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薇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水路交通環境保護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456)
?
我國水運行業節能技術產品推廣應用促進政策研究
宋 薇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水路交通環境保護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456)
指出了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球的熱點問題,交通運輸行業能耗巨大,通過對現有國內外水運行業節能減排推廣情況進行分析,探討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未來節能推廣的政策,以期推動新型節能技術產品的發展。
水運行業;推廣政策;節能技術
當前,全球化石能源資源日益短缺,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和課題。我國對此高度關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并將相應的節能減排指標分解到各職能部門。作為碳排放大戶的交通運輸行業面臨巨大的壓力。
但隨著節能減排工作要求的不斷加大,節能管理與技術研究工作不斷深入,能耗管理更加精細化,而與日趨緊迫的節能減排工作壓力相對的是目前交通運輸行業應用新型節能技術產品的相關促進政策略顯滯后。 因此為推動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科學、規范、高效發展,盡快完善健全的前瞻性、引導性的頂層政策規劃,是推動新型節能技術產品規模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2.1國外節能技術推廣現狀
美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因此很早就開始注重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是世界上節能技術應用推廣經驗最為豐富的國家。日本是亞洲最為發達的國家,距離我國也較近,加之日本國內資源較為匱乏,節能技術產品的推廣應用經驗也較為豐富,因此對我國有較大的借鑒作用。另外,歐洲主要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均為發達國家,其節能技術應用體系的建立也較為完善,可以為我國的節能技術推廣體系構建提供切實可行的經驗。一般會綜合性地運用到行政措施、財稅政策以及市場機制等手段,并不斷地通過提高這些手段之間的協同化程度來更好地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上述發達國家的技術推廣政策均包括制定相關法律、增加財政投入、設定獎勵及強制增大節能宣傳力度等幾個方面[1~3]。 另外,部分發達國家政府還通過財稅優惠政策對其進行激勵,如芬蘭、荷蘭、德國都規定了環境稅稅收減免項目和環境稅返還項目[4]。
2.2國內節能技術產品推廣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是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基礎和總綱,分為總則、節能管理、合理使用和節約能源、節能技術進步、激勵措施、法律責任和附則7個部分。國家實施節約與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收費的能源發展戰略。在合理使用與節約能源一章中,專門規定了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公共機構節能和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健全了節能標準體系和監管制度。
到目前為止,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工作已初具成效,特別是在能耗基數大,節能效果明顯的水路運輸方面,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交通運輸節能技術,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由于我國水路交通運輸仍以粗放式管理為主,節能技術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5,6]以下幾點。
3.1缺乏節能技術評價機制
缺乏節能技術評價機制,導致行業內節能技術水平良莠不齊,存在著大量時效性不強、節能效果不明顯的節能技術,也使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港口、水運企業無法直觀、準確地判斷節能技術的優劣。
3.2交通運輸節能技術推廣機制不成熟
尚未建立較為成熟的交通運輸節能技術推廣機制,導致目前很多優秀的節能技術未能及時轉化為成果應用于企業實際生產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要保證交通運輸節能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政府及企業的共同努力。企業的主體作用是建立在政府的主導作用基礎之上的,換句話說,政府的主導作用必須先行,由此,確定以下重點任務。
4.1著力推進水路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建設
積極推進水運運輸行業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加快提升內河航道等級,著力優化內河航運網絡布局。發揮水路運輸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優勢,不斷完善和強化相關引導政策,鼓勵攻略大宗物資運輸轉向水運,推進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推進交通資源的系統整合和優化配置,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發展,加速形成“宜水則水、宜路則路、宜鐵則鐵、宜空則空”的交通格局,充分發揮港口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銜接作用,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水水中轉等高效運輸方式。
繼續完善各省市港口布局,提升沿海港口群現代化水平,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系統,鼓勵具備條件的城市建設港口專用公路和鐵路專用線,推進內陸“無水港”建設。
4.2持續提升水路運輸組織管理水平
完善沿海、內河港口運輸體系,推進江海直達運輸發展,平衡船舶運力、港口通過能力和貨物裝卸,提高港口裝卸生產和水平運輸協作能力,提升港口運輸組織管理水平。
加強港口生產信息資源整合,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以“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港口”,完善信息服務體系和提升質量,利用系統的智能化、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內外業務協同等手段,不斷提高港口生產作業、運輸組織效率,持續提升管理水平。
4.3加快提升低碳節能水路運輸裝備比例
加快港口裝卸機械技術升級改造,推廣以天然氣為動力及混合動力的高能效港口裝卸設備和工具,在繼續推廣LNG集卡的基礎上,積極推進LNG在牽引車、裝載機、自卸車、輪胎吊等港口裝卸設備中的應用,推進雙燃料拖船及LNG拖船的開發和應用。同時,合理統籌加注站點布局規劃和建設,有序推進加氣設備的布局建設,形成完善的加注服務體系。
4.4不斷優化水路交通能源消費結構
加快替代能源技術研發,調整燃料結構。化石燃料的替代技術主要包括清潔能源替代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新能源技術等。許多提到效率的技術仍然面臨著技術障礙或存在著成本高、性能缺陷等問題,需要加大技術研發方面的支持。
從實際出發,嚴格制定并執行港區各類運輸排放及油耗標準,改善車輛燃油效率,提高監管力度,適時推進燃油品質升級。探索建立港口作業機械能耗準入與退出機制,從源頭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設備在港口的應用,提高以電力、天然氣為動力的設備應用比例,減少化石能源消耗。
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應用,改善行業能源利用結構。推進船舶混合動力技術及船用太陽能、風能、LNG等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在總結LNG動力船舶試點運行經驗的基礎上,大力推廣LNG船舶應用;加強船東與港口企業的溝通,完善與擴大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技術應用。加大氫能等下一代低碳型清潔能源的基礎研究,重點突破非化石能源廉價制氫、安全儲氫輸氫、高效耐用燃料電池、太陽能、生物質能帶規模制氫等關鍵技術。探索氫能在船舶上使用方案的可行性。
4.5擴大水路交通氣候友好技術推廣應用
進行港口裝卸生產工藝及資源優化研究,在裝卸生產過程中,通過組織物流,調配貨源,合理配備機車,改進和完善裝卸作業工藝,研制各種貨類的專用及高效屬具;促進雜貨成組裝卸、散貨集裝箱化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煤炭碼頭開展底開門車技術應用、連續式卸船機的適用性研究等;系統總結推廣先進生產操作經驗和方法,制定并實施嚴格的港口生產節能減排操作標準。
推廣進港船舶岸電技術的應用,在郵輪、集裝箱、散貨等主要客、貨運碼頭配套建設碼頭船舶岸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岸電設施空間和容量,鼓勵各類碼頭應用碼頭船舶岸電技術。
4.6深化港口應對氣候變化宣傳培訓
利用多種形式和手段,進行低碳知識普及。各級港航主管部門、港口企業應加大低碳宣傳力度,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經常性開展節能減排培訓及節能技術、經驗的交流,提高全行業人員節能意識和節能技術。
4.7健全港口能耗及排放監測統計核查規范
制定符合港口用能特點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標準規范,進一步提高港口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進一步夯實能源監測統計考核基礎。研究港口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技術方法,實現港口溫室氣體排放實時監測,統一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
[1]張寒松.低碳經濟下黑龍江省節能減排現狀與機制建設研究[J].應用能源技術,2014(7):1~3.
[2]李振宇,李超,尹志芳,等.德國和日本交通碳排放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J].公路與汽運,2014(1):35~38.
[3]樊東方,石靜遠.日本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特征及其借鑒[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3,5(4):443~452.
[4]何建坤,陳文穎,滕飛,劉濱全球長期減排目標與碳排放權分配原則[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9(6):362~368.
[5]金瑛.典型發達國家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與技術創新:從芬蘭、荷蘭、德國環境稅收政策激勵談起[J].經濟研究導刊,2014(35):165~166.
[6]歐陽斌,李忠奎,鳳振華,等.低碳交通運輸規劃研究現狀、問題及展望[J].中國流通經濟,2014(9):10~17
[7]吳宗鑫,劉濱,齊志新,等.美國和日本能源消費比較對我國的啟示[J].當代石油石化,2005,13(9):25~28,37
2016-07-07
宋薇(1982—),女,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節能環保方面的工作。
X736
A
1674-9944(2016)16-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