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瓊,楊劍輝,肖艷紅
(1.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場,云南 昆明 650114;2.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林場,云南 昆明 650000)
加強林場營林護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肖艷瓊1,楊劍輝2,肖艷紅1
(1.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場,云南 昆明 650114;2.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林場,云南 昆明 650000)
指出了近年來,在國家“綠色發展”政策的支持下,國內各地林業部門積極開展林場營林護林工作,對林業資源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分析了當前林場營林護林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加強營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林業建設;營林護林;管理工作;問題與措施
林場經營建設一直是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長期以來,我國林場經營管理普遍存在“重移植、輕養護”的問題,后期管理工作不到位,以至于林區安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和排除,進而引發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等事故,嚴重影響了林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在此想探討當前林場營林護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新形勢下加強林場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并且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如何提高管理質量提出了幾點可行性建議。
2.1 缺乏明確規劃,營林質量不高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地理環境、地質情況、氣候溫度等情況差異較大,因此對于營林建設的具體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果沒有制定明確的營林規劃,忽視客觀自然條件盲目開展林業建設工作,不僅難以取得預期的林業建設目標,反而可能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首先,地方林業部門沒有正確理解林場營林管理工作的內涵,將林業產業發展當成硬性指標任務,存在“為了績效而營林”的錯誤理念。在這種片面認識的影響下,地方林業部門一味追求高營林指標,盲目擴大營林面積,甚至出現了林業用地擠占農用耕地的情況,不僅損害了當地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與林業經營發展的初衷相違背。其次,由于盲目追求營林數量和營林面積,營林質量就很難得到保證。一個地區的林業工作人員和營林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拓展營林面積上,那么必然會導致營林質量的下降,如何做到林業規模擴大和保證營林質量之間的統一和協調,成為當前地方林業部門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2.2 缺乏專業技術培訓,營林護林意識淡薄
林區工作人員是林場營林護林工作的直接參與者,林區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直接決定了林場經營的質量和效益。但是我國林場大多分布在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的山區和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交通設施不便,加上林業工作環境相對艱苦,因此很難吸引到足夠數量、足夠質量的林業管理人才。根據初步調查,我國林業工作人員中,初中教育水平人員約占40%,高中教育水平占35%左右。由于整體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林場經營管理的專業化程度上也就相對欠缺,對于國家林業經營的新政策理解程度不到位,這些問題都會成為制約林場營林護林工作優化開展的障礙。除此之外,林場工作人員自身的營林護林意識淡薄,雖然積極開展林場建設工作,但是對于后期林區的管理和養護工作不到位。眾所周知,林區環境相對復雜,如果不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林區火災、病蟲害等災害事故的發生概率將會大大增加。
2.3 林場基礎設施不完善,護林手段過于單一
由于我國多數林場都分布在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山區,因此受經濟條件和林區自然環境因素的限制,林區基礎設施尚不夠完善。而無論是林場經營設備的運輸還是林場木材的外運,都需要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林場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近年來,雖然國家加大了對林區發展建設的資金投入,但是這些資金大部分用于苗木培養和林木養護,真正用于林場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相對有限。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林場經營理念也有了新的變化,為了降低病蟲對林場樹木的危害,林區工作人員往往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進行除蟲。久而久之,部分林業害蟲有了一定的耐藥性,而林區護林手段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更新,林區防蟲效果大打折扣,從而增加了林區病蟲害的發病幾率。
3.1 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平衡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沿用“先發展、后治理”的模式,雖然在較短實際內取得了經濟上的提升,但是也付出了生態破壞的慘痛代價。近年來,國內水土、土地荒漠化問題日益嚴重,城市霧霾天氣不斷增加,因此,必須通過加強林場營林護林工作來改善這一問題。十八大會議上,黨中央提出“五位一體”建設規劃,其中將“綠色發展”理念作為構建生態文明社會的指導方針,充分說明了國家在治理生態問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決心。通過強化林場管護工作,一方面盡可能的提高林場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不斷擴大林區面積和種植規模,為構建生態林業經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2 有利于發揮林場經濟價值,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林業產業除了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外,還具有較為豐富的經濟價值。例如木材可以作為家具制造的原材料,可以應用于土木工程建設,以及作為造紙的主要成分等。事實上,我國許多工業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林業的支持。從整體上看,我國林場地區的經濟條件相對落后,但是隨著現代營林建設理念的發展,以及林業基礎設施的不斷修建,人們對于林業經濟價值的重視程度也會不斷提高。例如我國云南某市,在政府林業技術部門的指導下,種植大量的經濟速生林,同時做好新舊林場的銜接工作,在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了地區經濟發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區林業經濟發展的條件也會有所差距,林場經驗利潤的獲取不應以犧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代價。
4.1 樹立全過程管理理念
營林管理工作,是育苗、撫育、管護等各個環節不可缺少的工作,也是林業生產的基礎性工作。林業生產過程中,缺乏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營林生產管理,勢必會影響林業生產效果,影響林業經濟、林下經濟、生態平衡的發展。林業生產、林業經濟、生態平衡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沒有持續發展的營林,就沒有持續發展的林業,就沒有持續發展的林業經濟,營林工作的特殊性決定著林業建設的發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工作,要從小處做起、從細微處做起,使基礎工作落實到實處,是每一位“林業人”的職責。從“天保工程”實施以來,積極有效的推進了林生態建設的良好發展,“造林更新、護林還林”已成為工作常態。
4.2 做好后期防災工作
在做好營林、造林、撫育管理工作的同時,更要做好林場的防火、防汛、防災、防害等工作。嚴查嚴守、嚴管嚴罰,形成嚴格的層級負責制度,制定并切實落實好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對擅離崗位、玩忽職守、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的行為,從嚴從重進行查處。使相關工作人員,真正能夠做到從自身做起,愛崗敬業,嚴格按照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營林管理管護工作,確保營林造林效果。要加強林場的日常營林、護林、管理工作,就要從日常做起。因此,要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變過去不科學、不合理的營林護林管理方式,克服困難,為營林、造林、護林和管理工作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以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管理理念,保護好現有的林地資源,做好營林生產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營林水平和造林質量。
[1]馬景財,李佩瑤.關于新形勢下如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1(12):114~116.
[2]胡顯峰,張美才.林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加強營林生產的幾個措施[J].科技與生活,2011(24):131~133.
[3]刁繼彬,崔學臣.試論營林工作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6):127~129.
[4]賴書文.加強林場管理工作提高林場經營效益[J].廣東科技,2011(4):55~57.
[5]姚建超.加強林場管理工作提高林場經營效益[J].農業與技術,2014(12):58,88.
[6]胡繼偉,張立功.關于加強林場防火工作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6):116~117.
[7]稅雪梅.試析國有林場管理創新途徑[J].北京農業,2015(15):32.
[8]滿義偉.加強林場管理工作與林場效益提升[J].北京農業,2015(27):89~90.
[9]馬良江.加強寧德市國有林場預算管理工作的思考[J].綠色財會,2014(4):31~32.
[10]楊 飛.加強林場營林護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J].農民致富之友,2016(5):252.
2016-07-22
肖艷瓊(1973—),女,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方面的工作。
申紹林(1970—),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方面的工作。
S7
A
1674-9944(2016)17-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