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杰(吉林省雙遼市鄭家屯街道辦事處農村經濟管理站,吉林雙遼 134699)
?
分析“村賬鄉代管”破解村級財務管理難題
林艷杰
(吉林省雙遼市鄭家屯街道辦事處農村經濟管理站,吉林雙遼 134699)
【摘 要】當前,為解決我國村級財務管理混亂問題,國家紛紛在各個地區實行了村級財務清理、財務公開以及財務“村賬鄉代管”等多項管理措施,對農村財務工作進行了規范化管理,以確保農村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害。但是,隨著我國農業稅與農業特產稅等政策的取消與惠農、支農政策的實行,很多農村的財務管理上都出現了許多的問題,急需我國政府對村級財務管理體系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主要就我國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實行“村賬鄉代管”解決村級財管理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村賬鄉代管 村級財務管理 問題
在我國,大部分村級財務理的工作都是由村里的會計擔任,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且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很多地區的村級財務管理都存在著私賬公報、賬務混亂以及虛假報表等現象,因此,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成為農村人民關注的一項重點工作。為了有效改善當家我國村級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很多地區的農經局都實行了“村賬鄉代管”的改革,把村級財務交給鄉鎮的農經站所進行管理,并取得較好的成效,以防止我國財政資金在各個村級截留、挪用的現象。
2.1 財務公開不及時,村務公開量較小
以吉林首雙遼市為例,吉林首雙遼市自2002年起開始運行“農經站村賬代管”模式:(1)該地區村級財務狀況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公開,其中大額度5000以下,安全按照六步操作法進行公開,村務公開量較小,群眾無法及時了解村里的財務狀況。(2)部分農村的村級財務得到了公開,但是透明性較差,只對合法財務進行公開或是采用群眾看不懂的會計方式進行公開。(3)一些村子在村級財務在公開之后,未及時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會議,征詢人民群眾的意見,也沒有對群眾的質疑做出合理的解釋[1]。
2.2 賬目設置不全面,管理計劃不合理
當前,吉林首雙遼市大部分的農村都是將村里的資金交給報賬員管理,部分村書記、村主任需要用錢時,通常都是先支后批,支出資金沒有真正入到賬上,報賬人員成為了一個發票代管員,而不財務管理人員。多數村子都存在庫存現金過小、白條抵庫以及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一部分村子對于工程的預付款未進行應有的賬務處理與結算,進行無計劃收支,財務支出沒有受到相應的約束,利益較好時,往往是有錢就用,直至用完,這些問題都是造成村財庫存現金出現異常的重要原因。相關的數據顯示,在實行計算機網絡監管之前,很多村子都存在嚴重的庫存現金缺乏的現象,多數村子的庫存現金都在2000元以下。該項調查顯示,很多村的村委會主任認為庫存現金是村里的正常收入,不愿意將其納入到賬戶進行集中管理與核算,而是設立設個人賬戶將現金存入個人存折中,導行貪占挪用的現像發生。
2.3 制度執行不夠嚴格
當前,雖然國家已經為村級財各管理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大部分的農村都沒有按照制度嚴格執行。通過相關人員對部分村委會的管理開支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大部分村管理費用中,伙食費與會務費的開支相對較大,沒有對村級接待費用限額進行合理的控制,部分村子甚至出現變相開支接待費的情況。
3.1 完善“村賬鄉代管”的制度
(1)市農經局應該要求各村統一使用鄉鎮農經站在本地銀行開設的“村級專戶”,并將村級現存的資金全部的收入與支出都納入到專戶中進行核算。(2)各個鄉鎮農經站應該設立相關的村賬會計崗位,專門負責代理當地村級財務的會計事項,并針對各村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村記賬,以便各個村子的收入與支出情況都獨立的反映出來。(3)各個村子應該成立專門的村級民主理財小組,并讓村民推選出公道正派、能力強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民擔任該小組成員,其中要職能就對村級財務處理的各個事項進行監督。(4)取消原來的村級會計和出納等崗位,設立一個村級報賬員崗位,專門負責對村里各項費用支出的原始憑證進行預審與整理,然后填制相應的報賬單據,再送到鄉鎮農經站辦理相關的報賬手續[2]。
3.2 加強村級財務的收支管理
(1)在收入方面,不得亂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嚴格實行兩條線收支管理方式,嚴禁出現坐收坐支的情況。在收到相關款項的5個工作日之內,由村里的報賬員及時將金額存到鄉鎮農經站開設的“村級專戶”中。如果村級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植樹造林等方面的公益事業,必須先在村民代表大會進討論通過,且已向鄉鎮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備案。(2)在費用支出方面,應該嚴格執行報賬管理制度,各村該月支出的所有費用必須在該月進行審核與入賬,所有的開支都必須由相關的經辦人和證明人簽字,且有村里“民主理財小組”的印章與主要負責人簽名審批方可生效。
3.3 對村級票證管理與債權債務進行規范
村級管理的收入票據必須采用吉林省雙遼市農經局統一監制印刷的收據;收款收據須由村報賬員秘當地的鄉鎮農經站申請開設,確保票款相符,避免出現坐支挪用的情況。村級應該每個年度對村里的債權債務進行清理、催收以及清償,禁止私自新增債務。
3.4 嚴格實行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增加村務公開量
嚴肅村級財務管理的紀律,組織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村級財務的實際收入和支出情況,增加村務公開量,確保村級財務管理透明性,讓村民充分了解村級財務狀況。
3.5 加強信息系統建設,推進村級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為了讓村級的財務核算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市級財政部門應該結合村級財務核算管理的具體情況,依據《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制定一套全新的村賬會計科目與報表,并在市鄉鎮的財政網絡中心與各鄉鎮的農經站中建立起“村賬鄉代管”網絡,實現網上做賬、報賬以及報表等功能,讓全市的“村賬鄉代管”工作向精細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管理的方向發展。
總之,自吉林首雙遼市實行“村賬鄉代管”模式以后,有效改善了該地區村級財務管理混亂的問題,將各村、居委會的財務都交給農經站進行代管,村級的收入與支出都納入到了鄉鎮財政管理體系當中,依據國家統一的標準與規定進行管理,確保了資金流向的安全性,不僅避免了亂收亂支、貪污挪用以及賬外設賬的現像,還大幅度降低了村級財務管理的成本。
參考文獻:
[1]王暉,劉琳,馬廣碩.對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的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2(88):156-157.
[2]趙江平.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當代農村財經, 2015,9(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