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亮亮,楊 芳長春工業大學,吉林長春 130012
電視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趨勢
楊亮亮,楊 芳
長春工業大學,吉林長春 130012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漸發達,新媒體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已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它在給人們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極大改變了人們讀取信息的方式,給傳統的電視媒體帶來了挑戰,在這種背景下電視媒體也必須得做出改變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本文將對電視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新媒體;電視媒體;人才戰略
新媒體這一名詞雖然經常出現,但目前學術界對新媒體并未進行準確的定義,一般指的是區別于傳統媒體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也被稱作數字化新媒體。新媒體以其傳播的快速、海量的信息和豐富的內容迅速地贏得了人們的喜愛,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與此同時也對電視媒體的生存格局和生態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其陷入了種種困境,下面文章將從2個方面對其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
1.1 電視媒體的受眾資源被分流
目前的電視媒體被稱為“沒落的貴族”,這點足以說明電視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面臨的困境。網絡媒體以及手機媒體使得受眾不再局限于觀看電視節目來獲取信息,如果是幾年前,觀眾會因為電視節目的播出時間而安排或調整自己的時間,但在新媒體時代這種被動的局面就不存在了,人們完全可以在自己空閑或方便的時間來媒體接觸,這種便捷性受到了廣大受眾的青睞,新媒體得以擁有了龐大的受眾群體,與之相對的便是電視媒體受眾的減少。據悉目前新媒體的受眾幾乎都是年輕的群體,而到現在仍然有保持收看電視節目的群體一般都是老年人。從一開始的一枝獨秀,到如今受眾的大量流失且趨向于老齡化的問題越演越烈,電視媒體的確應該考慮如何做出改變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了。
1.2 電視媒體的廣告資源被分流
傳媒業內的經濟就是一種注意力經濟。新媒體以其傳播的快速、海量的信息和豐富的內容等優勢瓜分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受眾群體,在受眾注意力遭受損失的情況下,一直依賴于傳播媒介二次銷售的電視媒體的廣告資源也大打折扣。如今,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隨處可見的都是新媒體廣告,在互聯網的支持下不僅國內的廣告商將目光轉移到了新媒體上甚至一些國外企業也開始利用新媒體來開展國際業務。在新媒體廣告的投放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的同時,網絡廣告公司開始大量出現,它的迅猛發展勢必會對電視媒體的廣告資源帶來大份額的分流,對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又一次的沖擊。
在新媒體的強勢擠壓下,電視媒體面臨的種種困境告訴我們,電視媒體絕不能按兵不動了,它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轉變才能謀求更好的發展。雖然電視媒體目前的狀況確實不容樂觀,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沉淀的優勢和自身的實力仍是不可忽視的。電視媒體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平臺發揮自身的優勢,克服自身的不足,實現更好的發展。
2.1 制定內容開發戰略
新媒體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媒體內容的同質化和低俗化。“內容為王”,無論在哪一個時代都是適應的,優質的資源絕對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媒體完全可以借助對內容的開發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目前我國加大對網絡視頻嚴格監管、整治的背景下,作為老牌的主流媒體之一,電視媒體可根據自身所擁有的絕對的資源優勢利用新媒體廣闊的平臺來提升自身在內容生產上優勢。在與新媒體合作過程中電視媒體要注意根據新媒體的特點對內容進行整理加工和重新布局,并且利用多渠道進行傳播,以此來擴大電視內容的影響力度。
2.2 建立品牌戰略
要成為品牌就意味著電視媒體得在受眾心目中擁有良好的形象而且媒體本身也有擁有特色的定位。品牌戰略的建立和電視優質內容節目的存在是分不開的,電視媒體只有在擁有獨具特色的欄目時才能在受眾心智中建立起品牌意識。品牌的建立對電視媒體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媒體節目的收視率,媒體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地位以及媒體所能吸引的廣告商的能力,進而直接關乎媒體的生存和發展。電視媒體要依托新媒體來建立品牌就必須發揮自身的長處即品牌資源優勢。電視媒體可以借助新媒體廣闊的平臺和龐大的受眾群體來傳播自己的優質資源以期擴大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提升品牌競爭力。如鳳凰衛視,它的跨媒體經營是國內最成功的。一方面鳳凰新媒體一開始就借助鳳凰衛視的優質品牌資源迅速的贏得了受眾的青睞,成為新媒體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鳳凰新媒體的成功在為鳳凰衛視提供了豐厚發展
資金的同時也使得鳳凰衛視的品牌影響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見傳統媒體的品牌影響力正是其開拓新媒體市場非常有利的一點,而這種雙贏的局面正是借助了電視媒體自身的品牌力量。
2.3 實施人才戰略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任何一個行業的競爭到最后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傳媒業作為一個傳承文化的產業,對社會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傳媒業的從事人員也都是高學歷、高層次的出生。電視媒體作為我國主流媒體之一,在對人才選拔這方面更是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在目前面臨的這種困境下,新媒體不僅對電視媒體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更是對傳統電視媒體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挑戰,以往對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的要求已不足以滿足發展的需求,對人力資源的整合不僅已經關系到媒體的生產力更是直接和傳媒品牌、傳媒價值相掛鉤了。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電視媒體需要的人才不僅要符合以往傳統媒體的職業要求更要掌握與新媒體相關的各種業務,即全能型人才。由于新媒體的發展是在短時間內的迅猛發展,所以目前國內的現狀是雖然對這方面的人員缺口較大,但真正符合要求的人才并不多,而且由于和新媒體相關技術問題也不是一種成熟穩定的狀態,所以在對此類人才的培養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無論是教育機構還是傳媒業都應對培養復合型人才問題重視起來。
新媒體的出現并不意味著電視媒體就得走上末路,在新媒體的強勢擠壓下電視媒體也開始發現自身的缺點,同時也發現了難以被取代的優勢。如今,媒介融合已是必然,而傳統電視媒體要做的就是如何找準對自己的定位,以期在進入新媒體領域后有更好的發展。長久以來,我國的電視媒體一直沒能趕上世界的發展水平,而這次新媒體的出現對我國的電視媒體來說未嘗不是一次機會,借助這次機會來縮小與世界其他各國的差距也將成為我國電視媒體的當務之急。
[1]鄭麗勇,鄭春燕.當代中國傳媒影響力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8):20-22.
[2]姜嶸.新媒體語境下電視媒體的優勢整合[J].新聞傳播,2015(1):48-49.
[3]畢瀚文.新媒體時代中國電視產業發展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15(6):299-300.
G2
A
1674-6708(2016)168-0027-01
楊亮亮,研究生在讀,長春工業大學,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
楊芳,研究生在讀,長春工業大學,研究方向為品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