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天津工業大學體育工作部 天津 300387)
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研究①
王瑩
(天津工業大學體育工作部 天津 300387)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體育意識日益強烈,體育場館設施的配置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普通高校來說,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加強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的研究是急需解決的熱點話題。因此,該文選擇以天津市為例,從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使用現狀出發,提出了促進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合理配置的對策和建議,在充分發揮體育館體育教學的前提作用下,從經營和管理模式上切實提高普通高校體育館的使用效率,加強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的全面、系統和深入研究,堅持以學生規模和心理需求為基礎,以終身體育理念為可持續發展方向,引導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者做好體育場館和運動項目等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切實提高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配置效率。
普通高校 體育場館 資源配置 研究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對體育鍛煉和場館的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普通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后,先有的體育場館設施無法滿足與日俱增的學生數量。因此,必須選擇具體城市有針對性地加強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的研究,加強黨和政府對體育事業的引導作用,堅持以改革開放為背景,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為導向,加強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管理領導者和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根據學生需求出發選擇和創新合理的體育場館以及基礎配套項目,以合理的體育場館資源配置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和市民對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設施的資金投入,從而正確處理體育場館與其他設施項目發展的關系,以學生規模出發切實促進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發展與建設,在避免體育場館設施閑置的前提條件下合理開發、建設和利用體育場館設施,充分發揮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作用,合理利用場館資源切實實現為學生服務的目的,最終推動高校學生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促進體育事業發展。
普通高校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學生數量與日俱增,天津市大部分普通高校現有的室內體育館數量與面積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發展與建設處于不平衡的狀態,場館規格與相應的設備導致體育場館設施利用率低。
1.1 體育場館功能單一
普通高校現有的體育場館主要是用于體育教學,相對來說場館功能單一,根本不能適應高校體育事業發展的需要。現階段,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許多功能都沒有被開發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市場經濟和資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在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體育教學作用下,體育場館設施資源處于閑置的狀態,一方面導致體育場館的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增加了高校管理經費、維修經費等成本的投入。
1.2 體育場館利用率低下
現階段,天津市普通高校原有的體育場館設備陳舊,然而部分新場館建設的投資成本相對來說比較大,整體來說利用率低下,不能切實為教師和學生服務。一方面,現有的普通高校體育場館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在校大學生和老師,主要目的是用于體育教學,而真正用于健身、娛樂等目的卻少之甚少,高校體育場館相應的設計和建設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專業的學生相對來說用體育場館較多,但是總體來說高校體育場館用于教學、訓練和科研的時間很少,學校后勤部門負責的體育場館設施缺乏實用性,沒有將學生的意見和需求納入體育場館建設中來,無法落實的意見形成了體育場館建設中的弊端。
1.3 體育場館成本負擔重
根本相關調查,天津市現建設的新場館功能齊全,既能用于體育教學、體育表演、健身、體質測試等目的,也可用于健康評估、文化演出與文娛,但是這些設施功能需要較大的成本支撐,除了基本的教學屬于無償,其他對于學生所開設的功能基本上屬于有償服務,一方面學生負擔不起;另一方面造成大家保護意識不強,形成了較高的管理成本和維修費用。有償服務提高了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使用率,卻增大了維修成本;無償服務面臨著較大的成本壓力,體育場館設施形如擺設,更容易陳舊或腐蝕。
1.4 體育場館管理滯后
許多普通高校對體育事業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導致體育場館管理缺乏相應的管理者,一定程度上,體育場館服務與管理滯后。一方面,缺乏專業的設備管理與維護人員,造成管理職能弱化,管理意識不強;另一方面,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者都是由體育教學后勤人員兼任,缺乏專業的培訓與體育場館管理知識,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場館的使用率與維護。再者,高校缺乏統一的體育館開放時間,基本上根據學生上課時間安排,導致體育場館相應的服務內容與管理方式落后,甚至導致許多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混亂,造成體育場館出現閑置和浪費。
2.1 加強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定位認識
必須根據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使用現狀出發,加強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定位認識,促進體育場館資源合理配置、向綜合利用的方向發展。首先,堅持從學生需求出發,將原有體育館進行改造、促使其作為多功能館使用,在發揮訓練基地的前提作用下引導體育場館向大學生活動中心方向發展,從而提高對外開放、切實創造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其次,加強體育場館資源的服務性設置,在滿足體育專業學生的教學訓練用途之外,為其他學生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和聯誼比賽提供必要條件;最后,必須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基礎,在滿足教學需求外,充分發揮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各種功能導向,切實為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保證,從而為社會體育、文化事業、健身、娛樂等需要提高保障。
2.2 改善體育場館有償運營方式,正確處理其與體育教學的關系
體育場館資源在滿足體育教學的基礎上,必須加強運動場地的使用,改善體育場館有償運營方式,正確處理其與體育教學的關系 的使用。一方面,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適當消費體育,實行免費教學和有償體育結合,不斷創新體育運動項目,選擇部分項目向高校全體教職員工與學生進行免費開放,從而加強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公共體育設施方向發展,在免費為大眾服務的前提下獲取一定利潤彌補體育場館設施成本負擔;另一方面,明確高校體育場館的服務對象,正確處理好體育教學與有償運營之間的關系,加強各體育場館功能的吸引力,為普通高校正常的體育教學和訓練提供基礎性保證,從而切實加強體育鍛煉對廣大師生的需求。與此同時,必須加強體育場館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在對外開放的基礎上促進其進行可持續運營,切實根據廣大師生要求改善場館自身條件、豐富體育項目,提高體育場館設施的使用效率,從而提高體育場館對高校師生需要的適應性。
2.3 加強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者的培訓、提高其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
管理人員在促進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合理配置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改變后勤人員兼任管理人員的現狀,切實加強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者的培訓、提高其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首先,根據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情況制定嚴格的人員招聘和篩選制度,雇用專業的管理人員,在全面負責體育場館日常工作的同時,加強體育場館內各種體育器材的修理與維護;其次,加強體育場館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體育場館工作者的維護知識與管理意識,從而選擇先進合理的管理辦法切實提高體育場館的使用水平,根據合理的維護制度加強體育場館設施的使用年限;最后,引導體育場館管理人員明確自身職責,在保證體育場館安全管理的同時,積極進行巡視,提高專業的維修技能,在承擔體育場館設施維修的基礎上,加強對各種體育器材的保護和維修,從而在降低維修成本的基礎上加強體育場館運動設施和訓練器材的補充,將體育場館管理與維修工作納入體育場館資源合理配置的工作中來。
2.4 加強體育賽事的舉辦和假期體育場館的利用
加強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必須適當加強體育賽事的舉辦和假期體育場館的利用。一方面,在假期到來的時候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優勢作用,舉辦一些體育賽事吸引高校周圍的人們積極進行參與和參觀,開展有償營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們加入到體育鍛煉中來,從而創造良好的運動環境,實現大眾體育健身,在彌補體育場館花費成本的基礎逐漸擴大體育場館教學和服務面積,適應區別化教育,從而可以讓廣大師生和人們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有償運動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少體育場館設施的閑置現象;另一方面,將普通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納入體育事業發展的戰略性任務建設中來,在與高水平體育賽事有機結合的基礎上,為體育場館提供亮點服務,吸引高校師生和周圍人們對體育賽事的關注,從而積極推進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與發展,切實實現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總而言之,必須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盡可能提高天津市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使用效率,大力減少體育場館設施閑置現象,結合高校體育場館的使用現狀不斷豐富和更新體育場館功能知識,堅持以社會化需求為背景合理開發和利用體育場館,加強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定位認識,不斷改善體育場館的有償運營方式,正確處理其與體育教學的關系,加強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者的培訓、提高其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促進室內體育場館的功能利用,從而合理安排場館開放時間,加強體育賽事的舉辦和假期體育場館的利用,推動高校體育場館為大眾體育健身服務,最終實現體育場館資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1]管慶麗,王海源.試析德國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開發與利用[J].中國學校體育,2007(2):60-61.
[2]何芳雄,胡金慧.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3).
[3]孫洪濤.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研究[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248-250.
G807
A
2095-2813(2016)11(b)-015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2.156
天津市普通高校休閑體育資源配置現狀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TJTY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