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敦成(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龍門林場,甘肅天水 741039)
?
松干蚧防治技術淺析
張敦成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龍門林場,甘肅天水 741039)
【摘 要】松干蚧是一種重要的林業害蟲,也是我國法定的森林植物檢疫對象,主要危害赤松、油松、黑松、馬尾松。松樹受害后針葉枯黃,芽梢枯萎,樹皮增厚、硬化卷曲翹裂,生長勢衰弱常引起次期病蟲的發生。本研究依據松干蚧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危害特征及傳播途徑,提出了營林措施、檢疫、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多措并舉的防治方法及松干蚧疫情的撲滅措施,為林業生產中松干蚧的綜合防治提供依據。
【關鍵詞】松干蚧 生態特征 防治技術
松干蚧,又名松干介,屬于同翅目,介殼蟲總科,珠蚧科,是我國松林的主要害蟲,主要危害赤松、油松、黑松、馬尾松。
松干蚧的雌雄形體差異較大。雌成蟲沒有翅膀,分節不明顯。黃橙色,有足能爬、沒有口器,雌蟲為不完全變態—無蛹階段。雄成蟲具一對前翅,后翅成平衡棍,腹末有突出物和蠟絲,體黑色,較雌蟲要小,雄蟲為完全變態。松干蚧的若蟲寄生在松樹枝干的樹皮,吸食液汁并引起枯萎,使松樹枯死,并排泄蜜露或分泌他物引起林木病害。一般對10-25年生的松樹為害較重。松樹被害后,一般樹勢衰弱、生長不良。幼樹嚴重被害后,易發生軟化、垂枝和樹干彎曲現象,且常引起次期性病蟲害的發生。如:松干枯病、象鼻甲等,給松樹造成毀滅性的災害。
松干蚧蟲體小,本身活動范圍有限,其擴散蔓延和遠距離傳播,主要是通過風、雨水和人為活動等途徑來完成。
(1)營林措施:松干蚧蟲害的發生,松樹內多,針、闊葉內少,這與混交林內樹種復雜和灌木種類較多,有利于天敵昆蟲的棲息和繁殖有關。純林中,長勢好、郁閉度大的林分受害重;[1]長勢差,郁閉度小的林分則受害輕。所以,采取營造針、闊混交林,提高林木的抗蟲性,以遏制松干蚧的擴散。當發生蟲害時,對長勢較好、蟲口密度較小的松樹,及時進行修枝、間伐,把林分中危害嚴重的、已接近于枯死的樹木伐除,運出林外焚燒掉,以改善林地衛生狀況,防止害蟲蔓延。對被害嚴重的松林,有計劃地進行營林改建。
因松干蚧具有喜陰的特性,所以根據松干蚧發生的嚴重程度,確定林分郁閉度。對陰坡及密度大的林分,要采取透光伐、清除樹下木及修枝辦法降低林分郁閉度。當林分郁閉度降低到0.4~0.5時,松干蚧蟲口密度可降至每10cm2枝干面積僅2頭。
(2)檢疫:嚴禁從日本松干蚧疫區向非疫區調運苗木、原木和枝柴,疫區采伐的原木要進行熏蒸除害處理,采伐剩余物應就地燒毀,向外調運時必須嚴格履行檢疫程序,以控制松干蚧蟲害的蔓延。[2]
(3)生物防治:松干蚧的天敵種類,現已知的有30多種,其中數量大、分布廣,對松干蚧抑制作用較大的有異色瓢蟲、蒙古光瓢蟲、隱斑瓢蟲,每畝投放500~1000頭來殺滅松干蚧;以及花蝽、食蟲螨、吃蟲癭蚊來以蟲攻蟲,或者用殺蟲細菌、殺蟲真菌等微生物防治。
(4)化學防治:當松干蚧蟲害發生時,注意在若蟲剛孵化階段,噴射磷胺800~1000倍液,也可噴射50%殺蟲螟松200~300倍液,或是氧化樂果、亞胺硫磷等來防治。在交通不便或缺乏水源的地方,宜采用刮皮涂藥。用氟乙酰胺1:5~15于3月末至4月中旬用藥,用久效磷、氧化樂果1:1~3,于4月中旬及下旬用藥,在樹干基部用交錯半環狀刮皮(10a生以下的小樹可用1~2面刮皮)至韌皮部涂抹上述藥劑,防治效果達90%以上。把氟乙酰胺、氧化樂果和高嶺土、陶土等填充劑按1:1~5比例混配,裝入膠囊中或制成片劑,在樹干基部打孔,放入1~3粒藥丸,殺蟲效果顯著。樹冠噴灑殺螟松1:250~300,于9月上旬(固定若蟲顯露,卵囊、雄繭均有)進行防治,效果達90%以上,而且又兼治其它葉部害蟲。
發生日本松干蚧疫情后,要在搞好疫情封鎖的同時,積極開展疫情撲滅工作,以便盡快地消滅疫情,拔除疫點。對需要砍伐的疫情林分要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將所有的寄主樹種全部伐除。對砍伐的疫木、采伐剩余物和疫林地面分別進行除害處理。[3]
3.1 疫木除害處理
3.1.1 化學薰蒸
將疫木就地集中擺放成楞垛,以塑料布覆蓋,用溴甲浣薰蒸劑按30g·m3,在20℃左右溫度下密封薰蒸24h。薰蒸和散毒時,作業人員要注意安全,戴防毒面具,在薰蒸棚周圍設立0.5m寬的警戒區和標識,并有專人看守。為保證密封效果,應在楞垛周圍挖10cm深的淺溝,把塑料布四周放入溝內用沙土埋上,投藥孔用膠布密封。每次薰蒸前,要認真檢查塑料布是否有破損,以便及時修補,防止毒氣外泄。
3.1.2 扒皮焚燒
將疫木就地鋸下四周的板皮并將板皮就地焚燒。在鋸下板皮時,要保證被鋸疫木上不帶殘留樹皮。
3.2 枝椏及剩余物除害處理
對采伐疫木打下的枝椏、梢頭等剩余物以及萌生出來的寄主樹種的幼樹、幼苗等要進行清理,并就地燒除,防止有人揀回做燒柴而將疫情帶出。
3.3 地面除害處理
在采伐和清理過程中,地面常會遺留下帶日本松干蚧的樹皮、碎枝或蟲體,為了避免殘留的害蟲隨氣流和雨水的流動傳播,確保萬無一失,有必要對地面進行除害處理。
3.3.1 地面過火處理
在地面鋪一層干草、秸桿或采伐下來的帶松針的枝梢等剩余物,點燃焚燒,可將地面害蟲燒烤死。有條件的可求助于森警部隊用火焰噴射器對地面進行噴火滅蟲。
3.3.2 地面化學處理
用1.2%苦煙乳油1:500、或50%殺螟松乳油1:300、或1.5度的石硫合劑對地面進行噴霧滅蟲。
松干蚧的防治問題是一個復雜課題,應采用綜合治理策略。營林措施和檢疫能有效控制蟲害的發生范圍;生物防治具有毒性低、污染小的特點,在環保方面極具優勢;化學防治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降低蟲口密度,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一旦出現松干蚧疫情應采取疫木除害措施,及時撲滅疫情。綜合運用各方面的技術優勢來殺滅蟲害,才能更科學、更加有效地防治松干蚧蟲害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君.利用生物及營林措施防治松干蚧.遼寧林業科技[J],2000, (6)46-47.
[2]高峻崇,山廣茂,任力偉,高立軍,曹玉坤.日本松干蚧防治技術綜述.吉林林業科技[J],2003,32(2),16-19.
[3]張審正,劉秀成,王明利,劉清虎.日本松干蚧疫情監測調查方法與封鎖撲滅措施.吉林林業科技[J],2007,36(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