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玲
教研活動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興寧區以課例為主要形式的團隊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找準教研員在團隊教研活動中的角色定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研員的角色定位
首先,教研員角色應定位于指導與服務。教研員是教師,卻又不完全等同于教師,因為教研員還負擔著指導一線教師專業成長的任務,是教師的教師。所以,教研員既要精通學科知識、熟悉教學理論,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要有高于一般教師的視野,能成為一線教師專業提升的引領者和服務者。教研員是集專業組織者、發展服務者、課程設計者、教改引領者、教材建設者等多種角色于一身的專業教研人員。
其次,教研員角色應定位于管理與合作。教研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學科教學的領頭人和科研先行者。教研員還有管理區域教研工作,促進教師合作成長的職責。尤其是在落實課程計劃過程中,教研員是“課程與教學的研究人員”,是教學的研究者、教師專業發展的合作者和課程落實的引領者。
最后,教研員角色應定位于研究與引導。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有些教師并不能準確理解新理念、新方法,此時教研員便要發揮研究與引導的作用。如在興寧區有效教育改革初期,有的學校利用行政手段強制推進,但因教師們未能真正領會有效教育的核心理念,導致改革一度停滯。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我們的教研員與一線教師共同研究,對第一手的教學資源加以梳理、整合、提升,引導一線教師不斷熟悉新理念、新課型、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教研員應該服務于教師成長
教研員是教學研究人員,應為提高教師隊伍專業水平服務。在興寧區的團隊教研活動中,教研員作為區域教研團隊的組成者,更要積極參與課例的準備、研討,必要時親自執教,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如在興寧區舉辦的團隊教研文化展示活動中,我們選用了南寧市中興小學的教師和學生現場上課,教研員根據活動要求幫助教師備課,還與學科骨干教師組成學科團隊參與研討、評課,就如何進行課例演化、如何實現小學操作驗證向初中推理論證過渡等問題進行研討。
三、教研員在團隊教研中的新形象
教研員應該有專業引領的意識。在教育系統中,教研員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對一線教師來說,他們是專業成長的指導者、好伙伴;而對教育行政部門來說,因為他們具有較高的學術素養、豐富的教研經驗,所以他們也是相關決策的重要參謀、智囊。教研員要有專業引領意識,在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引領區域教研的健康發展。
教研員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在有效教育改革中,全新的領域、認知和模式對教師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所以教研員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問題意識是教研員提高研究能力的動因,研究只有從實際問題出發,才能一針見血、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急教師之需、解教師之疑,幫助一線教師成長。教研員還要有調研意識。調研是收集問題的過程,是建設教研資料庫的重要環節,只有開展充分而深入的調研,教研員才能“按需供給”地對一線教師進行指導。
團隊教研是一種全新的教研模式,其承擔的不僅是指導教研的任務,還要負責各級教研團隊的管理和設計等工作,所以教研員應該是“服務員”“教練員”和“管理員”。在新形勢下,教研員既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又要能在團隊教研活動中進行角色轉換,保證教研活動的有序開展,助推教育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