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位(棗莊中安城建開發有限公司,山東 棗莊 277101)
?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術研究
陳位
(棗莊中安城建開發有限公司,山東棗莊277101)
摘要:當進行房屋工程建設時,其地基的建設質量對實現整座房屋工程建設的合格質量發揮著頗為關鍵的作用,故欲追求房屋工程建設的優越品質,首先須做好地基構建質量的優化工作。筆者在此以房屋工程的地基建造過程為研究目標,重點闡述了搞好穩固地基施工的必要性以及應當達到的地基工程質量標準。同時對常用地基施工工藝以及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術;工藝控制
地基結構圓滿達到工程設計標準,是其能夠穩定承載整體房屋重量的基礎性條件,也是整座房屋工程建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工程地基結構是其能夠正常展開后續施工環節的保障性條件。故我們必須對地基工程建造工藝技術給予充分的重視。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強力帶動了鋼筋水泥業的繁榮和興旺,同時大力推動了我國房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當今時期,基于抗震及實用條件方面的要求,我國建筑領域對各類建筑結構的穩固性水平都普遍給予了高度重視,對現代的房屋結構都選用鋼筋水泥作為其基本框架。而鋼筋水泥的自重很大,況且房屋工程在使用階段中還要承受增加的其他負載重力作用,這些荷載都要依托承重墻體及支撐柱將其傳遞到房屋底部結構的基礎上,也即指建筑地基上,而且此類荷載施加于樓體結構上的力表現出較高程度的偶然性及持久性。
長期以來,對房屋地基結構穩定性的基本要求是:房屋地基必須達到在房屋的服役時限內可穩定承載此類固定重量及隨機重量。而且隨著房屋服役年限的延長,因為存在著房屋重量的持續作用,整座房屋結構必然出現下沉情況,如果地基的建造工藝科學、合理,施工質量高,則其整體下沉幅度必然有限。反之,若地基建造質量不達標,那就極有可能造成房體各部分的不均勻沉降,從而引發房體的傾斜和局部開裂情況發生,甚至造成嚴重事故。所以高度重視房屋地基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房屋地基施工的技術目標是利用各類型的地基建造工藝來固化地基基礎并使其性能更加完善。
2.1地基土抗剪性能的增強
地基的抗剪性能欠缺可以造成剪切力消失,重點體現在地基基礎的負載能力下降;因為地基在承受側向荷載及偏心應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導致整個房屋結構失去平衡能力和穩定狀態,因為承受荷載及填土的作用而使周邊出現地基凸出;在基槽挖掘階段,地槽底部出現凸起現象;挖掘土方時側坡出現失穩情況等。故為了有效防止剪切力被破壞的情況,必須實施充分的地基施工過程來達到地基土本身抗剪水平的提高。
2.2地基壓縮性的減小
房屋地基本體所顯示出的壓縮性,其重點表現在整體房屋結構的下沉幅度大小,因為房屋地基荷載及周邊填土的作用而引發的基礎固化下沉;整體房屋地基的沉降或局部程度不一的沉陷;挖掘基槽時引發周邊的地表出現沉陷情況;雨水淋澆、浸泡導致的基體固化下沉等諸多情況。房屋地基本身所顯示的壓縮性完全代表著地基土本體的壓縮模量參數大小,因此一定要依托地基工程的施工來完成地基土本體壓縮模量參數的增長過程,從而防止地基下沉情況的發生。
2.3實現地基動力特性的優化
房屋地基本體的動力學性能重點體現在:在發生地震過程中,其松散飽和粉產生液化,當進行打樁作業時,其周邊的地基振動而且出現下沉情況,此種情況給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帶來極大的損害,因此必須依托地基施工來完成地基動力特性的優化。
現在所應用的房屋地基建造工藝類型比較多,按發揮功能期限的長短可將其分為長久性模式和暫時性模式;按處理深度大小進行劃分,可分為深層處理模式和淺層處理模式;依土性差異可將其劃分為粘型土模式和砂型土模式、飽和型和非飽和型土處理模式。因此,在房屋地基工程建造過程中,要整體了解和掌握各類型地基建造工藝,且依據具體的施工條件來實施房屋地基建造工藝技術的選優工作。
依據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原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工藝可以具體地劃分為如下幾個類型:
①置換土墊層工藝。其中包含換土墊層施工工藝和重夯除淤工藝兩類施工工藝。
②地基振密擠密工藝。其中包含重錘壓實工藝、基表壓實工藝、振搗沖擊擠密工藝、重力夯實工藝、構置砂樁工藝、構置土樁工藝、爆破處置工藝、夯實混凝土木樁工藝等8類建造工藝。
③置換工藝。其中包含振搗沖擊置換工藝、強力夯實置換工藝、設置石灰樁工藝、EPS型超輕材料填充工藝、柱錘沖擊擴展工藝、混凝土粉煤灰碎石樁工藝等六類地基建造工藝。
④排水固結工藝。其中包含堆載預壓工藝、電滲除水工藝、下調地下水位工藝、真空預壓工藝、推載真空綜合工藝等5種地基建造工藝。
⑤加筋工藝。其中包含加筋土工藝、土工整合物工藝、土層設置錨桿工藝、設置樹根樁工藝及土釘等5類施工工藝。
⑥膠接工藝。其中包含注漿工藝、大壓力噴射注漿工藝、混凝土攪拌工藝等3類施工工藝。
⑦冷熱處理工藝,其中包含燒結工藝及凍結工藝兩類施工工藝。
因為房屋地基工程施工工藝的類型有很多種,筆者在此做地基施工質量的分析中不可能一一涉及,故選擇了房屋工程地基建造中最常用的強力夯實工藝及注漿工藝兩類地基建造技術展開針對地基施工質量控制的深入研究。
4.1強夯工藝的地基施工質量控制
選用強力夯實工藝來實施地基施工過程步驟如下:
首先應展開勘測和定位工作環節,以便給地基建造過程提供相關的地質結構參數依據。在此工作環節中,工程建造部門可以依托試夯來選擇夯點的位置。
其次是運用強力夯實法展開地基施工以前,須先用推土設備實施兩回預壓過程,當已經把施工區域平整好以后,在開始場地海拔高度的勘測,且檢查已確定為夯點的部位可否與勘察放線的確定部位相吻合。在處于地層水位較淺的位置時,應該運用下調水位的方法來達到地下水位的下降目的,或采取在地表層鋪墊砂石層,進而避免發生設備下沉的問題。
再者,采用分段施工方式,實施強力夯實過程的順序必然是由邊緣向中間聚集,從而可實現在完成強夯作業后再用推土設備把施工區域進行平整。在勘測定位以及重復實施夯實過程中,其實施地基固化的程序必然是:先展開深層土加固過程,再開始后續的中層土加固過程。最末后是表面層的土體加固。
當夯實作業完成后,應該再利用低功率夯砸設備進行一遍夯實過程,或者也可以用夯錘再夯砸一遍。在整體的夯擊階段中,要特別注意落錘的平穩性和夯砸的精準性,如施工區存在積水,則需及時把水排掉,在存水量過于多時,適于依托鋪墊沙石來實施夯擊。
4.2注漿法的質量控制。
在使用注漿法進行地基施工過程中,一是要安排人員對施工場地的鉆孔情況進行記錄;二是在進行硅化加固的土層上方要有厚度為1m的自然土層以避免漿液出現上冒的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填素土并將其夯實;三是在注漿過程中應當將其壓力保持在相關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地基土的加固應當遵循自上而下的吮吸,但是如果相鄰的土層土質與施工地的土層土質存在差異時,應當先對滲透系數大的土層進行加固。
在使用注漿法進行地基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要經常性地對漿液的主要性能以及配比進行抽查,同時要確保注漿的孔位、注漿的順序、注漿的孔徑、注漿的孔深以及注漿時的壓力值與記錄人員所記錄的信息進行核對以查看保證施工過程符合施工要求,同時對已經進行注漿的孔位要進行標注并注明進行鉆孔的日期,避免出現漏孔的問題。當在注漿過程中發現地面或者附近建筑物產生變形的時候應當馬上停止注漿工作并分析其變形原因,從而為注漿參數的調整提供依據。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能夠使用的地基施工技術多種多樣,這些技術的適用范圍以及加固原理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對地基施工技術的選取要綜合考慮房屋建筑上部結構要求、房屋建筑施工場地地質條件、施工場地周邊環境等多種因素,同時將地基施工工作的開展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地基處理方案中并重視地基施工的驗收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夠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獲得更好的地基施工效果,從而對房屋建筑的安全起到保障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平.高層建筑基礎施工及地基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江西建材,2015(2):89.
[2]張玉星.高層大底盤多塔樓結構與地基基礎共同作用分析與施工過程監測[D].蘭州理工大學,2014.
[3]李釗鋒.談建筑工程基礎施工的質量管理[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7):135.
[4]劉建設,張衛國.探討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4):189.
[5]邢其璋.關于對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程施工技術的論述[J].科技與企業,2012 (10):215.
[6]楊舟海.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J].價值工程,2012(22):68.
中圖分類號:TU753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