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辰飛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9-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問題。文章首先從四個方面入手簡要分析了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價值,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探討了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流程,希望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高效開展能夠有所啟發。
關鍵詞 全面預算管理 內部控制 企業
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全面預算是以利潤為導向的,其最終的目的是通過編制、控制以及調整預算等方式來實現對企業所有經營活動的科學、高效管理,并在此基礎之上,確保企業的健康、順利發展。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和經營信息的可靠性、保護企業經營和資產的安全性、提高企業經營質量和經營效率,其是由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部門和員工共同參與、共同實施的一個權責明確、動態改進的內部管理過程。因此,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實際上指的就是一種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編制和實施的預算管理與控制體系。現代企業管理的實踐證明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企業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鑒于此,本文就針對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索與分析。
一、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價值
概括來說,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能夠將企業的長期計劃和企業的短期策略科學的結合起來,有助于企業發展目標的明確。全面、及時、準確的收集經營活動中的各項信息,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與處理,是確保企業健康、順利發展的關鍵。而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不但能夠通過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關信息的科學有效收集為企業長期計劃的制定和當下策略的選擇提供參考,還能夠通過預算等財務手段將企業的長期規劃和短期策略納入統一戰略之中,將兩者密切的結合起來,更好的明確企業的發展目的,在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同時,確保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其次,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能夠進一步強化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管理力度,有助于企業經營水平的提升。全面預算是企業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基礎,也是企業控制各項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依據。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能夠切實的將企業的目標貫徹落實到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和生產環節,最大限度的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作用,從而進一步強化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管理力度,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
再次,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不但有助于企業各方利益均衡化的實現,而且還有利于企業管理機制的協調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由于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具有全員性和整合性等特點,因此,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能夠更好的將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各項工作融為一體。除此之外,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還將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都納入了預算的編制與實施過程之中,使得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和成員更好的明確自身在企業整體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所承擔的責任,將企業員工的自身行動有機的融入了企業整體發展和整體目標的實現之中,有效的減少了企業內部目標不一致,步調不協調等一系列的問題,促進了企業各方利益均衡化的實現、企業管理機制的協調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最后,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有助于加快企業改革的步伐,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能夠使企業的經濟責任制度更加合理和完善,而且全面預算內部控制體系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特點,還能夠有效的提高廣大企業員工參與企業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這對于企業改革的步伐的推進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均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二、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流程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首先是企業全面預算內部控制體制的構建。在構建企業全面預算內部控制體制時,主要涉及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企業應設立專門履行全面預算管理職責的全面預算管理決策機構;二是,企業應設立負責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機構;三是,企業應設立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單位。在開展以上三個層面的構建工作時,要注意,由于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同、經營規模不同、行業特點不同、企業環境不同等等,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靈活采用不同的設置方式,但是,無論是采用哪種方式,都要始終遵循經濟適度、科學高效、全面系統、權責明確等基本原則。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第二個環節是企業全面預算內部控制各環節授權批準程序和工作協調機制的構建。在完成了企業全面預算內部控制體制的構建之后,就應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構建完成企業全面預算內部控制各個環節的授權批準程序和工作協調機制。具體而言,就是按照企業預算管理體系中,預算編制與審批、審批與執行、執行與考核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基本原則,科學配置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全面預算內部控制各環節授權批準程序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確保工作協調機制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劉永澤,況玉書.政府內部控制的內涵界定、外延定位與預算選擇[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5.05.
[2] 劉浩,許楠,時淑慧.內部控制的“雙刃劍”作用——基于預算執行與預算松弛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