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光
富蘭克林·羅斯福之所以在雅爾塔會議上昏招迭出,就是因為他當時疾病纏身,精神渙散,無力進行長時間的思考和討論。亦有研究表明,里根在1985年進行的結腸手術,導致他做出了向伊朗秘密出售軍備的錯誤決定。據說里根在住院期間所作的決策,后來連他自己都不記得了。
希拉里·克林頓的突然病倒,為其競選前景蒙上了一道陰影,也使得總統候選人的健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特朗普借此攻擊希拉里,認為她的身體狀況不足以應付總統職責,但其實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據此后公布的健康信息,特朗普明顯超重,而且正在服用降膽固醇的藥物。
就年齡而言,兩人的健康狀況都堪憂。希拉里今年已經68歲,特朗普比她還大兩歲。雖然此前曾有羅納德·里根69歲高齡當選總統的先例,但兩黨候選人均年近七旬,卻是美國大選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因此,越是臨近大選日,媒體和選民就愈加擔心他們的身體狀況。
政治人物和普通人一樣,都會生病,都要面臨身體病痛的可能性。但政治人物的疾病又和普通人的不一樣。當我們討論總統或總統候選人的身體狀況時,不只是議論他的個人問題,而且進入到了公共的政治空間。
具有政治意義的疾病
疾病使病人喪失正常的身體功能,破壞病人對原有現實生活的掌控。對于總統來說,疾病不僅影響他們的個人生活,也有可能導致國家事務的處理不當。阿考斯和郎契尼克在《病夫治國》中指出,富蘭克林·羅斯福之所以在雅爾塔會議上昏招迭出,就是因為他當時疾病纏身,精神渙散,無力進行長時間的思考和討論。亦有研究表明,里根在1985年進行的結腸手術,導致他做出了向伊朗秘密出售軍備的錯誤決定。據說里根在住院期間所作的決策,后來連他自己都不記得了。
既然總統的身體狀況與國家事務息息相關,民眾就應該有權了解他們的真實健康信息。也就是說,總統的身體不只是個人的,也是國家的,其私人領域也就是公其領域。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總統作為公民的一份子,理應享受法律賦予的隱私權,有權對自己的病情予以保密。況且,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往往是建立在信息保密之上的。如果知道醫生要泄露病情,病人很有可能選擇隱瞞得病過程和病癥細節,進而導致診斷和治療上的困難。
除了個人隱私權與公眾知情權的沖突,疾病隱含的意味也使得總統或總統候選人對于透露自己的身體狀況慎之又慎。蘇珊·桑塔格曾指出,疾病本身一直被當作死亡、人類的軟弱和脆弱的一個隱喻。總統是國家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其形象應當是強健有力的,但是,當他成為疾病的受害者,就會失去所有世俗的頭銜和光環,成為軟弱無助的病人。這不僅是權力者無法接受的事實,也是政治難以承受的重量。
出于這樣那樣的考慮,總統候選人不得不謹慎小心,生怕露出生病的征兆。如果不慎得病或者有先天缺陷,就只好采取兩種方法來處理——或者硬撐,或者隱瞞。
輕傷不下火線
對總統候選人來說,輕傷不下火線乃是尋常事。如果因病休息,不僅會錯過拉票的寶貴時間,而且會給人軟弱的印象,不利于競選前景。
西奧多·羅斯福素來以“強人”形象而著稱?;舴蛩顾胤Q他為“現代美國軍國主義和帝國的先驅”。美西戰爭期間,羅斯福辭去海軍部的文職,親自帶領一支騎兵團殺上戰場,立下赫赫戰功。生活中的羅斯福精力旺盛,擔任總統期間常常帶領內閣成員進行野外徒步,在白宮打拳擊,甚至因此左眼失明,堪稱美國版的“明武宗”。
1912年,羅斯福組建進步黨,以第三黨候選人的身份再次參加總統大選。該黨外號“公鹿黨”,因為羅斯福號稱自己“像公鹿一樣頑強”。10月24日,羅斯福來到威斯康星州的密爾沃基參加競選活動。正當準備發表演講的時候,羅斯福突然受到了槍擊。子彈穿過他口袋的演講稿和眼鏡射入胸腔。短暫評估傷勢之后,羅斯福竟拒絕前往醫院就診,硬挺著繼續發表了90分鐘的演講,以致最后鮮血滲透了他的大衣。他向人群輕描淡寫地說:“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得知我剛才挨了一槍,但這不足以殺死一頭雄鹿?!?/p>
西奧多·羅斯福之所以堅持帶傷演講,一則出于好斗本性,二則擔心前往醫院并表現出虛弱的樣子,會降低他獲勝的可能性。在爭奪激烈的美國大選中,只要稍微出現軟弱病象,就會受到競爭對手的拼命打擊。每一位候選人都刻意甚至強行裝出身體康健的樣子,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是如此。
1944年,經歷了三個任期的繁重工作之后,富蘭克林·羅斯福已經疾病纏身,接近生命的終點。他患有嚴重心臟病、慢性高血壓、肺氣腫、動脈粥狀硬化。有醫生認為:“不管羅斯福再次當選與否,他都將在6個月內死于腦溢血。”
共和黨抓住一切機會來攻擊羅斯福的身體狀況。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托馬斯·杜威此時正當盛年。他多次形容羅斯福是一個“疲倦的老頭”,已經無力領導國家。反羅斯福的媒體也大肆渲染他的健康問題。據《光榮與夢想》記載,當時《紐約太陽報》曾赤裸裸地說:“我們用不著有所忌諱,……總統有可能由他的副總統接任,不是憲法規定,而是慣例如此。我們歷史上有六個總統是在任內死去的?!?/p>
羅斯福被激怒了。他決定做點什么來回擊對他健康的質疑。7月,羅斯福在西雅圖一艘軍艦上發表演講時突發心臟病,連站都要站不穩了,但他居然沒有倒下,撐完了十五分鐘的演講。10月,他到紐約參加競選游行。在初冬寒冷的瓢潑大雨中,車隊整整走了四個小時。羅斯福全身都濕透了,卻咬緊牙關堅持走完全程。一個星期后,他又出現在費城,再次乘著敞篷車在大雨中游行了幾個小時。所有人都為他充沛的精力感到吃驚,連此前一直質疑他身體狀況的媒體都無話可說。
然而,如此逞強的做法大大損害了羅斯福的健康,加速了他的身體衰退。連任成功第二年,羅斯福就因腦出血而離世。
謊言掩蓋下的病人
1944年大選前夕,為了回應外界對于羅斯福身體狀況的質疑,總統的私人醫生麥金太爾曾發表一份報告,稱“(總統的)器官毫無毛病,完全健康?!诖筮x期間,有種種傳說,說他健康很差,其理由不言而喻。但這都不正確。”考慮到羅斯福當選后不久就去世,這份報告顯然水分頗多。
羅斯福對他的身體狀況有諸多隱瞞。如今,人們都知道羅斯福是小兒麻痹癥患者,是無法獨立行走的輪椅總統。但在當時,知道羅斯福身體殘疾的人并不多。羅斯福一直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的健康形象,每次在公眾面前出現的時候,都由身邊的人攙扶著站立,并極力避免在公開場合被人看到他坐在輪椅上的樣子。在二戰陰影籠罩下,媒體也十分配合,從不報導總統的身體殘疾或者刊載總統坐輪椅的照片。
在麥金太爾報告之前,總統或者總統候選人的健康狀況很少為外人所了解。人們只能靠猜測得知總統的身體狀況。1893年,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秘密進行了一次口腔手術,以割除上顎長出來的腫瘤。為了掩蓋病情,醫生專門給克利夫蘭配置了假牙,以恢復正常的嘴型和聲音。白宮也對外散布煙霧,聲稱總統只是拔了兩顆牙齒。此事直到1917年才公之于世。1919年,伍德羅·威爾遜中風,幾乎完全失去了工作能力。但他的病情被精心掩蓋,外界一直蒙在鼓里,甚至連他的幕僚都不知道總統有幾個月連走路都走不了。
二戰結束之后,隨著電視媒體的發展,總統候選人時常出現在熒幕上,更需要精心維護其健康偉岸的形象。約翰·肯尼迪自小飽受疾病折磨,當選為參議員后腰椎病情惡化,曾一度瀕臨死亡。他不得不長期休養,在兩年多的時間里無法正常參加工作。羅伯特·達萊克在為肯尼迪所作的傳記中記載說,即使當上總統之后,肯尼迪都要長期服用類固醇類藥物來抵御愛迪生氏癥,并依賴大量的鎮靜劑、止痛藥、抗生素和安眠藥等來對付其他并發癥。
由于擔心健康問題會影響政治前途,肯尼迪一直對他的病史諱莫如深。在1960年大選前的一次采訪中,肯尼迪斷然否認他患有愛迪生氏癥的傳聞,并表示任何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都不應該競選總統。直到他去世之后,肯尼迪家族仍然嚴密保守他的病史。
肯尼迪終生疾病纏身,二戰時必須偽造體檢健康的報告才得以加入海軍。
從隱秘到公開
現代媒體的日益覆蓋,加上公眾的密切關注,使得總統候選人的健康狀況逐漸公開化。候選人必須能夠說服公眾,自己的身體狀況良好,足以行使總統職權。如果不能,就只能黯然退場。
1972年,喬治·麥戈文當選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其對手為在任的其和黨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由于1968年的提名大會發生騷亂,民主黨在1972年修改了候選人產生的規則,因而招致了諸多黨內大佬的不滿。他們拒絕支持麥戈文,有的甚至轉投共和黨。麥戈文陷入了窘迫,一度找不到競選搭檔,最后決定讓密蘇里州參議員托馬斯·伊格爾頓來當他的副手。
伊格爾頓此前曾數次因抑郁癥就醫,并接受過電擊治療,但他為爭取當副總統的機會而隱瞞了病情。不過這未能瞞過媒體。僅僅在提名結束兩周之后,時代周刊就報道了伊格爾頓的抑郁癥病史。麥戈文一開始表示相信伊格爾頓的能力,并聲稱百分之一千支持伊格爾頓。民調顯示,77%的受訪人認為伊格爾頓的病史不會影響他們的投票。
但隨著事情的繼續發酵,對伊格爾頓的質疑越來越多,麥戈文開始動搖。他秘密咨詢了數位著名的心理醫生,還找到伊格爾頓的主治醫生詢問病情。在得到醫生的否定答復之后,麥戈文撤回了對伊格爾頓的支持,要求他主動退出選舉,并另尋副總統候選人搭檔。
伊格爾頓的不幸反映了現實政治的殘酷。當一個政治人物的健康存疑,人們總會對他充滿顧慮。即使羅納德·里根競選總統的時候,也不得不面對這方面的質疑。
1980年,里根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時候已經68歲,是當時歷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候選人。民主黨頻頻攻擊他的年老,認為他無法勝任總統的繁重工作。里根不得不公布了他的體檢報告,并承諾如果在任職期間健康狀況下降,將不會尋求連任。里根此舉堵住了外界的質疑,加上他駐顏有術,雖然年紀比對手卡特還大,看上去卻更加年輕和有精力,因而順利當選總統。
里根就任總統不久就遭遇刺殺,險些喪命。不過他在情況危殆之際,依然不改幽默本色,手術前還調侃主刀醫生說,希望你是共和黨的支持者。當第一夫人南?!だ锔竭_醫院時,里根又開玩笑說:“親愛的,我忘記躲子彈了?!边@讓民眾對他的身體狀況大為放心。
而后不久,里根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公開了當年的總統體檢報告。從此,白宮每年都會把總統例行的體檢結果公布于世,至今仍然如此。蘇珊·桑塔格曾大贊里根公開結腸手術之舉,認為這說明人們不再回避談論惡疾。
1994年,里根確診患上了老人癡呆癥。有傳言說他其實在任總統后期已經得病。同為前總統的吉米·卡特呼吁訂立規定,但凡參選美國總統,都要經過徹底的體檢,但沒有得到普遍的贊同。
2008年,麥凱恩參選總統的時候,曾經公布了上千頁的個人健康信息,以回擊對他身體狀況的質疑。盡管如此,對于總統候選人是否應當對外披露身體狀況,至今仍無明文規定。
白宮每年仍會公布總統的體檢報告,但只會選擇性公布,長度只有兩頁左右。由于涉及個人隱私和政治敏感,在任總統或總統候選人的健康信息始終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摘編自澎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