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志國馬冀飛毛衛國
(1.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洛陽 471022;2.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24)
河南省高校體育專業科研方法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①
祝志國1馬冀飛2毛衛國1
(1.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洛陽 471022;2.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24)
通過問卷調查對河南省若干高等師范院校中體育專業科研方法教學的現狀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我省新升本院校體育專業的科研方法教學質量受到教學科研環境、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嚴重影響。建議制定有效的學術監督機制,營造健康學術氛圍;制定合理的職稱評審制度,實現教學與科研的雙向發展;制定領導干部定期培訓制度,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力度,完善教師進修制度。
科研方法 教學 河南省 體育專業
體育科研方法是高師體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體育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十年來隨著高師體育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體育科研課程教學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體育教育界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實踐證明,科研課教學質量的優劣不僅影響學生的科研能力、科研素養的培養,而且還制約著未來體育專門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對現階段體育科研課教學現狀的調查有助于我們了解當前河南省專升本院校體育科研方法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為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凈化教學環境,提高科研課程教學水平提供參考借鑒。
1.1 研究對象
河南省洛陽、商丘、安陽、南陽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及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學生和相關教師。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了解與該課題相關研究的發展動態和應用成果,為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教學論》及前期專家訪談數據制定“河南省高校體育專業科研方法課程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學生問卷”及教師問卷初稿,經專家修改后向河南商丘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安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南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應屆本科畢業生發放280份,回收267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問卷247份,有效率93%;同時,向上述院校的體育專業教師發放教師調查問卷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25份,有效率100%。
1.2.3 數理統計法
將問卷數據輸入至SPSS17.0進行統計。
2.1 教學環境現狀
從河南省高校25名一線體育專業教師的調查結果來看,90%以上的教師認為其所在院校對教學工作的投入不夠,沒有真正重視教育教學工作,而是更多地關注學校的規模、學位點的授予及重點學科的建設,從而間接影響到體育科研方法的正常教學工作;還有95%以上的教師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學術道德缺失,學術腐敗現象日趨嚴重,使得學生不能正確對待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學習,不能以科研的基本知識來指導自己論文的寫作,最終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抄襲”和“造假”現象。此外,本科畢業論文答辯過程的形式化,缺失了對學生學習科研方法課程的有效監控,更加劇了科研方法教學質量嚴重下滑。因此,改善和優化現有教學環境是提高科研方法課程教學質量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2.2 教學管理現狀
2.2.1 對體育科研方法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
新時期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將原有應試教學形式轉變為素質教學,將原來單一傳授知識的學習方式轉變為發展學生智力的學習方式。要達到這一目的除了要改革現有教學組織形式以外,還應借助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適宜的教學方法來完成。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是對人類認識未知事物過程的總結,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重要現實意義。該研究就是否應壓縮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學時數進行調查,有72%的教師持肯定態度,更有個別院校已將其在培養方案中列為選修課程甚至將科研方法從培養方案中刪除。這說明我省高校體育院系對體育科研方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這勢必會降低我省人才培養的質量。
2.2.2 體育科研方法教學時數較少
體育科研方法的教學是以查閱文獻資料為起始點,以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為過程,以撰寫畢業論文為目的的科研實踐過程,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這個過程除了要求學生有相對較高的科研意識和科研精神之外,還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收集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僅僅依靠短短的幾十個學時的教學決不可能達到。通過調查發現,被調查高校中,其體育科研方法教學時數多為36學時,學時數明顯偏少。在有限的學時內,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對體育科研方法的教學內容進行壓縮或刪減,多數采用理論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這不但破壞學科的系統性、連續性,還使得本應實踐環節的教學時數大大減少。無疑這極其不利于培養學生對科研知識的興趣和提高其理解和應用能力。
2.2.3 體育科研方法課程開設時間不合理
調查中我們發現,各學院在體育科研方法開課學期上沒有統一的安排,有些學院體育系根據專業不同將體育科研方法教學安排在第二學年第2學期及第三學年第1學期,而有些學院安排在第三學年第2學期,也有學院將此門課程安排在第四學年第1學期。值得注意的是,每學年第2學期即農歷新年后至暑假前這一學期內,除各種節假日外還有相對較多的非教學任務,如體育高招考試、單招考試等,實際教學時數相對較短,將體育科研方法教學安排在此學期會使原本緊張的學時數變得更為緊張。而第四學年是學生實習、考研、就業等工作壓力較大的一年,將體育科研方法教學安排在此學期,學生則會在多種壓力下沒有過多的精力顧及包括體育科研方法在內的理論課的學習。如果教學管理部門能更加合理安排體育科研方法教學的開設學期,也就相當于增加了體育科研方法的教學時數,這將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時間上的保證。
2.2.4 體育科研方法教學組織不科學
體育科研方法教學組織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其教學活動開展的效果和教學的工作效率。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河南省高校體育科研方法教學都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班級規模從40人至100人不等,且僅配備1名專職教師作為本門課程的主講教師。此種教學組織雖然也能達到教學目的,但就科研方法課程特點而言并不能完全發揮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首先,班級授課制本身的缺陷限制了學生智能的發展;其次,班額的擴大化使得教師課堂管理難度增大,對教學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最后,科研方法課程現有教學組織形式中缺乏教師對實踐環節的指導,限制了科研方法課程實踐教學的開展。所以,改善當前科研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是提高科研方法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2.3 教師科研、教學水平現狀
教學評估使得河南省高校引進了大批高學歷青年教師,為該省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方面的保障,但青年教師在教學經驗和科研經驗方面的不足之處使其在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中拘泥于理論知識的傳授,無法脫離教材進行實踐環節的教學設計,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從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來看,37.64%的學生認為教師教法單一,“滿堂灌”,甚至照本宣科現象較為嚴重;另有34.32%的學生認為教師在對科研理論的教授過程中實例較少,無法真正達到對理論知識的領會貫通。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滿堂灌”說明當前我省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而科研實例較少則說明當前湖南省教師科研經驗不足。因此,要加大對體育科研方法教師的培養,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通過有經驗老教師的“傳、幫、帶”或是為青年教師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進修機會,完善教師在教學及科研方面的不足。
3.1 制定有效的學術監督機制,營造健康學術氛圍
充分加強教師對學術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克服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改變簡單以數量多少評價人才、評價業績的做法,建立符合體育學科特點的評價標準。同時建立學術監督和制約機制,完善科研項目評審、學術成果鑒定程序,增強科研管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3.2 制定合理的職稱評審制度,實現教學與科研的雙向發展
高校職稱評定制度的不完善,對科研成果的過分獎勵及對科研任務的過分量化是當前體育科研方法教學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所以,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完善高校職稱評定制度,改變當前“重科研輕教學”的職稱評定辦法,建立科研教學工作雙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另外,平衡科研獎勵與教學獎勵的利益,取消對科研任務的量化,促進科研與教學雙向發展。
3.3 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教學管理人員應加強相關管理理論和先進管理經驗的學習,深入教學一線,轉變管理觀念,提高服務意識,促進管理的實效性。從而使教學管理符合教育規律,符合人才培養的方向,符合社會的發展方向,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3.4 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力度,完善教師進修制度
規劃中青年教師培訓的時間、內容及方法,定期組織教師業務培訓班,促進中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規劃中青年教師進修方式,分批分期組織教師進修,在提高教師科研教學能力的同時,不斷完善更新教師自身的知識體系,是提高科研方法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綜上所述,教學環境的惡化、教學管理的缺失、教師科研教學水平的下降,嚴重影響了體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不出體育科研方法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作用,制約了湖南省高校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真切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從凈化教學環境,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完善教師科研教學能力入手,提高體育科研方法的教學質量,為體育師資的培養服務。
[1]郭曉軍.淺析現代體育科學研究方法論與方法[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6(7):221-222.
[2]劉嘉津,孫桂云,戴美仙.灰色系統理論與方法在體育科研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5(3):137-140.
[3]劉煒.體育科研常見統計誤用(二)——實驗設計與(協)方差分析時的問題[J].體育科研,2004(2):53-55.
[4]施海波.灰色關聯分析法在田徑技術分析中的適用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5(5):42.
[5]付喜洋.體育類碩士研究生科研素養的提高[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122-123.
[6]王選琪.體育專業研究生科研能力結構要素的調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3):68-70.
[7]張玉良.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存在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2005(6):159-160.
[8]邰崇禧,汪康樂,朱國生,等.普通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系統培養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6):49-51.
[9]付道華,肖豐,孫再玲,等.我國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體育科研現狀分析與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40(1):69.
[10]姚雪芹.河南省高等體育院系教師科研外部環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401-403.
[11]吳龍.高校體育教師科學研究的現狀及應對措施[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1):74-76,78.
[12]周君華,李巖.《體育心理學》教學改革的探討與思考[J].體育科學研究,2007(2):82-84.
[13]陳華福.《體育統計》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8):17.
[14]王汝堯,孫玉芹,鹿鵬.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教師角色的重新建構[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7(2):92-93.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 for the Method of Sport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Colleges of Henan
Zhu Zhiguo1Ma Jifei2Mao Weiguo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nan, 471022, 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ibei, 050024, China)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method of sport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colleges of He Nan, and revealed that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method of sport science research. The surrounding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standard of management are important to set back quality of teaching. So we offered some proposals.
Research methods; Tuition; Henan province; The specialty of P.E
G633.96
A
2095-2813(2016)11(a)-010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01
①河南省教育廳課題(2008B890009)。
祝志國(1978—),男,漢,浙江寧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馬冀飛(1980—),男,蒙古族,河北隆化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毛衛國(1956—),男,漢,山東濟南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