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韌
湖南衛視,湖南長沙 410000
探究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新路徑
黃 韌
湖南衛視,湖南長沙 410000
近年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勁頭迅猛,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網絡新媒體的發展,在為綜藝節目的發展增加了動力的同時,也影響了電視節目的發展。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至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著部分問題急需解決。本文根據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為其今后的多樣化創新發展路徑提出建議,希望為綜藝節目的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創新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文化成為國際間交流的重要途徑,文化的輸出和引進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方向,而綜藝節目則是世界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電視作為傳統的主流媒體宣傳途徑,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是引導輿論走向,促進人們業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由于近年來網絡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網絡新媒體發展勢頭逐漸強勁,其方便、快捷、內容豐富等特點,迅速占領消費者市場,導致電視媒體的影響力不斷下降。為了提高影響力,電視媒體做了諸多嘗試,其中綜藝節目成為提高電視媒體影響力的重要途徑。2014年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真人秀節目其超高的收視率成為網絡媒體的焦點,基于這一案例,可以看出中國電視綜藝節目需要進行不斷創新,大膽改進才能不斷提高收視率,才能幫助提高電視媒體的主流影響地位。
1.1受眾基礎廣泛,引領收視熱潮
電視作為主流宣傳媒體之一,其本身的受眾基礎就是及其廣泛的,而由于地域限制小、政治色彩淡、說教味弱、娛樂性強等特點,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已經和電視劇、新聞并列成為電視主流為題的三大主體,由此可見其受眾范圍之廣泛[1]。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作為當下較為新興的娛樂節目,由于其受眾基礎廣泛特點,不斷引領收視熱潮,成為當下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娛樂節目之一。
1.2綜藝節目生命周期短
當下,人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人們對綜藝節目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導致綜藝節目的投入逐漸增加,而更新換代的周期不斷縮小。為了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不同要求,甚至是不同季節觀眾的心理需求,綜藝節目不得不隨時做出調整創新,以滿足觀眾對綜藝節目不同的需求。因此,很多綜藝節目只播放一季就不得不面臨下線的命運,綜藝節目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已經成為當下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重要標志。
1.3電視綜藝節目形式多樣化
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經歷了從單一到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由以前單一的室內綜藝節目,發展到當下的戶外真人秀節目、歌唱類節目、相親類節目等,電視綜藝節目多樣化之后,最為主要的作用是擴大了電視綜藝節目的受眾年齡范圍,綜藝節目“平民化”風格日益凸顯。形成綜藝節目多樣化的另一重要原因則是當下各大衛視對國外綜藝節目的引進熱潮仍在繼續,越來越多的國外綜藝節目的形式被不斷模仿,因此出現了諸多雷同的綜藝節目,這些節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
2.1內容低俗化
當下的綜藝節目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擴大市場氛圍,提高收視率,從而獲得更多利益,各大衛視綜藝節目的數量不斷上升,而質量卻沒有得到相應提升,甚至出現了降低品味這一現象,迎合大眾,通過各種低俗化的娛樂手段,滿足觀眾對娛樂文化的渴望和尋求釋放和刺激的快感[2]。電視綜藝節目受眾非常廣泛,觀眾年齡階段跨度非常大,低俗的節目內容不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不利于和諧穩定社會的形成和保持。商業模式下“娛樂至死”“消費一切”的做法已經使娛樂節目的負效應不斷增大,喪失了觀眾,也背離了電視這一主流媒體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
2.2模式缺乏新意
傳統的電視綜藝節目的傳播依靠電視媒介,在當下網絡新媒體不斷發展的今天,大多數觀眾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經從單純的電視拓寬到網絡,單純依靠電視媒介傳播的方式不能提高節目的關注度,在激烈的競爭中沒有任何優勢,已經不再適應當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的要求,因此,創新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模式是當下提高其競爭力的關鍵途徑之一。
2.3克隆現象頻繁
綜藝節目之間的模仿克隆現象是電視綜藝媒體表現出的最明顯的問題,各大衛視之間根據一種主題的綜藝節目爭相模仿、克隆,例如,湖南衛視成功的推出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之后,貴州衛視模仿這個節目推出家庭旅游節目《帶著爸媽去旅行》,一連串的戶外旅游真人秀節目不斷涌現。如此明顯的模仿和克隆現象在當下的電視綜藝娛樂圈內屢見不鮮,各大衛視應該意識到只有不斷創新,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中站穩腳跟,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克隆。
3.1改善綜藝節目內容,提高節目內涵
當下的中國綜藝節目追求高收視和高收益,為了迎合大眾的觀賞口味,不斷降低文化品位和需求,逐漸形成了目前缺乏深度、品種單調的電視綜藝娛樂節目。電視綜藝節目缺失文化內涵,不符合當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把綜藝節目當快餐一樣吃的時候很開心,但是吃過之后卻沒有任何回味的價值。因此,改善和創新當前綜藝節目的內容,提高文化內涵是當下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創新的主要路徑。首先,廣電總局應該制定完善的電視綜藝節目管理制度,對不符合當下主流文化,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發展的、無聊庸俗的綜藝節目給予堅決的懲治,必要時給予下線處理。其次,借鑒其他國家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路徑,將教育與綜藝結合起來,寓教于樂,使綜藝節目進入到更深的層次中去,摒棄無聊庸俗的節目內容,與當下的新聞熱點、生活常識、環保理念緊密結合,不斷從消遣性和娛樂型為主的綜藝節目中挖掘出更深刻的含義。最后,提高綜藝節目的文化內涵和社會責任感,廣電總局應該明確各大衛視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并對其履行義務的過程進行緊密的監督,對違背制度的綜藝節目和衛視平臺給予相應的懲罰,在重壓下保證各大電視播放平臺責任義務的完成。
3.2創新綜藝節目的傳播策略
傳統的電視綜藝節目以電視媒介傳播為主,然而在各種傳播媒介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依靠單一的傳播策略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而將電視、報紙、網絡等傳播媒介結合起來的立體化的傳播途徑,能夠將節目更加直觀具體的展現在觀眾面前,不斷擴大受眾范圍,從而提高節目的影響力[3]。其次,對于從國外引進的電視綜藝節目,在保留節目本身的制作精髓的基礎上,應該融入中國的特色文化,或者反應當地的地方特色,引發人們的共鳴,這樣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從而給人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整體影響力。最后,利用市場營銷中的市場細分戰略,通過分析不同觀眾的觀賞需求和觀賞習慣,細分受眾市場,針對不同的市場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優秀的電視綜藝作品,在小眾市場中贏得更大的市場,例如,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的制作就是立足年輕人群體,在不斷分析年輕觀眾綜藝節目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制作出優秀的節目,從而奠定了其在各大衛視中的地位。總之,在各路綜藝節目競爭不斷激烈的今天,優秀的綜藝節目只有通過更加專業和優秀的傳播路徑,才能為電視綜藝節目開拓出新的生存空間,提高影響力。
3.3提升綜藝節目制作者的文化素養和創新水平
電視綜藝節目說到底是人做出來的,其成功與否與制作人本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水平息息相關。當下部分綜藝節目制作人盲目追求經濟利益,而不顧綜藝節目的內容是否符合當下主流文化思想,是否適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發展水平等,盲目采用低下庸俗,矛盾尖銳的節目內容,這樣的電視綜藝節目應該遭受社會各界的譴責。因此,為了提高電視綜藝節目的影響力,提高競爭力水平,就應該不斷提高制作人的整體水平。首先,提高電視綜藝節目制作人的準入門檻,相關高校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良好職業道德水平和文化素養的培養,培養出對社會有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的綜藝節目制作人。其次,對個人品質低劣的制作人應該限制其發展,進行懲罰,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最后,在本行業內樹立榜樣,發揮榜樣的作用,對品格高尚,專業能力強的制作人進行獎勵和多方面報道,從而促進全體綜藝節目制作人水平的提高。
3.4堅持“以人為本”,走平民化發展路線
根據調查,現在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利用網絡觀看綜藝節目,而綜藝節目的主體已經從年輕人發展到了中年人和老年人,因此制作適合老百姓觀看的,平民化錄像的綜藝節目是當下電視綜藝節目提高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的關鍵。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開始走大眾路線,節目的參與者以平民大眾為主,以實現大眾夢、娛樂百姓為主要目的。從早期的《非常6+1》《開心辭典》,到當下的《鄉土》《黃金一百秒》《交換空間》《變形計》等節目,都是走的平民路線,他們把鏡頭對準普通觀眾,圓普通人的明星夢,在娛樂中完成觀眾的需求,同時傳播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正能量,做到了寓教于樂,關注普通人的生活,讓老百姓體驗到實際生活中平凡樸實的快樂,從而拓寬了綜藝節目的發展路徑,提高了電視綜藝節目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從而不斷穩固電視綜藝節目的地位,提高電視綜藝節目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到現在,受到國內外多種文化的影響,探究其創新路徑是現代文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電視綜藝節目有著其自身發展的特點,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電視綜藝節目要想與高速發展的網絡新媒體協同發展,只有不斷創新節目內容,提高節目文化內涵,提高創作者的專業水平和素養,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觀眾,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1]韓曉嬌.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創新改革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5.
[2]牛天.淺析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新發展[J].新聞知識,2013(11):78-79.
[3]鄧浩.電視娛樂類節目的經驗反思和價值堅守[J].中國電視,2013(3):84-86.
G2
A
1674-6708(2016)171-0056-02
黃韌,中級文學編輯,湖南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