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凱戚銳金瑛劉日棋陳峻陳奕磊(.臨海市氣象局,浙江臨海 37000;.麗水市氣象局,浙江麗水 33000)
?
防雷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王鑫凱1戚銳1金瑛1劉日棋2陳峻2陳奕磊2
(1.臨海市氣象局,浙江臨海 317000;2.麗水市氣象局,浙江麗水 323000)
【摘 要】雷電災害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每年因雷擊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防雷減災是社會公共安全的組成部分,是氣象防雷工作者的重要職責,是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舉措。通過介紹臨海市在防雷減災工作中的經驗以及在防雷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促進以后在防雷減災工作中不斷提高依法行政和技術服務能力,開創防雷工作的新局面。
【關鍵詞】防雷減災 問題 對策
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據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分鐘發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一萬人,所導致的火災、爆炸時有發生。雷電災害被列為“電子時代的一大公害”[1]。雷災作為一種氣象災害在我國較為常見,并呈季節性發生。近年來,為了積極穩妥地開展防雷減災工作,臨海市氣象局搶抓機遇,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防雷減災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防雷減災工作順利、科學有序地發展,是目前的首要任務。針對臨海市防雷減災工作的進展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促進以后在防雷減災工作中不斷提高依法行政和技術服務能力,開創防雷工作的新局面。
防雷減災是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舉措。要做好防雷減災工作是切實履行職責,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重要的防雷安全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浙江省氣象條例》、《防雷裝置設計審核與驗收規定》等法律法規明確了防雷減災工作氣象部門的主要職能。
1.1 防雷減災管理工作職責不明確
在實際工作中,檢測、驗收、工程都是同一班人員完成的。職責不明確,就會導致責任不明確,雷擊災害造成的人生傷害以及財產損失就無法進行責任追究,防雷減災工作的社會形象大損。
1.2 沒有系統全面地防雷減災科技服務規劃
目前,防雷減災服務是以“邊走邊看”的形式開展工作的,對轄區的防雷管理工作沒有一個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每年做的都是常規的檢測,而對一些隱蔽的、小型的項目檢測不到位,特別是那些存在重大隱患的、阻力大的項目。工作存在零散性、隨機性、盲目性,無法形成體系,使防雷減災科技工作的社會認可度偏低。
1.3 防雷減災工作的的技術能力不夠
防雷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防直擊雷,同時也要防雷電產生的雷電感應和雷電波的侵入,專業性較強。目前現有的防雷檢測儀器無法達到實際工作要求,防雷技術含量低,缺乏可信度和競爭力,服務存在滯后性。
1.4 宣傳力度小,不被社會重視
長期以來,防雷工作不被社會重視,一是防雷意識淡薄,缺乏雷電安全知識,認為雷電災害是小概率事件,存在僥幸心理,個別人防雷觀念陳舊,認為有根避雷針就可以避免雷電;二是防雷設施不規范,無防雷設計或不按設計施工等,或未設計先開工等,造成建筑物防雷的先天不足,使用不合格的防雷電子產品,以及存在防雷隱患拒不整改的,都缺乏強有力的法律制裁依據。常常導致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發生。
2.1 專業技術人員缺乏
目前我市防雷技術人員只能從事簡單的施工、檢測、驗收等工作,而對于防雷安全評價、設計圖紙審核、竣工驗收以及工程預算、信號防雷、建筑防雷工程設計與施工、計算機房防雷項目就無法完成,與其相關的專業技術有待加強。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雷電防護工作的科技含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處理不當,不但起不到預防或減輕雷電災害的作用,還有可能因為不規范的行為導致人為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所以,每個防雷減災工作者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2.2 氣象執法力度薄弱
提高氣象行政執法能力,完善規范執法文書、存底存檔,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才能促進防雷工作的發展。
3.1 更新服務理念,加強組織管理
將防雷科技服務工作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把國民經濟建設,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切實履行部門職責,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氣象主管機構切實履行防雷組織管理,監督檢查等職能,明確責、權、利,充分發揮其社會管理職能。
3.2 壯大業務團隊,提升專業服務能力
氣象部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將防雷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作為發展防雷事業的重點來抓,服務到位,人才先行。人才隊伍要注意:一是加強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再教育;二是多吸納社會上多年從事此項工作的技術人員,引起業務熟悉且在防雷工程中具有一定的社會的競爭力;三是在高校吸收防雷專業的畢業生來充實業務隊伍。這類人才有完善的理論基礎,再經過實際工作鍛煉將會在工作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3.3 堅持依法行政,促進防雷事業的健康發展
堅持依法行政是促進防雷事業的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法律文書要規范,行政審批程序要規范,許可事項要有法可依、存底存檔要規范,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促進氣象事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還要加強氣象執法隊伍的建設,維護行政執法的部門良好形象,堅決杜絕無證執法和有損部門形象,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行為的發生。
防雷減災,對于這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并不罕見,然而,對于防雷減災的工作我們做的并非十分充足,隨著時代的發展,防雷減災工作變得愈加重要。防雷減災重在預防,我們只有在災害來臨之前做好一定的預防措施,在面對這種自然災害到來的時候,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它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困擾。
參考文獻:
[1]米天明.陜西防雷減災工作發展進程及戰略思考[J].氣象軟科學, 2008.
[2]中國氣象局.防雷裝置施工質量監督與驗收規范QX/T 105-2009 [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
[3]張義軍,言穆弘,孫安平,等.雷暴電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2.
[4]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2011 版)[M].北京:中國建設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王鑫凱(1986—),男,漢族,浙江仙居縣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氣象防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