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敏(鳳山縣特色資源產品集中加工區管理委員會,廣西 河池 547699)
?
項目化管理在企業設備檢修中的實踐分析
王麗敏
(鳳山縣特色資源產品集中加工區管理委員會,廣西河池547699)
摘要:項目化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其實年代并不久遠,是一種新型模式。這種模式是源自于項目管理的日漸深入,該模式把公司的各項活動都當作一項項目對待并實施項目管理,運用了項目管理模式對公司進行管理。本文從項目化管理的背景出發,探討了企業設備檢修的管理模式要點,分析了此模式下各種設備檢修的狀況,并重點提出了幾點設備維修的建議。
關鍵詞:項目化管理;企業;設備檢修
項目化管理在各種管理模式中是較為繁復和精微的管理模式。這種新興的管理模式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它是一種復合式的管理模式,這就要求管理者能夠掌握和運用多種綜合管理方法。
項目化管理在企業設備檢修中的實踐,根本目的是在確保時間成本、技術保障、經費標準和性能指標等各種條件下,以最高的效率完成預先定下來的目標,讓檢修各方都能感到滿意。針對這一情況,提出在企業設備檢修中運用項目化管理,既可以提高設備檢修的速度和質量,還可以減少企業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成本。
1.1規范并完善設備的檢修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首先需根據需檢修設備的具體狀況,成立專門為此負責的檢修和管理的機構,并且要配備單獨專業的設備檢修人員,從而健全設備檢修管理的體制,設備檢修進行規劃性工作,這有利于科學檢修設備,協調檢修工作。其次,要制定能夠確保符合企業實際狀況的設備檢修規章制度,并使項目化管理得到有效的執行,順利開展指導檢修工作。
1.2設立設備檢修管理機構
收集設備資料,設置專門的檢修機構,明確該機構主要職責,并讓其工作人員明確職責,從而確保檢修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比如說,制定點檢標準和檢修標準以及檢修進度,從而控制檢修成本的任務由技術人員承擔;制定詳細的檢修計劃,并由管理人員負責實行,從而確保檢修工作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運行;另外,檢修工作需要定期開展,也可以結合設備的具體狀況進行。
1.3人員培訓
隨著科技日漸發達,技術含量和難度越來越高,企業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也不斷升高,鑒于此情景,必須要結合新的檢修技術來進行人員培訓工作。舉幾個例子來說,按照一定的流程,對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包括設備安裝等各個方面的綜合全面培訓。還需要采取如檢修示范及展開檢修業務講座等多種培訓方式,同步提升管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實際操作能力。
1.4保養管理
強化設備的保養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減少檢修的費用成本。保養管理一般都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增大管理設備檢修的力度,從而減少設備因維修停機的時間,盡量降低企業因設備檢修帶來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是設盡量不要外委維修設備,否則維修成本還會增加。
2.1常見的設備維修模式
2.1.1定期檢修模式
所謂的定期檢修模式,也被稱為預知維修和定期檢修等。該模式一般根據需要檢修的設備技術標準或者是劣化規律而規定檢修標準,掌握設備的時機進行檢修非常關鍵,只有在大量地搜集設備的相關數據,并依照設備運行的具體狀態才能掌握。在該模式下,只要設備的使用達到了預定時間,無論當時的技術是怎樣的狀態,哪怕沒有必要檢修也要進行。因此定期檢修模式一般適用于故障特征會隨著時間變化的狀況。該模式的主要優點是可以掌握檢修的具體實施狀況,控制好檢修的時間,進而可提前準備及組織檢修工作,能有效地降低設備故障的發生率。
2.1.2事后檢修
所謂的事后檢修,是指當設備已經發生了故障或事故以及損壞的時候,造成設備陷入停機狀態后對設備進行的檢修,這種檢修模式也被稱為故障檢修。事后檢修能夠使設備功能得到恢復,并達到其原有的水平。這種檢修模式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無法人為地控制設備的檢修時間,必須在把各項檢修資源都做好了充分準備后,才可以讓檢修工作高效進行。
2.2實施狀態檢修
就目前而言,最先進最實用的設備檢修模式,就是狀態檢修。狀態檢修模式有時也被稱預防檢修模式或者狀態監測檢修模式,是當今應用頗為廣泛而且效率非常高的一種檢修方式,這種檢修模式能有效地避開過度檢修或者錯失檢修的時機等問題,從而提高企業設備的安全性能和可用性能以及可靠性能。企業不但能使設備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而且成本也將隨之降低,是一種有效建設一流工業生產企業,體現創新的模式。
2.3工作方式的選擇和規模
在選擇狀態檢修模式進行實施時,要讓工作形成一個管理閉環,其環節包括設備分類、狀態分析、狀態監測和檢修結果評估以及檢修過程管理等,根據不同設備和類型選擇不同的工作方式和開展深度。各個工作環節之間既有關聯性又有制約性,都將對整個檢修工作造成影響。
3.1按照檢修計劃做好設備檢修管的理工作
要科學地確定檢修項目,就需要收集設備的所有狀態信息。這項工作不僅有利于進一步確定及完善企業設備的檢修計劃,又方便于評判設備檢修項目是否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還可以縮減維修費用成本。例如,進行維修設備的缺陷時,如果按規定還沒有到設備檢修的周期,就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梳理,從而有效地減少設備欠修或過修現象的產生。
3.2建立設備檢修管理制度
明確設備管理及檢修任務由誰負責,建立及完善設備的檢修制度,并針對具體執行情況進行各個責任主體的監督和檢查的工作,這是設備平穩運行的重要保障。隨著精細化管理在設備的檢修工作中不斷地深化,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將得到進一步有效提升。
3.3加強成本管理
控制檢修材料和備件費用以及勞動力成本,從而控制住設備維修總成本。在制定設備檢修的詳細計劃時,首先在心里要有一個檢修預算的清晰的費用概念,將設備檢修的精細化管理目標定為降低檢修成本,減少在檢修時出現過修或欠修的發生率,進而達成控制總成本的目標。
3.4優化檢修具體模型,將效益最大化
從買進原材料到出售完成品,企業生產中間的工作都非常復雜。在這種復雜性面前,制定設備檢修的具體模型的時候,必須要嚴格地把關每一個環節的每一項工作。在實際中,一方面可以按照生產工藝的具體流程中前后順序和特點以及當時檢修的具體情況等,確定檢修的具體模型。另一方面是將現有的如檢修人員以及設備等檢修資源全部集中起來,讓設備檢修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滿足,從而避免需要外委來維修,并進而減少維修費用。
3.5大力從外引進先進的檢修、監測的設備及方法
只有根據檢測設備數據,并把這些數據作為檢修工作中的有力憑證和支持,盡量減少包括人為因素和經驗意識的干擾,這有利于提高檢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尤其在排除重點設備故障的時候,不僅要充分討論導致故障產生的因素,并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找出并不斷地優化又快又好的處理方式,還需要拿出預案避免故障再次發生。
3.6建立健全設備的點檢和檢修人員培訓機制
建立和健全相關設備檢修人員培訓機制,通過全面提升從事設備檢修工作技術人員的技能,克服因工作經驗及技術水平因人而異等帶來的設備失修及過修問題。
3.7建立設備點檢和檢修人員的人才激勵機制
建議建立優秀點檢和檢修技術人員的人才庫,充分發揮這些優秀人才的技術和經驗上的優勢,以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目前企業流失在業務上比較成熟的人才,這些大都是因為沒有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或機制建立得不科學不規范,為此企業的發展會遭受不少不利的影響。因而,企業高層在進行相關決策時絕對不能把企業淪為同行的人才培訓基地,一些企業因為認識不到這一點盡管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大力培養員工的技能,卻總導致人才流失。不僅因此導致培訓成本過大,最終培訓的工作也會因而失敗,破壞企業的穩定,使其難以健康長遠地運行。
按照正確設備檢修的計劃來進行項目化管理,將成熟的檢修模型再進行不斷優化。在對企業設備的檢修工作進行項目化管理的過程中,其內容必須以精細化管理為主,確定清楚檢修責任的主體和管理人員職責,強調科學化管理,提高效率,注重開展專業化和數據化以及信息化等工作,逐漸實現狀態檢修模式,進一步完善預防設備故障及事故的機制。只要制定了科學性強、合理性高以及有利于實踐操作的設備檢修計劃,并按照故障監控,充分有效地利用檢修資源,快速提高設備的檢修管理工作總體水平,進而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整體提高,并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張小娟.項目化管理模式在中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新校園,2015,1(3):43-44.
[2]張春艷,周鳳霞,張濱.基于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項目化管理的探索[J].中國培訓,2015,10(6):71-72.
[3]王靜修.項目管理中的團隊建設[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5(4):23-24.
[4]郭興能.淺談項目管理的幾點拙見[J].科技創業,2013,7(23):61-62.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