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曉云+王曉綱+廖付軍+石林艷+莫顯剛+熊國寶



【摘要】目的 探討河北邢臺地區PM2.5濃度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I)的相關性,探討其可能存在的內在機制。方法 收集邢臺市某三甲醫院2010.01-2015.12月確診的STMI病例,結合邢臺市氣象局提供的同期PM2.5濃度數據,分析其二者的相關性。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該院STMI患者的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PR)及丙二醛(MDA)靜脈血的化驗指標,分析其與同期PM2.5的相關性。對所涉及指標采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結果 該地區1、2、4、5、6、10、11及12月份的STMI患者發病例數與同期PM2.5濃度在存在相關性。炎癥因子IL6和CPR及氧化應激指標MDA與同期的PM2.5濃度均存在相關性。結論 邢臺地區1、2、4、5、6、10、11及12月份的PM2.5濃度與該地區急性STMI發病例數存在相關性,炎癥因子及氧化應激作用可能參與了發生、發展。
【關鍵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I);C反應蛋白(CPR);丙二醛(MDA)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9.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 STMI and PM2.5,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properly.Methods The cases of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the STMI definitely during the 2010.01~2015.12;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with the same time were provided by XingTai Meteorology Bureau.The values of IL6、CPR and MDA were measured for the cases who were involved in this program during 2015.01~2015.12.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M2.5 and STMI during the 2010.01~2015.12 was measured with the pearson or spearman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L6、CPR and MDA andPM2.5 during the 2015.01~2015.12 were measured with the pearson or spearman analysis.Result the Number of STMI in Xingtai reg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occurred in1、2、4、5、6、11and12monthes。The concentrations of IL6、CRPand MDA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at the same time.Conclus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M 2.5 occurred in Xingtai Region and STMI.The Inflamation and the Oxygen Stress may b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TMI.
【Key words】STMI;CPR;MDA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PM2.5濃度超標所致空氣質量下降已成為近年來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熱點,PM2.5濃度超標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已經得到普遍認可[1-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IN)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急性閉塞,從而導致血流中斷,最后造成心肌壞死的病理過程。臨床多有胸悶、胸痛、心前區壓榨感等臨床表現;臨床多表現為相應導聯的心電圖ST段抬高;其病理生理是由于冠狀動脈痙攣或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引發瀑布樣效應而使得血栓形成,最終致冠脈血流中斷[3]。其常見的病理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肥胖及遺傳因素等;常見的誘因有情緒激動、劇烈活動、便秘等引起體力活動增加的因素均可作為其誘發因素。隨著近年來空氣質量的下降,PM2.5濃度的升高及邢臺市某三甲醫院深冬季節及春季急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人數的增多,推測其可能存在相關性。目前關于其相關性尚無相關報道,本研究通過對邢臺地區近年來的PM2.5的月濃度進行分析,探討其與STMI的相關性,為STMI的預防及治療提供
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由河北省邢臺市氣象局提供的2010年1月~2015年12月PM2.5濃度的數據;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邢臺市某三甲醫院確診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歷。入選標準①入選患者致發病時均在本地區居住5年以上者,②入選患者需經心電圖、心肌標志物及急診冠脈造影證實符合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非急診入院患者不入選,②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穩定心絞痛患者不入選,③于本地區居住<5年患者不入選。同時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入選患者的IL6、CPR及MDA測定結果。
1.2 方法
1.2.1 檢驗方法
IL6采用ELISA方法測定,ELISA試劑盒由上海超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PR采用免疫熒光檢測法,免疫熒光檢測儀為廣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飛測免疫熒光檢測儀及配套稀釋液;采用硫代巴比妥酸顯色法測定血清MDA含量,丙二醛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2.2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計數資料采用例數(n)表示。總共收集STMI患者316例,其中男性174例(55.1%)、女性142例(44.9%),年齡42~89歲,平均年齡63歲。316例患者包括了常見的心肌梗死定位分布類型,其中急性前壁心梗居首位,為152例(48.0%),其次急性下壁右室為143例(45.3%)高側壁心梗21例(6.7 %)。
2 結 果
2.1 2010年1月~2015年12月STMI患者各月發病例數分布圖
由表可見歷年STMI發病數均以1、2、4、5、6及12月份發數為高,其中以1、2、12月份發病例數較高,7、8、9、10月份為底,以10月份為最低。見圖1。
2.2 2010年1月~2015年12月各月PM2.5濃度
由圖可見歷年PM2.5濃度,每年以1、2、4、5、6及12月份濃度偏高;以1、2、12月份較高;7、8、9、10月份較低。見圖2。
2.3 2010.01-2015.12月STMI發病例數和PM2.5濃度的相關性
各月PM2.5濃度與同期STMI發生例數相關性分析提示:1、2、4、5、6、10、11及12月份STMI例數與PM2.5濃度存在相關性,R值分別為:0.982、0.827、0.887、0.848、0.814、0.949、0.982、0.827 P值均小于0.05。見表1。
2.4 IL6、CPR及MDA濃度與同期PM2.5濃度之間相關性
2015年1月~2015年12月IL6、CPR及MDA濃度與同期PM2.5濃度之間相關性分析提示:炎癥指標IL6、CPR與氧化應激指標MDA與PM2.5均存在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951、0.949、0.916,p值均小于0.05。見表2。
3 討 論
近年來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PM2.5濃度已成為環境質量的晴雨表。由于其為懸浮于空氣中直徑≤2.5 μm的顆粒物,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雖然其是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由于它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含有硝酸鹽、硫酸鹽、銨鹽等多種成分,易附帶有重金屬、微生物等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很大。其已經成為近年來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熱點,PM2.5濃度超標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已經得到普遍認可[1-2]。近年來關于PM2.5與呼系統疾病的相關性多有研究[4-6]。而自從2004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發表第一版關于空氣顆粒污染物對發病率及死亡率的的聲明后,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空氣顆粒物所致的心血管病死亡率,遠比所致的呼吸系統死亡率高。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長期PM2.5環境的暴露與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其與MOD的增加,SOD的減少及與炎癥因子TNF-α,IL-6 and IL-1β等存在相關性。Chen H等的長期列隊研究表明PM2.5濃度的增加與缺血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相關性。短期的空氣污染物的影響與急性的心血管事件是相關的,其機制之一在于空氣污染物誘導的氧化應激,Li W等通過基于社區基礎的研究,對于這一情況進行了證實。盡管如此,對于長期的PM2.5濃度與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尚未見報道。基于此,我們調查研究了邢臺地區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與PM2.5的相關性。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1、2、4、5、6、10、11及12月份,急性心肌梗死與PM2.5濃度存在明顯的線性相關,R分別為0.982、0.827、0.887、0.848、0.814、0.949、0.982、0.8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國內外文獻,關于此方面的調查研究顯示,空氣顆粒污染物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誘發機體內的氧化應激及通過炎癥因子的相關作用,從而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對心肌產生了損害。基于此,我們從2015年1月開始測定了STMI患者的氧化應激指標MDA及炎癥因子IL6、CPR。其分析結果顯示IL6、CPR及MDA與PM2.5存在相關性。1、2、11及12月份為北方的深冬季節,為一年中煤炭資源消耗的鼎盛時期,其燃燒后產生的硫、鉛、硅等多種元素,形成了有毒化學物質,可成為PM2.5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邢臺地區為煤炭、鋼鐵、焦化、冶金等化工生產基地,其產生的有毒氣體及粉塵,也是PM2.5的重要組成部分。邢臺地區冬季PM2.5濃度偏高的另一原因考慮為,邢臺地區位于太行山東麓,由于太行山的阻隔,其在冬季受季風的影響較小,故由上述產生的有害氣體及粉塵長期盤踞原地,未向下風向流動,從而導致該地區PM2.5濃度的升高。而在4、5、6月份,是北方地區沙塵暴嗜虐的主要時期,邢臺地區也不例外,該時段的PM2.5組成成分轉變為以塵土及沙石細小顆粒為主,再則由于季風的影響,加重了本類塵沙的擴散。其次,4、5、6月份一年中的第二季度,多是該地區煤炭、鋼鐵、焦化、冶金等化工生產基地的生產旺季,這也加重了毒害氣體的釋放,故而由此段時期有較高的STMI發病率。對比炎癥指標IL6、CRP及氧化應激指標MDA與PM2.5濃度的相關性,提示,PM2.5濃度越高,炎癥指標及氧化應激指標數值越高,推測PM2.5通過存進機體的炎癥炎癥反應及氧化應激參與了疾病的發生發展,這與先前查閱的結果一致。本次研究中PM2.5濃度與STMI在3、7、8、9月份未顯示出相關性,但在2015年的所涉月份中其炎癥及氧化應激指標是相關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樣本量較小,未揭示出真正的相關性,需大樣本分析。結論:1、2、4、5、6、10、11及12月份PM2.5濃度,與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相關性,炎癥及氧化應激在這一過程中起可能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謝元博,陳 娟,李 巍.霧霾重污染期間北京居民對高濃度PM2.5持續暴露的健康風險及其損害價值評估[J].環境科學,2014(1):1-8.
[2] 傅崇輝,王文軍,湯 健,等.PM2.5健康風險的空間人口分布研究—以深圳為例[J]中國軟科學,2014(9):78-84.
[3] 沈衛峰,張 奇,張瑞巖.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解析[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5(42):217-219.
[4] 李瑞金,趙利芳,王振濤,等.PM2.5對運動大鼠肺氧化損傷和炎癥反應相關指標的影響[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6(2):10-12.
[5] 潘 璐,倪 洋,許珺輝,等.室內外PM2.5污染水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氣炎癥指標的影響[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6(1):5-8.
[6] 楊 露,袁雅冬.PM2.5的氧化損傷機制及其與呼吸系統疾病關系[J].臨床薈萃,2016(4):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