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明
?
中醫藥治療小兒流感樣癥狀45例
郭生明
目的 探討中醫藥治療小兒流感樣癥狀病例臨床應用效果,為提高患兒療效及預后提供可靠依據。方法 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治療,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聯合給藥,記錄兩組流感樣癥狀患兒治療效果,將所得數據給予統計學分析后獲得結論。結果 兩組流感樣癥狀患兒經上述相應措施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研究組(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82.22%),數據對比P<0.05則提示兩組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流感樣癥狀患兒給予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聯合給藥,可顯著提高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兒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
小兒流感樣癥狀;中醫藥;應用效果
流行性感冒發病原因為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感染,屬于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1]。本文將于2014年1—12月期間,選取我院收治的90例流感樣癥狀患兒給予臨床研究,探討中醫藥治療小兒流感樣癥狀病例臨床應用效果,為提高患兒療效及預后提供可靠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90例流感樣癥狀患兒中男48例、女42例,年齡10月~11歲,平均年齡(5.25±0.31)歲,發病至就診間隔時間2~41h,平均間隔時間(17.81±2.54)h。按照隨機(抽簽)方式將90例患兒平均分為研究組(單)、對照組(雙),每組45例,兩組上述一般資料具有臨床可比性(P>0.05)。
1. 2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經臨床檢查符合我國衛生部制定的《WS285-2008流行性感冒診斷標準》;②符合《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10)所示中醫輕癥辨證內容;③發病至就診間隔時間不超過48h;④排除惡性腫瘤患兒;⑤排除精神類疾病患兒;⑥排除存在心、肝、腎等機體重要器官嚴重病變患兒;⑦可遵醫囑完成藥物治療,對本次研究所需各類治療藥物具有良好耐受性;⑧患兒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完全知情。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治療,根據患兒實際情況提供對癥治療措施,如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指導患兒增加飲水量,高熱者提供物理或化學退熱處理,細菌感染者需提供相應抗菌藥物,奧司他韋每日給藥2次,每天劑量2mg/kg。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聯合給藥,其中常規治療方法同對照組,中醫藥治療方法如下。①熱毒襲肺型:臨床表現為咳嗽、高熱、口渴喜飲、目赤、痰黏(咯痰不爽)、咽痛,舌質紅、舌苔黃(或膩),脈滑數,治療原則應清肺解毒,藥物選用桑菊合劑,由菊花、蘆根、桑葉、前胡組成,高熱不退、便秘者加用大柴胡合劑(大柴胡湯原方)或石膏水;②風熱犯衛型:臨床表現為無汗、可發熱或不發熱、輕咳、咽紅不適、少痰,舌質紅、舌苔薄(或薄膩),脈浮數,治療原則應疏風清熱,藥物選用五柑合劑,由五柑葉、藿香、崗稔葉、白頭翁組成,每日給藥3次,根據患兒年齡分為1歲以下每次15ml、1~3歲每次20 ml、3歲以上每次30 ml,病情較重者可酌情增加給藥頻率及劑量。記錄兩組流感樣癥狀患兒治療效果,將所得數據給予統計學分析后獲得結論。
1.3.2 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流感樣癥狀患兒治療前后臨床表現變化情況結合衛生部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相關標準判斷其療效:痊愈:經治療48h內各項臨床表現均消失;顯效:經治療4d內各項臨床表現均消失;有效:經治療7d內各項臨床表現均消失;無效:經治療7d內各項臨床表現均未好轉甚至加重。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患兒數+顯效患兒數+有效患兒數)/總患兒數×100.00%。

兩組流感樣癥狀患兒經上述相應措施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研究組(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82.22%),數據對比P<0.05則提示兩組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流感樣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例,%)
注:1)與對照組對比P<0.05;2)與對比P<0.05
流行性感冒屬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點為起病急、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等,患者大多表現為咽痛、發熱、鼻塞、頭痛、流涕、全身酸痛、咳嗽、乏力等臨床癥狀[2]。研究表明,由于流感樣癥狀患兒機體尚未完全發育,若未獲得及時救治可能導致死亡等嚴重后果,威脅患兒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3]。提示及時診斷并給予正確治療是保障流感樣癥狀患兒療效及預后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生活環境、結構、習慣等)不斷變化,小兒流感樣癥狀發生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
以往臨床首選西醫對癥治療流感樣癥狀患兒,如高熱者給予退熱處理、細菌感染者給予抗菌藥物等,但由于患兒間存在個體差異,部分患兒經常規西醫藥物治療后效果并不理想[4]。本文研究可知,對照組流感樣癥狀患兒經常規西醫治療后總有效率僅為82.22%,治療效果較差,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中醫理論認為,流行性感冒屬于“時行感冒”“疫病”范疇,疫毒先入肺衛,因邪正相遏制衛陽,導致無法通達于外從而出現惡寒發熱,且外邪犯肺后氣道受阻所致鼻塞,而肺氣上逆則致咳嗽,治療時應根據流感樣癥狀患兒實際表現給予辨證分型,從而選擇針對性的治療藥物達到更為滿意的臨床療效。桑菊合劑可宣肺止咳、疏風清熱,五柑合劑可清化濕熱、解暑生津,大柴胡合劑可內瀉熱結、和解少陽,石膏水除煩止渴、清熱瀉火。有學者提出,對流感樣癥狀患兒給予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相應中醫藥物,經中醫辨證治療有效避免因患兒間存在個體差異所致無法獲得滿意療效的弊端,此外中醫藥物毒副反應較小,患兒耐受性較好,用藥安全性較為理想[5]。本文中研究組流感樣癥狀患兒經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聯合治療后,其臨床總有效率(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效果較為滿意,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流感樣癥狀患兒給予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聯合給藥,可顯著提高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兒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廣。
[1] 李海月,吳雙勝,楊鵬,等. 北京市成人流感樣癥狀發生情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2, 16(3):230-233.
[2] 陳健,王曉鳴,陶鈞,等. 流感湯1號治療小兒流感樣癥狀56例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11, 3(4): 328-330.
[3] 王錦,洪志容,劉華,等. 辨證分型使用中藥制劑治療小兒流感樣癥狀130例[J].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2, 24(4): 309-310.
[4] 徐嘯,滿立波,黃廣林,等. 酚麻美敏片預防干擾素α治療腎癌術后患者所致流感樣癥狀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 2014,11(28): 31-34.
[5] 王曉才,王曉寶,李安德,等. 流感樣病例的中醫證候類型及癥狀特點[J]. 中國中醫急癥, 2011, 20(4): 553-554, 584.
山西省忻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忻州 034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6.032
1003-8914(2016)-06-0818-02
?言言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