玉.表象訓練在籃球戰(zhàn)術(shù)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4):15.
[5]李曉然,孫毅,張安民.表象訓練在田徑競賽中應用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4(2):69-70.
[6]劉劍波,楊媛媛,劉謀友.淺談射擊教學中的表象訓練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4(19):29-30.
[7]莊重.表象訓練法在女子沙排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科技,2013 (7):138-139.
[8]張劍杰,軒志剛.“表象訓練法”在網(wǎng)球截擊技術(shù)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2):151-152.
[9]王華葉,林嶺.科學應用表象訓練,提高表象訓練效果[J].科技信息,2011(16):15.
[10]李金鋒.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應用效果研究[J].價值工程,2011(19):213.
G841
A
2095-2813(2016)11(b)-00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