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龍(祥云縣廣播電視事業局新聞部,云南大理 672100)
?
故事化模式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分析
王君龍
(祥云縣廣播電視事業局新聞部,云南大理 672100)
【摘 要】隨著我國電視新聞業的不斷發展,電視新聞報道的模式也變得多樣化。不同的新聞報道模式,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近年來,故事化模式成為電視新聞報道的一種常用模式。這種模式是指采用對話描寫、情景再現、文學描述等手法,細致入微地展現事實的發生過程,帶有一定的戲劇性。本文通過對故事化模式在新聞報道中的利弊進行分析,提出了解決故事化模式存在問題的方法,來更好的為改善我國的新聞業獻計獻策。
【關鍵詞】故事化 電視新聞 策略
故事化模式的使用可以說是電視新聞報道的一種新型的模式。這種模式有很強的戲劇性,是很容易吸引觀眾的眼球的。觀眾對故事化的情節是比較感興趣的,會很投入。傳統的新聞報道模式是那種平鋪直敘的,用那種很科學很官方的方式向觀眾傳播著新聞信息,很容易使人產生審美疲勞。現在很多電視新聞都開始用故事化模式來進行表現。例如,《傳奇故事》、《人生》、《社會記錄》等,都是用故事化的模式來表現新聞。因此,故事化的模式將會成為新聞報道的主流模式。
1.1 有吸引力
傳統的新聞報道模式是以第三者的口吻敘述事實,沒有當事人的自述,是缺少感情色彩的。而故事化的模式是有當事人、律師以及法官的參與,這樣可以使整個新聞事件更加有吸引力。這樣,在新聞事件中,能夠讓觀眾清晰的看到整個新聞事件發生的過程以及人們的感情變化。例如,在山東電視臺的《道德與法制》中,該節目通過使用故事化模式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過程和庭審過程體現的帶有一定的趣味性。歡眾在這種趣味性的新聞中能夠很輕松的學習到法律知識,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假想一下,如果這個節目是一個主持人在給我們平鋪直敘的講解一個犯罪過程和庭審過程,相信這種方式是很難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的。現在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嚴重。老年人的娛樂生活也得到國家的重視。老年人如果沒有一個娛樂方式,會造成心理的孤獨,嚴重會得一些疾病。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問題,很多人都有了花眼的問題。這種問題對老年人的閱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因此故事化的新聞報道可以是老年人消磨時間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觀看新聞時,老人能夠針對自己喜歡的內容來選擇欄目。這樣老人的精神生活就有了一定的樂趣,生活就會更加有意義。老年人的生活如果能比較的有樂趣,年輕人的負擔也會減輕很多,這樣就能去放心的工作了。故事化的模式能夠極大的調動觀眾的興趣,使觀眾對新聞事件產生一個極大的好奇心,這樣以來,觀眾的法律知識也學到了,新聞的收視率也上來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1.2 有趣味性
傳統的新聞報道旨在準確精煉、沒有歧義,并且很少使用形容詞,很少摻雜個人觀點。這樣的敘述方式總是讓人感覺缺少一定的人情味和趣味性。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人們是很注重人情味和趣味性的。而故事化的模式就能彌補傳統新聞報道模式中的不足。故事化的新聞報道模式的言論和觀點是很容易吸引觀眾的。故事化模式是一種情景再現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使觀眾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有個清晰的認識,能夠使自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感覺能使整個新聞報道具有趣味性,觀眾在這樣的氛圍里,能夠輕松的學習到知識,還能得到一些道德的啟示。例如,一些宣傳愛國教育的新聞報道,如果采用這種故事化模式,就能很好的在全民中開展愛國教育。在全民中開展愛國教育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方針和政策,新聞報道也適應了這一發展的趨勢。很多新聞報道都是一些愛國主義的題材,可以極大程度的在全民中宣傳愛國教育知識。大家以這樣的觀看形式來學習愛國的知識,會比較的新穎,也會感覺比較的創新。在日積月累中,人們會慢慢的學習到愛國主義的精髓,就能使自己樹立一個愛國的意識。全民的愛國教育在進行后,國人的集體榮譽感就會不斷的增強。
凡事都有兩面性,故事化模式也是。故事化模式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處理不當也是會表現出一定的弊端的。新聞報道的特點是時效性、真實性、貼進性等。故事化的模式是把過去的新聞事件情景再現,是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的,從這一點上就使整個新聞事件失去了時效性。故事化的模式一旦被新聞采用,成為一種情景再現的方式,就會使整個新聞失去一定的真實性。這樣,新聞報道就會失去本來的意義。如果故事化模式被這樣的使用,那么新聞的價值就會失去很多。比如一者關于普法的欄目。本來欄目的目的是給人們傳播法律知識,向人們傳播正能量的,但是如果被大量使用故事化模式就會使整個欄目失去它本來的方向。人們只會在這種具有故事化模式的新聞中感覺到趣味性,不會學到一些有用的法律知識。如果是這種結果,那么,這種法律的普法欄目劇,就和一些電視劇在本質上沒有區別了。
3.1 增加新聞的客觀真實性
新聞報道在采用故事化的模式時要遵循客觀真實的原則,這樣才能時新聞報道具有客觀性和真實性。新聞在報道的過程中應該對事件準確的還原和分析,給觀眾一個真實的新聞事件。新聞事件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真實性,才能使整個事件吸引人的注意,才能體現出新聞的高質量。這點也可以體現新聞業的誠信度。新聞業和別的企業一樣,是需要真實性的。一個企業如果生產的產品是欺騙消費者的,那么它將會失去很多的客戶。新聞業的產品就是新聞,如果這個“產品”是假的,是欺騙觀眾的,相信也會失去一些觀眾的支持。因此,新聞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留住觀眾,才能提高新聞的收視率。新聞報道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使自己在新聞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的把新聞的質量提高。新聞報道在采用故事化模式的同時如果再加上自身的客觀性,才能真正的使新聞更加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2 將故事性和科學性相融合
新聞報道不僅需要有故事性,還需要有科學性來支持。有了這兩個特性,新聞報道就不會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也不會缺乏一定的真實性,會更容易吸引觀眾的眼球。一個好的新聞報道能夠使人們對新聞產生一定的興趣和支持。例如,《普法欄目劇》就是一個新聞里很好的典范。這個節目不僅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觀眾在看后能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和法律知識,可以說是把趣味性和客觀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3.3 提供政策的扶持
國家應該對新聞行業有一個政策上的扶持。這樣新聞行業的發展就能更加的順利,能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在慢慢的發展中,新
聞行業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搞好新聞行業發展的布局規劃,實現行業的組合戰略,實現新聞和其它行業的交融,以此來促進新聞行業的繁榮。新聞行業可以進一步調整、優化新聞產業的布局,可以更好的挖掘和整合資源,可以提高自己的新聞建設意識。新聞行業也應該對該行業進行不斷的創新。能夠將傳統的新聞藝術和先進的媒體技術相結合,使新聞報道煥發出活力。只有這樣,新聞行業才能實現新聞產業的創新,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
故事化模式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新聞業發展的基石。新聞業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是需要不斷總結經驗的,只有這樣新聞業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發展更加具有競爭力。故事化模式的合理運用是新聞業的一個巨大挑戰,是需要新聞業不斷的研究的,只有這樣,新聞業才會實現一定的繁榮與飛躍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鴻鐸.電視節目營銷策略[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2.[2]曾華國.媒體的擴張[M].南方日報出版社,2004:10.
[3]米歇爾.森格特瑞.大眾傳播研究:現代方法與應用[M].華夏出版社,2000:3.
[4]陸地.中國電視產業的危機與轉機[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
[5]周鴻鐸.傳媒經濟[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