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葵 張曉珊
(長沙市一中開福中學 湖南長沙 410003)
中小學“生命的關懷”體育教學理念的理解與深思
陳葵 張曉珊
(長沙市一中開福中學 湖南長沙 410003)
近些年青少年體質不斷惡化,中小學生跑步猝死也時常發生。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生命的關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質量。通過文獻資料法,從生命關懷的視角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理念進行研究與分析,目的是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理念上樹立以人為本的生命關懷教學理念,促進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體育教學 教學理念 生命的關懷
理念是什么?我們光從它的字面上來看,“理”應該是指理想,“念”就應該指的是信念,而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的意思。也有人把理念理解為思想觀念和理性概念的意思。思想理念總是先于我們的行動,行動落后于我們的理念,所以理念是指揮我們行動的思想指南。科學的理念能提高人思想的高度從而給予人在認識方面的指引。它就猶如黑夜中的一束閃耀的光環,照耀著我們前進的大道,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理念在各個領域比比皆是。關于教學理念古今中外有不少的教育家提出過??鬃犹岢隽恕奥犉溲杂^其行”、“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教學思想理念。體育教學也有理念,它是指導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內在動力。體育教學理念是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和基本的觀念。它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有體育教學是什么;它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任務與使命;在教學中發揮怎樣的作用等。它是關于體育教學的基本問題的價值判斷。體育教師需要有先進的思想理念武裝頭腦。理念是體育教師從事體育教學的前提基礎。而現在的體育教師要更加認清當前學生的身體狀況,不僅增強學生的體質,增進學生的健康,更應該放眼學生的終身,從人生命的角度看待體育教學,給學生更多的應該是對學生生命的一種關懷,這將是學校體育教學未來發展之路。
擁有健康、結實、強壯的身體是人類生命活力的表現。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基礎,我們在從事某些活動的時候將會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而有了良好的身體基礎,我們做事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可以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在日常的生活過程中,人類存在天性的好動,好動永遠是人類寶貴的天性。它是維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生物需要、生理需要[1]。而學校體育就更與學生的生命息息相關,它的作用更多是在對學生生命的關懷。
生命關懷理念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尊重學生的人格、加強對學生生命的生存關注力及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其根本目的就是關注生命存在、促使學生生命質量的提高、關注生命境界的提升。
人是自然、社會、精神三位一體的形式而存在,體育教學對學生的生命關懷也體現在這三個方面。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
2.1 從人的自然層面來看
“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反映出了體育運動是生命基本存在方式,運動是對生命的一種關懷。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話確實不假,參加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而且可以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提高人的免疫力。雖然目前的研究還沒有證明體育鍛煉能延長人的生命,但是體育鍛煉促進人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是毋庸置疑的。現在我們提出口號“每天鍛煉一小時,快樂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些都體現了體育運動的過程也是對學生生命關懷的過程。對生命的關懷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體現。
2.2 從人的社會性層面來看
人是生活在集體社會中的人,是社會的產物。人類要生活在社會中就必須學會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中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知識與技能等,而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跑、跳、投的練習是促進學生社會化的重要手段。體育課堂教會學生怎樣跑得快又久、跳得高又遠、投得遠又準。這些技能應用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生活技能,是社會中每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一個人缺乏這些基本技能就不算完整的社會人。體育運動能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對美的欣賞能力,體育運動所體現的美、競爭、體育規則等綜合起來的體育文化是學生社會化不可缺少的內容。而社會化是一個過程,伴隨著人由出生到死,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一直有著體育的存在,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的進步與發展,體育教學作為人的社會文化精華的一部分,在人的社會化過程當中一直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有人說過運動中的女孩是最美麗的。所以說,從事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學生的社會化。
2.3 從人的精神層面來看
體育運動是一種有一定負荷的身體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需要學生付出艱辛、克服疲勞、有敢于競爭的精神,這些情緒體驗有助于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有助于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愛國情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探究合作、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學生可針對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加強自身修養,以期達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2]。精神是人的基本屬性,是難以作為純粹的知識加以傳遞而能夠獲得的[3]。人體在體育運動中通過體育鍛煉能凈化人的心靈,能使人拋開各種思想負擔及雜念。同時也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發泄自己心中的怒氣,使人體心情愉悅,生活也更加的精彩。
教育的真諦與要義就在于它是獲得屬人的生命[4]。中小學體育課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生命與學習生活質量的提高及生命價值的提升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學生在學校特有的生命活動。對學生生命的關懷是中小學體育教學存在之基石。
從生命觀的角度來看,學校體育教學其根本在于促進學生生命價值的提升,中小學校體育的起點是對學生生命的關懷,其歸宿也是為學生的生命而服務。而學校體育課服務的對象是在校的學生,所以說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進行只有遵循人的生命發展的內在規律,才能回歸到體育教學活動的真諦。在當今學校越來越多的學生身體虛弱、抵抗力差,不僅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嚴重的甚至都會影響到學生的生命與生存。而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確立生命關懷理念不僅能夠讓體育教師認清體育課對學生生命的重要性,同時還能讓體育教師自覺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生命,并能夠讓他領悟到生命的更深一層意義,進而更加懂得如何去提升學生的生存和生命的質量。生命的關懷理念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作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本著對學生的生命負責、尊重學生的生命、提升學生的生命價值的態度,為學生的美好將來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樹立讓學生終身受益的“生命的關懷”的體育教學理念義不容辭。
生命關懷理念是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生活質量、提升學生生命境界的教學理念。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自然、社會、精神三位一體全面的提升與完善。生命關懷理念是對人本的關懷、對生命的關懷的理念,而學校體育則是對學生生命的關懷,作為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師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以“生命關懷”的教學理念服務于學生。
[1]張楚廷.大學人文精神構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2]潘美德.關于中學體育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探討[J].知識經濟,2011(19):172.
[3]何勁鵬,楊偉群.精神考量:體育課程理性化設計反思與超越[J].體育學刊,2011(5):74-77.
[4]魯潔.一本用生命打開的教育學[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10-11.
G807.3
A
2095-2813(2016)11(a)-010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