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青
淺析羽毛球“三人制”模式
謝瑞青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揚州225000
摘要:三人制羽毛球運動是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先生倡導的新型比賽項目,是一項極具競爭性、娛樂性、觀賞性的羽毛球運動,充分體現了個人的反應能力,技術水平和團隊配合。作為傳統運動項目的改良,三人制羽毛球運動以其新穎、娛樂、對抗、周期短和普遍適應性等特點不斷地吸引羽毛球愛好者開展與傳播,且因為模式的創新,更為充分地利用了場地資源,推廣至今,在我國已形成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等研究方法,系統地闡述了三人制羽毛球比賽規則、技戰術特點、注意事項以及現實意義。
關鍵詞:羽毛球;三人制;運動模式;價值
2010年7月28日,隨著凱勝攜中國羽毛球總教練李永波先生啟動了2010“李永波杯”3V3業余羽毛球爭霸賽(國內首次以 3v3 形式開打的混合團體業余羽毛球賽事)[1],這一非傳統形式的羽毛球賽制逐漸步入大眾羽毛球愛好者眼簾。所謂的三人制羽毛球,顧名思義就是對陣雙方各有三名選手,即在雙打規則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名不參與接發球的自由人(發球和接發球的站位等基本原則依舊遵循傳統羽毛球的雙打規則)。這種看似新鮮的三人制羽毛球形式,實則一直運用于在專業選手的訓練之中。它既強化了球員在高速對抗中平抽快打等小技術的能力,也因為三人在半場內活動的范圍局限,更加強化了團隊協作性[2]。
1三人制羽毛球比賽規則
1.1比賽項目設置
在三人制羽毛球比賽的項目設置中,針對選手性別分為四種組合形式,即 1) 男子三人 2) 女子三人組 3) 混合三人組(需要1名女選手,2名男選手參賽)4) 混合三人組(需要2名女選手,1名男選手參賽)[3]。
1.2勝負判定方式
采用中國羽協審定的最新《羽毛球競賽規則》和國際羽聯公布的最新規則;比賽采用計時方式,即在規定時間內分數高的一方獲勝。比賽總時長為20分鐘。上、下半場各10分鐘(比賽上半場到下半場間歇2分鐘),時間由計時器顯示。在規定比賽時間結束時,若比賽仍在進行中,則打完這一回合后結束比賽;如果此時雙方比分相同,須加賽一球以決勝負;從下半場比賽時間還剩30秒時開始,每回合死球至下一次球發出前,計時停止,當球重新發出時開始計時;比賽賽事組織方可根據報名參賽隊伍數量調整比賽時間。[4]
1.3場地有效區域
以國際羽聯規則規定的雙打比賽區域為準。在一場比賽中,運動員未經裁判員允許,不得離開場地。在2分鐘間歇時,運動員在裁判員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短時間離開場地,但不得延誤比賽。
1.4發球、接發球規則
遵循羽毛球雙打發球規則,每隊可任意指定發球和接發球人。在一場比賽中,本方的三名選手,只允許指定兩名選手參與發球和接發球。另外一名選手相對自由。但是既不能參與發球,也不能進行接發球;
比賽開始時,發球方只允許一名具備發球權力的選手處于發球區域內,發球后,選手可任意站位。己方發球員的隊友(包括自由選手)的站位不限,但不能阻擋接發球員的視線;發球有效區域以雙打比賽規則為準。
接發球時有效區域也同樣以雙打比賽規則為準,接發球方只允許指定一名選手位于接發球區域內。接發球結束后,選手站位不限。
1.5對于發球時間的規定
從上一回合結束,到發球員將球發出的時間不得超過10秒鐘。
1.6其他與規則一致
2三人制羽毛球的基本站位與打法
從表面上看,羽毛球的三人制模式區別于傳統賽制只是在雙打的基礎上雙方各增加了一名隊員。但是細而觀之,就是這么單一的人數變化,直接導致在三人制羽毛球模式中,選手的站位、協作與打法產生了極大差異。實戰對峙中,首要確定的就是三人的分工與站位。在發球時,不參與發球與接發球的隊員可站在已方場地的任意區域,但注意自身站位的選取一定不能影響到發球或接發球隊員。通常,接發球一方的另兩名隊友應站位己方場地另一側且保持前后狀態。將全部的接發球區讓給接發球隊員,并做好隊員接發后的及時補位[5]。由此可觀,在三人制羽毛球模式下接發球時一般采用典型的三角型站位。
當雙方展開比賽時,隊員的站位就顯得相對靈活。通常選擇網前技術好或者實力較弱的選手站置網前,通過前場左右移動以干擾對方的吊前網與撲網前球。進攻能力較強者處于后排,同樣觀察形勢在后場做出相應的變化。場上的第三名隊員注意及時補位。比賽過程中,三人的站位可自由輪換,但應始終根據技戰術安排保持合理的三角型站位。常見的對峙陣型一般呈“二一”或“一二”的三角站位,即1)進攻型,當一方采取進攻狀態時,后場只保留一名選手不斷展開進攻,前場預留兩名選手進行及時的封網 2)防守陣型,即防守時采用后場保持兩人,前場保留一名選手的三角陣型。后方兩名隊員重點防守對方的進攻線路,前場隊員則負責對對方的網前小球加以警惕,當對方攻勢較為兇猛時,前場隊員注意選擇避讓,將進以便后場隊員進行充裕的回擊,攻球頂回后場。注意不要輕易擋網,避免處于被動狀態。
3三人制羽毛球注意事項
三人制羽毛球作為一種基于傳統作出變化的項目,適用于所有的羽毛球運動參與者,不論羽毛球水平的高低。無論是參與平時的體育游戲鍛煉、或是在大眾業余比賽或頂尖俱樂部競賽中,都可以選擇羽毛球三人制這種比賽形式。在進行羽毛球三人制比賽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意識明晰,分工明確:場上的三名選手首先要明確分工,做好各自區域的防守,不給對方留下明顯的漏洞。
2.前后站位,第三人補充:比賽中,一般選擇力量足的選手處于后場,保證己方回后場球的質量,避免后場高球回不到位,給對方留下進攻的機會。同時選擇網前技術相對細膩的選手重點負責處理網前球,為己方選手制造更多的后場進攻機會。這種站位的原則也利于通過后場選手的重殺、吊球,為前場隊員創造良好的得分機會。
3.加強雙打基本功訓練,重視周身身體素質練習:三人制羽毛球的技術動作與雙打的技術動作是一致的,最大的不同是在三人制羽毛球運動中節奏更快。雙方團隊人數的增加,直接導致場上活動范圍的減少,要求羽毛球落點更為準,轉換更迅速。加速的擊球頻率、更快的擊球節奏,更為充分地調動了場上所有選手的參與度。在激烈的高速對抗中,前、后場的快速移動擊球,中后場的大力扣殺,被動時的撲救,換位擊球等也都要求參與者有良好的周身身體素質。因此,要想打好羽毛球三人制比賽,更需要選手具備扎實的雙打基本功底,優異的身體素質。
羽毛球的三人制模式,在充分豐富場地的利用率同時,又基于它區別于傳統羽毛球的最本質特點(己方場區范圍內多增加一名球員),意味著在對抗激烈的比賽過程中,更容易造成受傷現象。很可能在為爭奪某一最佳擊球時機時,與其他隊友發生碰撞或是在揮拍過程中無意擊打到隊友。處于網前的隊員一定要注意眼睛前朝向,不要隨意回頭張望,避免被后場殺球的隊友誤傷。在三人制羽毛球的運動過程中一定要在做好及時補位的同時,注意避讓[6]。隊員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間,避免擊球誤傷隊友。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隊員之間要注意培養協同作戰的默契。在與對手對峙的過程中可適當做出言語上的溝通,如相互喊叫提醒,避免誤傷。在三人制羽毛球比賽中,平抽球,殺球尤為常見,選手稍作遲緩就會被擊中。故,比賽中選手切記時刻保持高度精神集中,提高反應速度。如遇來球速度過快,來不及揮拍的狀況,應采取相應的避讓措施以免受傷。注意在運動過程中保證人身安全,不要盲目爭球。
4三人制羽毛球運動的意義
4.1三人制羽毛球運動的健身價值
三人制羽毛球運動作為傳統羽毛球項目的改良,本質還是通過運動,以達到強健體魄、愉悅身心,充分滿足參與群體運動需要的作用。作為一項比賽形式進行的隔網對抗類運動,場上運動員的揮拍、跳躍、轉體、移動必不可少。羽毛球運動本來就具有擊球速度快,球路變化多等特點,而在三人制羽毛球運動中更是要求參與者場上應對瞬息萬變的來球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最合理的判斷與動作。各式多樣的羽毛球基礎揮拍擊球動作與腳下步伐技術緊密結合,使參與者在運動過程中加速了周身血液循環,加強了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功能,發展和提高了身體各方面的素質。增強免疫力、身體機能也大大得到改善,起到增進健康,抵抗疾病的作用。
4.2三人制羽毛球運動的觀賞價值
在羽毛球的三人制模式中更注重了羽毛球精湛個人技術與默契團隊配合的融合。前場隊員的各式假動作,奇招疊出、防不勝防;后場選手的底線拉吊、大力扣殺,令人嘆為觀止;第三人的伺機而動,靈巧一拍,惹得全場拍案叫絕。在這種新鮮、興奮、令人激動的賽場氣氛中,更能讓人得以感染,舒緩壓力,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4.3三人制羽毛球運動的社會價值
三人制羽毛球運動的受眾面廣,群眾基礎廣泛,對參與者的要求門檻較低。通過時間與節奏的微調,就可以合理的估算運動量,避免過度負荷、運動疲勞。又因為三人制羽毛球運動建立于在雙打基礎上,僅需稍作講解便可直接進行比賽。所以開展普及尤為便利。這也是三人制羽毛球在各類新型的運動項目中能迅速普及開來的重要原因。這種基于傳統項目的改良,在思想上打破傳統項目單調乏味的競技體育束縛,大膽設計,力求創新。讓人們以發展的眼光重新審視羽毛球這項體育文化。
5結語
羽毛球運動作為一項提高大眾身體素質且具有頗高社會價值的體育活動,它的三人制模式更加全面的增強了人們體質。既強化了球員在高速對抗中平抽快打等小技術的能力,也使得隊員思想高度集中,增強了集體意識和配合概念,強化了團隊的協作性。這種羽毛球賽制上的新變化,不僅旨在陶冶情操,促進人們身體健康,更是要在思想層面上打破傳統競技體育的束縛,大膽突破常規地整合多種全新娛樂因素加入其中,使其既符合體育休閑的社會流行發展趨勢,也以力求創新的精神帶動我們思想文化上的不斷進步。三人制羽毛球在有限的場地內合理地增加了參與者的數量,首當其沖地緩解了學校、社會因教學場地有限而無法普及開展羽毛球訓練的難題,也使得傳統的羽毛球項目更具協作性、趣味性、觀賞性。更好地推動了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為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貢獻出自己卓越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石艷霞. 羽毛球3v3在全民健身中的意義和價值[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10):23-24.
[2]于文謙,譚利. 3V3羽毛球賽事發展前景分析[J]. 湖北體育科技,2015,(9):788-791,830.
[3]中新網.羽超新賽季大改革 融入混合 3V3 對抗等創新之舉[EB/OL].http://www.chinanews.com/ty/2013/09-25/5323280.shtml.
[4]盧志慧. 東北地區三人制羽毛球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5]許斌,高誠,田婷婷,湯如婷. 羽毛球“三對三”模式的探索[J]. 福建體育科技,2013,(1):34-36.
[6]丁建龍. 羽毛球三打三比賽模式下業余選手技戰術運用方式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4.
Analysis On 3V3 Badminton Match
Xie Ruiqing
Abstract:3V3 badminton is a new competitive, entertaining and attractive competitive mode proposed by Li Yongbo, head coach of national badminton team. It presents reaction ability, technique skills and cooperation of players. As an improvement to traditional sport, 3V3 attracts more badminton fans to play and spread because it is novel, entertaining and competitive with short playing time and wide adaptations. In addition, it takes full advantages of the field resources under the new mode. Until now, it already holds a firm mass basis with bright future.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rules, skills and tactics, not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new mode in detail by using method of literature, logical inference and so on.
Key words:Badminton;“ 3V3; Sport Mode; Values
作者簡介:謝瑞青(1992-),男,安徽銅陵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羽毛球。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6-0056-3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25
PE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Jiangsu,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