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希昌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9-000-02
摘 要 隨著汽車行業在柳州市工業經濟所占比重逐年增大,汽配企業在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一汽解放柳特等整車企業的拉動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聚集效應,而汽配行業中民營企業更是占95%以上比重,因此民營汽配企業的發展關乎柳州市汽車行業乃至整個工業經濟的長足發展。本文以2015年柳州市民營汽配企業的總體發展情況為例,探討了民營汽配行業發展的情況、問題以及建議,為民營汽配行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民營企業 汽配 問題 建議
一、2015年柳州市民營企業在汽配行業發展基本情況
(一)總體情況
柳州市民營汽配行業在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柳州特種汽車廠等整車企業的拉動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聚集效應。目前,柳州民營汽配生產企業有500多家,從業人員7.56萬人,主要產品涵蓋了發動機、變速器、汽車電噴系統、濾清器、后橋、鋼圈、減振器、鋼板彈簧、車架、內外飾件、汽車空調、汽車油漆、汽車電器、線束、助力轉向器、燈具、車身覆蓋件、沖壓焊接件等汽車重要零部件,涌現出了如方盛車橋、乘龍專用車、華力實業、超凌順、延龍汽車、利和汽配、嘉城汽車飾件、雙英汽配、遠翅塑料、柳新沖壓、威鵬汽配、雙飛汽車電器、華航電器、華航電器、東鵬汽配等一批民營汽配骨干企業。2015年我市規模以上民營汽配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00億元,同比增長10.65%,實現利稅36.9億元。汽車零部件出口穩步增長,2015年,柳州市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達37830萬美元,同比增長31.24%,其中柳州市民營汽配企業出口額5389萬美元,出口東南亞、美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
柳州市民營汽配企業除滿足本地整車企業的配套需求之外,還積極開拓區外市場,并取得了不俗成績。方盛車橋(柳州)公司生產的商用車、客車車橋已經進入東風公司、東風創普、北汽福田、廈門金龍、廈門金旅、鄭州宇通、蘇州金龍等國內數十多家整車企業的配套體系,方盛”牌車橋現已成為國內商用車、客車首選品牌之一。柳州上汽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是上汽集團在中國西南地區設立的唯一汽車變速器生產基地。公司產品在立足上汽通用五菱各車型變速器配套的同時,積極拓展市場,現已成功進入浙江眾泰汽車配套體系,實現了東部轉移產業產品返銷東部。
(二)2015年柳州市汽配行業民營企業技術改造情況
近年來,柳州市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占領市場份額,非常重視技改項目的推動。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企業升級、產品升級、質量升級。2015年,柳州市民營汽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38項,涉及固定資產投資163億元,其中2015年累計完成投資67億元,同比增長10.6%。
(三)2015年柳州市汽配行業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情況
政府通過財政資金鼓勵引導民營汽配企業技術創新。一是積極爭取自治區技術創新資金。2015年柳州市民營汽配企業共有柳州福臻車體實業有限公司電磁感應加熱技術在汽車覆蓋件模具表面熱處理上的運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柳州源創電噴技術有限公司柴油發動機后處理尿素溶液電磁閥式噴射器產業化項目、重汽運力鋁合金粉粒物料運輸車產業化項目等3個項目獲得自治區技術創新資金扶持480萬元。二是積極爭取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其中民營汽配行業有一陽科技公司年產200萬只鋁合金輪轂建設項目、柳州延龍汽車有限公司純電動汽車技術升級及擴能改造項目兩個項目獲得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補助500萬元。三是組織企業申報2015年柳州市技術創新專項資金項目。其中汽配行業民營企業資金項目6項,涉及項目總投資4985萬元,支持金額180萬元。此外,民營企業重視技術中心的建立,目前,柳州市民營汽配企業建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2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2家。
(四)2015年柳州市汽配行業民營企業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情況
目前,柳州市非公汽配管理模式主要有兩大體系。一是圍繞上汽通用五菱配套的企業普遍借鑒上汽通用五菱“低成本、高價值”為企業經營理念進行管理,如嘉城汽車飾件、威鵬汽配等;另一體系是圍繞東風柳汽配套的企業普遍借鑒日產“QCD”管理模式,如方盛實業、柳新沖壓件公司等。但總的說,柳州市非公汽配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普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基礎管理薄弱、現場管理混亂、組織制度建設滯后、生產經營粗放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一是柳州市從每年的企業挖潛改造資金中拿出部分資金扶持供應商能力提升項目,如從2007年到2015年,市財政累計扶持上汽通用五菱實施的供應商能力提升項目資金達到900萬元。企業通過供應商駐線管理、供應商三層次培訓(總經理、中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供應商過程能力提升/質量問題攻關、建立供應商信息化管理系統、2mm工程、精益物流管理推廣等方式不斷幫助供應商提升生產、管理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實現供需雙方互利共贏,逐步成為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二是通過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柳州市在第九屆中小企業服務月期間組織了中小企業大講堂、轉型升級研修班、政銀企對接交流會、融資情況調研座談會、校企手牽手專家服務行、校企項目交流會等40多項活動。三是全面推進柳州企業技術創新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平臺上半年舉辦公益性培訓3期,培訓人數達到400多人次。實現全年為150家以上民營汽配企業的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等創新活動提供咨詢輔導、技術支持、人才培訓和技術信息等服務,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
二、2015年柳州市民營企業在汽配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短缺
我市民營汽配企業資金短缺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上,都存在著資金不足;二是在上新項目時存在著資金缺口;三是受國家經濟下行的影響,2015年非公企業尤其是中小融資難問題尤為突出。除了中小企業規模小、抵押物不足,銀行惜貸外,柳州大多數銀行停止對中小企業辦理應收賬款保理業務
(二)人才勞動力短缺
我市非公汽配企業在規模和結構多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隨著近年來高新技術設備的不斷引進,高級設計人才和技工人才短缺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由于企業規模小,無法吸引到足夠的人才來企業工作,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步伐。同時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高層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得到企業的肯定,但是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的原因,不論是在高級人才招聘還是培養方面的工作都難以順利開展。
(三)汽車產業非公企業缺乏技術支持
目前,隨著國外資金、技術進入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已進入全球化,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企業占據了更高的市場份額。而我市汽車產業中的非公企業一直是靠自己滾動發展,缺乏源源不斷的技術平臺支持,難以得到整體提升。
三、推進汽配行業民營企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用好、用活財政扶持資金,通過減輕非公汽配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提升企業競爭力、改善非公汽配企業發展環境等多種方式,擴大非公汽配企業的扶持范圍,切實有效地為企業加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加強非公汽配企業融資服務工作,在積極與各商業銀行的溝通,切實推進非公汽配企業融資服務和貸款工作的同時,做好融資輔導、咨詢和需求調查,進一步完善項目庫;深入推進非公汽配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加快實施非公汽配企業信用評級工作以及信用機構評級工作。
(三)提高非公汽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現有的汽配企業為基礎,以產學研合作為依托,以配件廠與整車廠協作為突破,抓好共性技術的研究創新,推動我市汽配產業的升級換代。
(四)繼續加大對非公汽配企業的培訓力度,不斷擴大 “中小企業管理技能培訓”系列培訓的范圍及領域。
(五)做好非公汽配企業的對外交流合作工作,積極引導和鼓勵非公汽配企業“走出去”,利用“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東盟汽車及零部件博覽會”等平臺載體,進一步拓寬非公汽配企業與外界的合作渠道。
(六)加強引導,支持產業關聯或相似的非公汽配企業通過資產整合等方式實現聯合重組,優化配置各方優勢資源,提升整體競爭力。
(七)進一步健全非公汽配企業公共服務網絡,不斷強化及完善公共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