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翼統,鐘 衛,呂建峰
(1.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田陳煤礦通防科;2.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田陳煤礦防注工區,山東 滕州277523)
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
袁翼統1,鐘 衛2,呂建峰1
(1.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田陳煤礦通防科;2.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田陳煤礦防注工區,山東 滕州277523)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煤礦安全生產是生產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僅對人員生命安全產生重要影響,而且是煤礦企業健康發展重要保障。在煤礦安全生產系統中,煤礦安全通風尤為重要,科學有效的煤礦安全通風管理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因此,對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及通風事故防范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煤礦安全;通風管理;防范措施
近年來,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國經濟在不斷發展進程中,對能源、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為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資源,煤炭資源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煤礦生產安全也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確保通風安全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保障作業人員生命健康的關鍵性工作。基于此,本文對煤礦安全通風管理相關問題展開了全面探討。
1.1 人為因素
在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中,人扮演著煤礦通風管理工作的實施者與管理對象的雙重角色,因此,影響煤礦安全通風管理的關鍵因素就是人為因素。人的工作技術、綜合素質及安全意識等均對煤礦通風管理產生巨大影響,所以,在煤礦安全通風管理中,應首先將人為因素作為重點管理對象,加強技術培訓,提升綜合素質,樹立安全意識,以進一步保障煤礦生產的安全性[1]。
1.2 管理因素
在煤礦生產中,管理疏漏是導致通風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就當前我國煤礦企業的運行現狀來看,部分企業未制定科學有效的通風管理制度,或通風管理規章制度未得到有效貫徹,導致安全管理工作僅僅停留于表面,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礦通風事故的發生概率,對煤礦安全生產產生嚴重威脅。
1.3 環境因素
煤礦通風管理中的環境主要包括硬環境與軟環境,其中硬環境指井下大氣狀態、煤礦生產設備、安全保護裝置,軟環境指安全預警系統。在煤礦生產中,煤礦地表溫度隨開采深度的加深而逐漸升高,再加上井下空氣復雜,煤礦粉塵、煙霧、瓦斯及蒸汽的存在,進一步增加了煤礦通風事故的發生概率。
2.1 小煤礦不合理開采帶來安全隱患
近年來,我國煤礦市場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盲目進入煤礦開采行業。許多小煤礦未經國家許可,分布在礦井周邊對煤炭進行不合理開采,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另外,為了控制開采成本,許多小煤礦均未建立有效的煤礦通風系統,再加上對井下情況不明,安全監測落實不到位,進一步增加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2]。
2.2 人員素質不高
在煤礦安全生產中,人員因素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但就目前階段而言,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技術水平低下,導致安全生產人員力量薄弱。在煤礦通風管理工作中,人員配置不達標,大部分未經過專業培訓,對煤礦通風管理中的安全隱患難以及時發現,且在對安全事故的處理上經驗明顯不足,對煤礦安全生產難以起到有效的保障。
2.3 安全基礎薄弱
就我國而言,在煤礦開采方面有悠久的歷史,開采之初,礦井技術及煤礦設備均可滿足開采需求,但近年來,我國煤礦市場需求門檻不斷提高,再加上開采深度的加深與開采范圍的擴大,為煤礦的開采帶來巨大困難,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實現安全開采。但就現實情況來看,許多煤礦企業仍在沿用以往的陳舊設備,安全基礎薄弱,短時間內難以實現技術改造,進而影響了煤礦生產的安全性。
3.1 建立健全通風管理制度
在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工作上,應首先樹立安全管理意識,加強通風事故的預防,并通過通風管理制度的制定加以實現。對煤礦生產指標進行詳細核查,評估礦井安全系數,了解井下風險承受指數,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安全通風管理目標,對安全指標加以量化。同時,應進一步完善通風安全管理系統,落實安全檢查制度,規范通風系統管理機制,促進通風管理制度的有效貫徹與落實[3]。
3.2 加強對通風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
針對人為因素對通風管理工作的影響,應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強化其安全意識,提升安全作業水平。在具體的實踐中,應對井下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作業培訓,強調礦井安全通風的重要性,提高其對安全通風的認識,并將理論知識培訓與具體實踐培訓相結合,提升其對安全事故的應對能力。另外,加強對作業人員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其工作責任感,并以嚴謹的工作態度投入到井下安全生產中。
3.3 加強對通風環境的管理與控制
首先,在礦井的開拓與布置上,應強化礦井安全通風管理,規范安全通風系統,選擇合適的通風位置,保證礦井內部風量充足。其次,在機電管理方面,應進一步加強對通風機的安全管理,保證其正常作業,提升通風效果。同時對通風設備進行定期檢查,排查設備故障,消除安全隱患。最后,在火災預防方面,應加強對火災安全隱患的有效控制,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另外,應進一步做好煤礦粉塵的防治工作,避免因粉塵濃度過高,引發火災。
在煤礦企業各項業務的正常運行中,煤礦安全通風管理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重要工作,同時這項工作又滲透至煤礦生產中的各個環節。因此,只有做好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保障煤礦安全通風,才能促進人員安全與生產安全雙重目標的進一步實現。因此,在煤礦生產工作中,應深刻認識安全通風的重要性,做好煤礦科學通風,強化通風系統管理,進而降低通風事故的發生,促進煤礦企業的健康發展。
[1]王占青,鄭寶,史衛明.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國能源,2011(06):37-39.
[2]梁尤慶.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04):113-115.
[3]劉銅軍.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4(13):83-84.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2.058
袁翼統(1972-),男,山東菏澤人,學士,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一通三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