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道
營造校園足球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經驗介紹
本刊報道
足球是深受世界人民熱愛的運動,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學校(以下簡稱清華附中上地學校)的校園也是足球運動的一片熱土,廣大師生一直對足球運動非常喜愛,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足球活動。2015年清華附中上地學校被海淀區教委評為“海淀區校園足球實驗學校”,后被推選為“北京市校園足球實驗校”,更加推動了該校足球運動的蓬勃開展。
清華附中上地學校將足球工作列入該校發展9年規劃,并在規劃中特別提到“學校發展特色,以體育工作尤其是校園足球工作為突破口”。2015年,為了更好地落實《中國足球改革整體方案》精神,該校特制訂了《清華附中上地學校校園足球三年行動計劃》,對如何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發展學校的體育文化內涵和特色作了詳細的闡述。此外,該校還先后制訂了《清華附中上地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組織實施方案》、《清華附中上地學校足球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清華附中上地學校體育運動安全規章制度及防范預案》、《清華附中上地學校足球隊管理規章制度》等一系列方案及制度,不僅保證了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規范了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



學校擁有健全的校園足球工作機制,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學校主要領導參加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指導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確保校園足球工作全員參與,分工明確,落實到人。同時,成立了以體育教師及教練員為主的足球工作執行小組,具體落實校園足球工作。海淀區教委領導也對該校體育工作特別是足球工作給予了很多的關注與支持,多次前往學校指導體育工作特別是足球工作的開展。學校還計劃聘請清華大學教授、中國職業足球金哨獎獲得者、國際級裁判員孫葆潔擔任足球顧問,進一步指導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
學校配備了優秀的足球教育師資,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學校現有7名體育教師,其中1人為研究生學歷,6人為本科學歷(1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人體育教育專業研究生在讀);定期開展體育教學研究,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并按要求選派體育教師參加各類足球專項培訓。如2015年7月和10月分別選派李旸和陳濤兩位教師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干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和北京市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結合績效工資制度,校內相關的足球訓練人員根據平時帶隊訓練情況計入績效工作量,對獲獎班級、體育教師和相關人員等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將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條件,保證足球教師在教學評比、工資待遇、職務評聘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經費方面,學校設立了足球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并加強經費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不足部分通過行政公用經費來彌補,同時爭取社會企事業單位的支持,保證校園足球工作正常開展。
技術設施方面,學校配備完善的足球運動器材及設備,如訓練器材(足球、標志盤、標志桶、訓練號坎等),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設備(彈力帶、健腹輪、平衡墊、瑞士球、繩梯、小欄架、波速球等),照明設施(3組照明燈光),并為校足球隊購買訓練服、比賽服、護具等。
安全保障方面,雖然踢球的學生不怕傷痛,但學校在為學生購買校方責任險的基礎上還特意為校足球隊隊員購買了運動意外傷害險,以保障學生能放心地踢球。
清華附中上地學校的校園足球工作以兩條主線完善了全年的工作規劃:一條是足球教學和競賽,另一條是足球文化和宣傳。




1.足球教學和競賽主線。
一是積極開展足球教學。學校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大力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把足球作為立德樹人的載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二是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及有關規定開展體育課和足球教學。每周5節體育課,加之每天的課間操,保證了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的校園體育活動。而足球項目作為學校的必修內容,已被納入校本課程,在男、女生的課堂上都已經開展了足球教學,每周安排1節體育課作為足球課,同時安排1節足球選修課,聘請專業教練任教,并在學校冬令營和夏令營的活動中都開設了足球課程。三是開發課程資源。2015年學校推出了《清華附中上地學校足球校本教材》,還把自主研發的體育科研項目“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和足球項目有機結合,在體育教學中針對“足球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進行身體運動功能開發,實施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足球教學。四是校園足球聯賽。學校每年春、秋兩季組織足球聯賽,班班組隊參賽,參賽人數達400人,每班的比賽場次達15場以上。除了聯賽還組織班級挑戰賽和師生足球對抗賽,而所有競賽的組織工作都是由足球社團的學生完成。通過這些活動,已經在校園內形成了“班班有球隊,周周學踢球,年年搞比賽,人人都參與”的校園足球活動新局面。五是男女共同發展。學校現設有男子、女子兩支足球代表隊,聘請了天津松江、北京國安等俱樂部的退役球員擔任教練員。男隊每周四、周五下午15:40~18:10,周六14:00~16:30訓練;女隊每周一、周五16:00~17:30訓練。六是積極開展校際交流活動。校男子足球隊曾在2015年與清華附中本部代表隊進行了邀請賽,又于同年10月在清華附中一體化田徑運動會上與清華附中朝陽學校代表隊進行了表演賽,并最終以2∶0獲勝。今后還將與更多優秀的學校進行交流,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七是積極參加各級比賽。學校自2015年起參加了2015北京市中小學生百隊杯足球賽;2015海淀足球超級聯賽,并獲得初中組第6名;2016海淀區校園足球南北區聯賽,并獲得北區第3名。學校還支持學生個人發展,鼓勵有天賦、有潛力學生參與校內外足球訓練、培訓和比賽,為學生提高足球競技水平和運動能力創造條件。該校初一(四)班的林雨翔同學參加了2015年6月在德國舉辦的“足球-友誼”論壇與“國際街頭足球錦標賽”活動 。



2.足球文化和宣傳主線。
足球文化和宣傳包括主題攝影和繪畫比賽、足球主題寫作和演講比賽、運動會開幕式足球主題展示、花式足球表演等,由美術社團設計了足球藝術墻,并在校園的走廊設計足球宣傳欄和樂高創意區,通過海報等形式宣傳足球活動。另外在學校微信公眾號開設足球專欄,普及足球知識,發表足球見解。
清華附中上地學校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拼搏進取、團結協作和吃苦耐勞的體育精神為宗旨,全面落實陽光體育活動計劃,通過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建立和完善學校足球聯賽,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校園文化,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依托上級部門的有力領導,引入與校外專業培訓機構的合作,發揮學校體育教師、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的作用,積極創造必要條件,加大資金投入,營造適宜校園足球發展的氛圍,為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為足球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確立工作目標上,要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認真做好校本研究,把足球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每周用一節體育課進行足球教學,加大足球的教學力度,通過體育課普及足球運動知識。參加足球活動的學生不少于在校學生的50%,每周足球活動時間不少于3小時。其次,將足球運動納入大課間、課外活動,通過體育課、課外活動、足球社團練習、比賽、足球文化節等普及足球運動項目。充分發揮足球運動趣味性和觀賞性、深受廣大學生喜愛的特點,做到班班有球隊、周周有活動、人人都參與。三是培養高水平足球后備人才。在大力普及足球運動的基礎上,通過冬令營、夏令營、校內班級聯賽、年級挑戰賽等比賽形式,進一步培養和發現高水平足球人才,為學校足球水平再上新臺階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四是做好校園足球宣傳。在學校網站上開設校園足球專欄報道,定時更新、上傳本校足球活動的相關資料,展示特色成果,向社會和廣大師生展示學校校園足球開展情況。

在促進校園足球的普及方面,一是加大足球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比重。全校每班每周安排一節體育課進行足球教學,體育教師在原有體育課程實施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進行足球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教學與訓練。將足球納入校本課程,在初一、初二年級開設足球選修課,聘請專業教練任教。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足球活動。學校在每年的4月份舉辦歷時一個月的清華附中上地學校足球藝術節暨足球嘉年華活動,活動期間還會組織以足球運動為主題的足球征文大賽、足球攝影展、足球繪畫作品展、校園足球手抄報評選等營造校園足球文化氛圍的活動以及傳球、顛球單項比賽、技巧挑戰賽、裁判知識講座等體現足球技術和專業知識的活動,以此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愛好;在假期則舉辦“足球夏令營”,邀請家長和學生同時參加,逐步形成家、校互聯,共同關注青少年足球的發展。
在提高校園足球的競技水平方面,一是成立學校足球隊,并在初一年級組建兩個梯隊,進行有針對性的足球訓練。聘請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青少年訓練經驗的足球教練與學校體育教師一起帶隊,每周3次訓練。全校所有的班級由班主任負責,成立班級足球隊,通過班級內部的選拔、訓練,為班級聯賽的開展和學校足球隊后備人才的組建打下基礎。二是組織春、秋兩季足球聯賽。秋季聯賽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全校學生參與;春季聯賽則組織初一和初二年級的學生參加。在聯賽間歇期還會組織5人制足球賽、班級對抗賽以及師生對抗賽等活動,為學校足球普及與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競賽環境。
在構建校園足球文化方面,一是營造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學校重視校園足球氣氛的培養,加大對足球運動的宣傳和推廣,學校網站、對外宣傳欄開辟足球專欄,實時宣傳學校開展足球運動的情況,教學樓走廊上的宣傳欄鋪滿關于足球的知識、趣聞等,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各種足球信息匯集成冊。二是創編“身體運動功能足球操”。學校大膽嘗試,針對普通學生積極研發并創編了“身體運動功能足球操”,通過對學生身體動作模式的訓練,讓身體功能訓練在足球的結合中綻放異彩,從而不斷滿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學生體質的全面要求。三是加強足球社團的建設。在學校團委、學生會的領導下組建足球社團,通過公開競聘產生社長和副社長,社團下設宣傳部、競賽部、文藝部等部門。如對足球裁判員有興趣的學生可接受裁判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然后由通過培訓的學生擔任學校各項足球比賽的裁判工作,最終實現學生的活動由學生自己完成。四是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學校通過校園網、校報、家長會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知曉本項活動的重要意義,并爭取他們的大力支持。將有足球愛好的家長組織起來,成立校園足球家長志愿團,發揮家長志愿團的作用。

附:清華附中上地學校足球聯賽紀律規定
為了嚴肅賽場紀律,端正賽風,提高足球競賽工作質量。培養足球隊員的優良作風,促進我校足球水平的提高,特對我校的足球聯賽的紀律作如下的規定:
一、給予警告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警告并出示黃牌。
1.犯有非體育道德行為;
2.以語言或行為表示異議;
3.連續違反規則;
4.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5.當以角球或任意球重新進入比賽時,不遵守規定的距離;
6.未得到裁判員的許可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7.未得到裁判員的許可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一個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含在同一場比賽)被裁判員出示黃牌累計達兩次者,即自然停止下一場比賽。
二、責罰出場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任何一種,將被罰出場并出示紅牌。
1.嚴重犯規;
2.犯有暴力行為;
3.向對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4.用故意手球拒絕對方的進球或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5.用可判為任意球的犯規拒絕對方向本方球門移動著的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
6.使用無理的、侮辱的、辱罵性的語言;
7.在同一場比賽中得到第二次黃牌警告。
三、隊員應絕對服從裁判
不允許在賽前、賽中、賽后對裁判員、運動員、工作人員有侮辱、漫罵、毆打等行為,否則,仲裁委員會將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分。若出現嚴重毆打行為,將取消本隊所有已取得成績,自動淘汰。并給予主要肇事者紀律處分。
四、棄權與罷踢
1.一個隊不參加已規定的比賽即為棄權,自動淘汰。
2.除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外,凡延遲比賽超過10分鐘的隊,此場比賽則以棄權論處。判對方3∶0獲勝。
3.一個隊在比賽中罷踢,將判對方3∶0獲勝。如在罷踢前,對方勝球超過3∶0時,將按最高比分計算。一個隊不服從裁判員的判決無理糾纏,裁判員立即計時,五分鐘不開球以罷踢論處。如發生罷踢事件,仲裁委員會將視情節取消其比賽資格或停止該隊下一屆參賽資格,并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