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張輝球(黑龍江科技大學體育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2)
市場指導下的高校體育教學策略研究
于 洋,張輝球
(黑龍江科技大學體育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經濟意識對人們生活的強烈影響,人們認識到學校體育是一個多功能的系統,為了使教學體制改革目標不斷強化,不斷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和復合型人才的需要,高校的體育教育必須進行改革,這是素質教育目標的必然要求,而改革的方向就是現在高校體育教學首先關注的問題。高校體育教學要在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的評價體系上開展改革工作,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教學環境和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以多元化的創新教學加上校企合作的方式,不僅是高校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2.1以市場為導向,推動體育教學的專業化發展
以市場作為導向對高校體育課程進行設置顯得更為科學合理。以市場對人才需求為前提,科學合理地開設教學課程,可以對畢業生和市場的對接起到推進作用。良好的專業發展,會促進學生的就業率,再以市場為導向,可以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特別是教學的培養機制,在市場為導向的基礎之下顯得更具有動態性。
2.2以市場為導向,增加體育教學的創新性
以市場為導向的高校體育教學新模式逐漸體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專業技能的增強。高校院校體育教師在對市場人才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針對一些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性地改革,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能力。因此,在以市場為指導的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學的多元化特征越來越凸顯,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專業與市場之間的銜接。
2.3以市場為導向,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市場為指導的高校教學中,注重學生利益的維護和實現,也就是說高校體育教學中圍繞學生的利益,以學生的利益為中心組織進行教學活動。基于市場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能加強學生適應社會的培養,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培養,這樣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就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2.4以市場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推動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化
伴隨著市場需求的瞬息萬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變化。以市場為指導的高校教學模式,無論是在教學的內容上還是教學的質量上都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了深入革新,而且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也實現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3.1科學設置體育教學課程,突出內容的實用性
3.1.1進一步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以市場作為導向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豐富化是新的教學模式的一大特色。課程教學內容的多元化,不僅可以進一步實現學生的全面化發展,還能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新模式在進一步提高學生技能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就目前的市場就業狀況而言,體育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是增強學生綜合競爭力的保障。學校在現在人才市場的需求下,可以合理開展專業課程外的內容來增加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其視野,高校體育相關選修課程的設置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基礎。這種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結合教學的方式加大了對學生的培養力度,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1.2以市場需要為導向設置體育課程 當前我國的高校學生畢業生就業渠道較窄,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學課程的有效性是增加學生綜合競爭力的基礎。從實際來看,社會對體育教師的需求已經出現趨于飽和的現象,而教練員依舊處于十分匱乏的狀況,特別是現在對私家教練的需求量很大。高校在課程的設置上,要針對現在的現實情況,合理地對體育課程的設置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制訂體育教學目標時進一步明確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可以說,體育課程的設置關乎學生未來的發展情況。在注重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對于課程內容創新的關注度。針對現在對教練員需求的現狀,應對學生在教練和指導的領域開展相關的教學,注意課程內容的創新性。以當前市場人才的需求為依據,科學合理地設置體育課程,開展教育教學的創新,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多變的人才需求市場。
3.2基于市場指導,注意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基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兩者的結合能使教學更加有效。為此,在實際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要科學恰當地安排各個專業的教學課時。在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時,可以依據課程內容適量地設置,在進行實踐教學時,要根據市場對相關人才的要求,并適時關注一些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而優化課程內容,這也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重點。設置相關課程內容時,要依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對于一些有從事體育事業意向的同學,要加強他們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對于有向體育教學方向發展的同學,要加強他們的專業技能的培養,著重培養學生的心理學、教育學和教育技能,減少對實訓課程的設置;對于有向體育教練和教練員方向發展的學生來說,要著重的增強實訓課程課時,增加體能訓練和實踐的機會。這種市場需求的教育模式,能增強學生進入社會后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也是體育專業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關鍵。
3.3加快現在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
3.3.1有針對性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體育實訓場地的設置,不僅要依據市場的相關需求和工作專業技能的要求,還要結合學生的未來發展意向來進行科學合理地設置。實踐實訓能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增強有助于他們今后適應能力的提高。特別是體育教學的模擬實踐教學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實踐教學階段,能切實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實現當今高校體育的教育教學目標。
3.3.2在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模式下,培養創新人才 傳統的體育教育教學模式單一,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不強,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現在多變的人才市場的需求。針對這種現實,對單一的教育模式進行發展創新,提倡多元化的教學,是現在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的關鍵。教師在教學環節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不僅要注重對于學生體能的訓練,還應加強對于學生思想政治和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培養學生成為綜合型創新人才。在體育教學訓練中,體能的訓練應適當,盲目的體能訓練并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只有結合體能訓練開展科學有效的訓練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如開展一些具有探究性質的相關訓練,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增加學生思維的活躍度。所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市場化的教學,無疑是教學模式創新的體現,會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
3.4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加強體育教學的針對性
利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增強對學生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尤其是在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課程設置中,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學校可以根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人才需求類型,調整人才培養的模式,從而增加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鍛煉空間。在用人單位參觀和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切實體驗用人單位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以及了解自己專業在實際中的運用情況,展望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通過校企合作能讓學生更好地鍛煉自己,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這正是市場經濟下培養人才的方式。
根據我國市場的人才需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效果,建立有效的教育模式對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以市場為導向,不僅是進一步改善教學效果的有效對策,也是應對市場和人才需求變化的體現。因此,在未來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實現人才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培養綜合型人才是現代教學的目標。
[1]高玉蓮,周新.高校體育教學應與未來職業需求相結合[J].教育與職業,2005(26):43-44.
[2]趙曉翠,張才成.對構建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問題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8(6):255-256.
[3]鐘元飛.探析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2 (12):36-38.
G807.2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8-053-02
2016-06-28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編號:14D040)。
于洋(1979~),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