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翠花
(云南省昆明市??诹謭?, 云南 昆明 650114)
?
試論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龐翠花
(云南省昆明市??诹謭觯?云南 昆明 650114)
指出了生物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尤其是在深林病蟲害防治方面,成為了新型病蟲害防治技術之一,使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變得更加環保,不會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屬于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诖?,針對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討論。
生物技術;生物農藥;松毛蟲;防治
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相較于傳統的農藥技術防治法,生物技術的防治方法的污染性最小,使用后無毒物殘留,保證了森林周圍的人類、動物以及森林本身的健康與安全。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通過生物之間存在的相互克制的關系以及生物的代謝產物,來對森林中的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由于云南地區的森林條件相對比較特殊,主要以熱帶植物為主,原始森林密集,病蟲害種類多。長期使用生物技術進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不僅使病蟲害無法產生抗性,還避免森林環境受到病蟲害防治的影響而遭到破壞。同時,生物防治技術使用的材料基本可以就地取材,資源十分豐富,大大降低了病蟲害防治的成本。
生物農藥相較于化學農藥來說,可以永久性地消除病蟲害對森林的危害,在防治過程中,由于生物農藥不含任何化學成分和對人畜、生物有害的成分,所以在防治的過程中對人畜的危害極小,也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污染。使用生物農藥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對病蟲害天敵的保護,病蟲害的天敵越多,病蟲害存活的空間和幾率就越小,從而達到消滅病蟲害的效果。云南省地處亞熱帶地區,森林植被繁茂,原始森林眾多。所以,在使用生物農藥防治技術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時候,要注意對一些山高陡坡地段的防治,以免使其成為防治死角,造成病蟲害的死灰復燃。
2012年,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風景區與陸良縣接壤的地方數萬畝森林由于受到長期干旱缺水的影響,爆發了大面積的蟲害,石林本來就是松毛蟲與小蠹蟲災害的多發區,年均受害森林面積在5萬畝以上。為了盡快控制病蟲害的蔓延,徹底消除病蟲害對森林的危害。云南地區采用噴射生物藥劑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該藥物是26%濃度的滅幼脲混合劑,是一種新型的生物農藥,殺蟲效果極佳并且不會對人類的生活以及自然環境造成影響。為了盡快遏制病蟲害蔓延的趨勢,云南省首次采用了飛機噴射式的方式對受災林區以及周邊林區進行生物農藥的噴射,效果十分顯著,完全控制了害蟲的大規模發生。由此可見,生物防治技術已經成為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要手段,在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實現森林病蟲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常見的生物農藥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昆蟲病原細菌
昆蟲在繁殖的過程中,每一代的死亡率可以高達80%以上,有的種群甚至可以達到99.9%的高死亡率,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感染病導致的,這些由細菌引起的微生物感染病,可以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對昆蟲的種群的數量進行不同程度的調節。在研究生物防治技術時,就可以從引發微生物感染病的細菌開始,通過對這些細菌的克隆和人工培育,使得這些細菌逐漸的成為一種微生物殺蟲劑,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中推廣使用。云南省林區的害蟲主要以松毛蟲為主,蘇云金芽孢桿菌對松毛蟲的防治效果很好,也是我國生產水平相對較高的生物農藥之一。
2.2 昆蟲病原真菌
在生物防治技術中,無論是我國還是世界范圍內的其他科研機構,生物農藥是最成功的也是效果最好的。而生物農藥中主要包括了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而昆蟲病原真菌作為微生物農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為主的殺蟲劑已經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于昆蟲病原真菌的研究,也是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2.3 昆蟲病原病毒
昆蟲病原病毒的防治是生物防治技術的一個發展新方向,主要是通過對害蟲致命病毒的研究,做到將害蟲徹底殺死,減少害蟲對森林的破壞。由于云南省是松毛蟲的多發區,所以多使用多角體病毒與蘇云金芽胞桿菌和白僵菌混合進行松毛蟲的防治,效果十分明顯。這種通過昆蟲病原病毒制造的殺蟲劑,不僅殺蟲效果好,而且對人畜沒有任何影響,殺蟲無殘留,是真正的綠色農藥。
2.4 昆蟲生長調節劑
昆蟲生長調節劑不同于其他的生物殺蟲劑,這種殺蟲劑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是以殺死害蟲為目的,而是通過對藥物,對昆蟲在發育期的成長造成破壞和干擾,使害蟲無法正常生長或出現無法完全發育的情況,使害蟲生存能力下降或迅速死亡,最終達到種群滅絕的目的。滅幼脲就是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尤其對馬尾松毛蟲的防治效果最好,所以在云南地區一直被廣泛使用。
云南作為我國重要的森林資源地區,其森林覆蓋面積廣泛,是各種鳥類生長繁衍的天堂,鳥類補食的重點來源就是蟲類。所以,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使用以鳥治蟲的方法,是一種經濟實惠,效果明顯的方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針對受害林區的特點,引進以該害蟲為食的鳥類,使其在林區內迅速繁衍生長,通過鳥類的捕食來達到治理蟲害的目的。這種方法不僅可以使得森林的病蟲害得到控制,也可以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
在絕大多數的生物體中都有一定含量的蛋白酶抑制劑,其主要作用于維持生物體內正常的新陳代謝,抵制各種外來的蛋白水解酶對生物體內造成的損害。由于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近年來,對于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也越來越廣泛。蛋白酶抑制劑是通過已知昆蟲腸道內蛋白活性的作用,來破壞昆蟲的消化系統,使得昆蟲體內由于缺少氨基酸而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和發育,最終導致昆蟲的死亡。這種殺蟲方法由于其殺蟲效果好,對植物的正常生長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正在被廣泛的應用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在提高森林植物的抗蟲害能力的同時,保證了森林內植物的健康成長。
在森林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應該做到治理為主,防患為輔。在森林蟲害爆發的時候,要全力制止蟲害的蔓延,盡可能的將害蟲徹底滅殺。在森林蟲害沒有爆發的時候,要對林區內可能存在的蟲害,以及過去爆發蟲害的歷史資料進行充分的研究,然后制定適當的防護方案。引進害蟲的天敵昆蟲就是一種很好的防護方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林區內存在昆蟲的種類,引進以其為食的捕食性昆蟲,可以將林區內的單純林改造為雜交林,為引入昆蟲提供充足的生存和繁衍的空間。在害蟲的繁殖期,可以引進寄生性的昆蟲,有效的降低害蟲的成活率。還可以通過引進外地天敵昆蟲的方法,來增加本地天敵昆蟲的數量和種類,有效地遏制害蟲的數量,達到森林防護的目的。
我國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要求就是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要重視對人類生活環境的保護。在防治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生物種群的動態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先進可續結束的使用,大力提高森林害蟲的防治技術以及滅殺效果。在生物技術的使用方面,要根據當地林區遭受蟲害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有效地對蟲害進行滅除的方法,要積極地學習和推廣國內外的先進防治技術,提高自身防治水平,使病蟲害對森林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1]孫丹明.試論云南省楚雄市森林病蟲害應急處置機制的完善[J].綠色科技,2015(2).
[2]王孟生.淺談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5(4).
2016-07-26
龐翠花(1980—),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工作。
S7
A
1674-9944(2016)18-0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