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治得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經貿管理學院, 江蘇 鹽城 224005)
?
鹽城濱海濕地遺產特征及申遺可行性研究
羅治得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經貿管理學院, 江蘇 鹽城 224005)
指出了鹽城濱海濕地具有獨特的地質地貌特征,是生物多樣性的棲息地,是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系統和自然遺產。結合世界自然遺產特征首次對鹽城濱海濕地遺產進行了系統分析,論證了鹽城濱海濕地符合《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中世界自然遺產的申報標準,并對鹽城濱海濕地申遺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探討,以期為鹽城濱海濕地申遺提供基礎研究和科學參考。
濱海濕地;遺產特征;申遺可行性;鹽城
世界遺產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一個地區和國家文明的標志和象征,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國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世界遺產的價值[1],世界遺產地的環境[2],世界遺產保護技術及方法[3],世界遺產保護與管理[4,5],世界遺產空間差異及趨勢[6],潛在世界遺產[7]等方面的研究。國內研究主要集中于世界遺產保護、世界遺產資源、世界遺產旅游等方面的研究[8],研究范圍越來越廣,但有關潛在自然遺產的特征與可行性研究仍較少[9~11],缺少濱海濕地遺產申遺的研究。
截至2015年8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共1031處,包括世界文化遺產802處,世界自然遺產197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32處。中國作為《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截至2015年8月,共有48項(包括文化遺產34項、自然遺產10項、雙重遺產4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2位。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在數量上不平衡現象比較明顯,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蘇州會議確定:已有世界遺產的締約國每年最多可申報2項世界遺產,但其中必須有一項是自然遺產。那么,加大對世界自然遺產申遺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中國10項世界自然遺產中,生物多樣性類別和地貌景觀類別遺產地的數量相對較多,未來世界自然遺產的申報,應優先考慮申報數量較少的化石產地類型、隕石沖擊類型、水體景觀類型、構造地貌類型、冰川地貌類型、海岸地貌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和雙遺產[12]。中國濱海地貌非常豐富,但有關濱海濕地型自然遺產資源申遺的研究極其少見。
鹽城濱海濕地作為亞洲大陸邊緣,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濱海濕地,已列入世界重點濕地名錄,已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已納入“東北亞鶴類保護區網絡”、“東亞-澳大利亞遷徙涉禽保護網絡”,是世界重要的自然遺產。因此,強化對鹽城濱海濕地自然遺產的特征及申遺可行性進行研究,能為其申請世界自然遺產、開展濕地遺產旅游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對保護全球多種瀕危物種和鹽城濱海濕地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鹽城濱海濕地(E119°27′~121°16′,N32°34′~34°28′)位于江蘇省中部沿海,轄響水、濱海、射陽、大豐及東臺5縣( 市),海岸線長582 km,總面積4553 km2,占江蘇濱海濕地面積的60%,全國濕地的14.3%,是中國最大的濱海濕地保護區[13]。鹽城濱海濕地既有快速淤長岸段,又有強烈侵蝕岸段,基本以射陽河口為界,以北為侵蝕型岸段,以南為淤長型岸段。濕地類型主要有蘆葦濕地、草灘濕地(包括鹽蒿、互花米草)、淤泥沼澤濕地、人工濕地(包括養殖水域、水田)等5種,是典型的粉砂淤泥質濱海濕地。鹽城濱海濕地是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灘涂濕地生態系統[14]。建有丹頂鶴和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也是連接不同生物界區鳥類的重要環節,是東北亞與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重要的越冬地,是挽救一些瀕危物種的最關鍵地區,如丹頂鶴、黑嘴鷗、獐、震旦鴉雀等,鹽城濱海濕地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5]。
3.1 世界自然遺產應具備的特征
《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是申報世界遺產的指導性文件。如果遺產符合下列一項或多項標準,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該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即可確定為世界自然遺產[16]:(Ⅶ)絕妙的自然現象或具有罕見自然美和美學價值的地區;(Ⅷ)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包括生命記載和地貌演變中的重要地質過程或顯著的地質或地貌特征;(Ⅸ)突出代表了陸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態系統及動植物群落演變、發展的生態和生理過程;(Ⅹ)是生物多樣性原址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和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
鹽城濱海濕地自然遺產是否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特征是申遺成功的基礎因素。在申遺之前,需將對照上述標準對鹽城濱海濕地自然遺產的特征進行科學系統論證分析,核準是否滿足申遺的標準,為申遺做好基礎研究工作。
3.2 鹽城濱海濕地遺產特征及申遺可行性
3.2.1 國際重要濱海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森林和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濱海濕地是重要的物質資源,在維持區域和全球生態平衡以及提供野生動植物生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17]。濱海濕地作為高度動態和復雜的生態系統,作為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的第6個核心計劃,其具有洪水截留、地下水再充填、地下水釋放、沉積物截留等水文功能,具有營養物截留、營養物輸出、就地碳截留等生物化學功能,具有生態系統維持、食物鏈支持等生態功能。鹽城濱海濕地作為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濱海型濕地,已列入世界重點濕地名錄,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國際濱海濕地區,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國際重要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是國際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鹽沼濕地之一。其符合世界自然遺產標準(Ⅸ)。
3.2.2 罕見的淤泥質濕地景觀
世界海岸的75%是基巖海岸,鹽城海(濱海)岸濕地則是全球最為典型的淤泥質濱海濕地與鹽城海岸緊緊相連,遼闊而平坦,規模巨大。而且鹽城濱海淤泥濕地既不裸露于海底,也不位于河口或峽灣,而是位于海岸帶,以海岸淺灣為頂點向海呈輻射狀分布,這種淤泥質沙洲濕地景觀世界罕見[18]。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遺產標準(Ⅶ)。
3.2.3 全球典型的生物多樣性棲息地
以原生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瀕危物種保護為目標的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已成為世界主流之一[19]。鹽城濱海濕地擁有大面積的灘涂、沼澤、鹽堿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區系成分復雜,維管束植物有223種。動物有獸類20多種,鳥類182種、兩棲類和爬行類27種,魚類150種、棘皮動物10種、環節動物62種,腔腸動物8種、浮游動物98種,具有典型生物多樣性地區。其主要保護對象為濱海灘涂濕地生態系統和以世界瀕危鳥類丹頂鶴為代表的多種珍禽,是世界重要的遷徙水禽停歇地和越冬地,也是當今世界上丹頂鶴遷徙種群最主要的越冬地[20],對丹頂鶴等遷徙性珍禽的全球保護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其次,鹽城濱海濕地區建有麋鹿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瀕危動物麋鹿的棲息地,是擁有世界1/3的野生麋鹿,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麋鹿保護區。鹽城濱海濕地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天鵝、河鹿等19種動物的棲息地,是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世界全球典型的生物多樣性棲息地。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遺產標準(Ⅹ)。
3.2.4 全球顯著的地質地貌特征
鹽城濱海濕地是由黃河、長江、淮海我國三大河流攜帶的巨量泥沙逐漸沉淀堆積而成,也是世界上接納河流輸沙量最大的地區。尤其是黃河作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變遷成為塑造本區地貌形態的最重要因素,對鹽城濱海濕地的形成產生巨大影響。鹽城濱海濕地現已經成為一個準封閉的系統,體現了的地貌演變中的典型濱海濕地演變特征。其次,研究表明鹽城濱海濕地形成于海平面從一個較快的速度向較低的速度轉變的時期,鹽城濱海濕地的地質地貌變化過程,較好的記錄全球海平面的演變過程。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遺產標準(Ⅸ)。
綜上所述,鹽城濱海濕地基本符合《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中世界自然遺產的申報標準,并且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的特征,具有良好的遺產資源的完整性及真實性,具備申請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可行性條件。
4.1 利于保護鹽城濱海濕地自然遺產
鹽城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良好、是世界瀕危動植物等生物多樣性的棲息地,是世界重要的淤泥質濱海濕地,但生態系統較脆弱。特別是隨著濕地工業及旅游業的大力開發,其生態系統破壞的速度將加快,原生的地質地貌將逐漸消失,生物多樣性的得不到保證,對區域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如果鹽城濱海濕地能列為《世界遺產名錄》,將極大的提高其保護與管理水平,獲得更多的保護資金,提升鹽城濱海濕地區的國際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濱海濕地的形成、特征,開展濱海濕地科普教育使得公眾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4.2 利于強化濱海濕地遺產研究
濱海濕地型自然遺產作為重要的自然遺產資源,在對氣候調解、環境美化、瀕臨動植物可持續棲息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未引起學者專家的足夠關注,普通居民也了解極少。鹽城濱海濕地如果申遺成功,相關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將不斷的提升,公眾對濱海濕地的了解更多,使得公眾對濱海濕地環境保護意愿更強,能更好的保護濕地資源,保護原始的生態系統。
4.3 利于完善世界遺產名錄
當前世界遺產名錄中文化遺產遠多于自然遺產,可見自然遺產申報將得到更多重視與支持。濕地作為世界上重要的地貌類型、重要的自然資源,當前世界有關濕地自然遺產的項目只有一項,只與濕地的世界資源數量和規模不對稱。隨著世界遺產委員會對自然遺產的重視,濱海濕地遺產項目必將進一步發展,得到認可,也將豐富世界遺產名錄。
4.4 利于豐富中國遺產類型
自從1987中國第一個世界遺產項目申遺成功,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申遺的熱潮。但當前中國世界遺產仍偏向文化遺產項目,況且已申報自然遺產目錄中,以山岳項目為主,自然濕地型資源遺產較少,特別是與海洋相關的世界遺產至今沒有,這與中國海洋大國和1.8萬km海岸線的地位不符,如果鹽城濱海濕地申遺成功,將豐富中國遺產的類型。
鹽城濱海濕地作為世界典型性、代表性的重要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國際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鹽沼濕地、世界瀕危生物的重要棲息地,獨特且罕見的淤泥質濱海濕地地貌景觀,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遺產的申報標準,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的特征、具有良好的資源完整性及真實性,具備了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基本條件。
鹽城濱海濕地的申遺如果成功將對保護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豐富中國世界遺產類型和完善世界遺產名錄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需更多開展申遺的基礎研究工作,盡快啟動世界遺產申報工作。
[1]Kimss,Wong K K F,Cho M. Assess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willingness-to-pay determinants: A case of changdeok palace[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317~322.
[2]Paina D J,Sanchezb,Meharg A A. The do nana ecological disaster: Contamination of a world heritage estuarine marsh ecosystem with acidified pyrite mine waste [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998(222):45~54.
[3]Kucukkaya A G.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n archeology [J].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2004(88):83~88.
[4]Zoppi U,Barbetti M,Fletcher R,etal. The contrition of 14CAMS dating to the Greater Angkor archaeological project [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 Beam interaction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2004,(223/224):681~685.
[5]Maikhuri R K,Nautiyal S,Rao K S, etal. Conservation policy-people conflicts :A case study from 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A World Heritage Site)India [J].Forest Policy and E-economics,2001(2):355~365.
[6]Steinberg F. Con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Urban Heritag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Habitat International,1996,20(3):463~475.
[7]Kingsford R T. Development strains on Australia as greatest desert river system Cooper Greek[EB/OL].http://www.nsw.ipaa.org,au /00-pdfs/paper7.pdf 2007
[8]閆 穎,張廣海.基于CSSCI文獻分析的中國遺產與旅游發展研究進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5(6):38~45.
[9]郭 峰,吳晉峰,王 鑫,等.中國雅丹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沙漠,2012,32(3):655~660.
[10]葉晨曦.焦作云臺山世界自然遺產特征及申報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18):23~24.
[11]劉小方.雁蕩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1(3):67~71.
[12]蔚東英,馮嬡霞,李振鵬.中國世界自然遺產現狀分析及未來申報方向研究[J].中國園林,2015(3):63~67.
[13]杜培軍,陳宇,譚琨.濕地景觀格局與生態安全遙感監測分析-以江蘇濱海濕地為例[J].國土資源遙感,2014,26(1):165~173.
[14]李楊帆,朱曉東,鄒欣慶,等.江蘇鹽城海岸濕地景觀生態系統研究[J].海洋通報,2005(4):46~51.
[15]王夫強,柯長青.鹽城海岸帶濕地景觀格局變化研究[J].海洋湖沼通報,2008(4):7~12.
[16]UNESCO 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EB/OL]. [2015-07-08]http://whc.unesco.org/en/guidelines/
[17]張曉龍,李培英,李 萍,等.中國濱海濕地研究現狀與展望[J].海洋科學進展,2005,(1):87~95.
[18]葛云健,楊桂山,張忍順,等.江蘇沿海輻射沙洲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32(3):131~137.
[19]丁 超.世界遺產入選標準的對比分析及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對策[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2(2),231~237.
[20]高 軍,徐網谷,楊昉倩,等.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開發的閾值管理[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1,7(1):6~11.
Study on Featuresand Feasibility of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s Heritage for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Luo Zhide
(DepartmentofEconomyandTrade,YanchengVocationalInstituteofIndustryTechnology,Yancheng,Jiangsu224005)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Yancheng coastal wetlands,with specificgeological features,is the habitat of biodiversity and international important wetlands ecosystems and natural heritage. The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s combined with world natural heritage features,demonstrated that the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s was in line with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Guide” on the reporting standards of world natural heritage,and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application for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aiming to provide basic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Yancheng wetlands to the apply for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coastal wetlands; heritage features;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Yancheng
2016-07-29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6SJB630119);校級課題(編號:ygy1519);鹽城市社科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5skyyC30)
羅治得(1981—),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遺產旅游、旅游影響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S718
A
1674-9944(2016)18-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