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付 琳 韓 彥 田 培 楊戰營
新媒體那些事兒
文/圖_付 琳 韓 彥 田 培 楊戰營
隨著微博、微信的興起,在人人一部手機的時代,新媒體這個東西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逐漸的平民化成了它的特征。這些年新媒體的發展如火如荼,省電力公司和各地市公司新媒體工作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那么,我們身邊從事新媒體的員工都做些什么工作呢?一起來看看他們與新媒體一起成長的那些事吧。
“老張鄭州買新房,漲啦!家用電器全配完,住啦……”音樂響起,你會不會覺得很熟悉。沒錯,這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曲調配上安全用電知識的歌詞,是鄭州供電公司《小宋來了》系列動畫的第一部作品——《小宋來了之讓你用電不再囧》,歡快的曲調讓大家在傳唱中既牢記了用電安全知識,又娛樂了生活。
2015年年初,鄭州公司通過與影響力較大的社會新媒體從業人員溝通,了解新媒體受眾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習慣,探索閱讀興趣點,將新媒體工作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創出自己的品牌。
首先,他們確定了安全用電知識普及這個與所有人有切身關系的大主題,然后結合家庭安全用電、雷雨云天氣安全用電提醒、家庭安全用電等細化項目,配以網上傳播度較高的說唱、歌曲改編、快板書等形式,最終制作成動畫效果,《小宋來了》系列動畫“三部曲”就這樣在2015年成功發布了。該作品首日閱讀量破萬,并獲得了持續好評。
當然,創作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瓶頸和困難。
腳本創作之初,因人力、精力有限,存在著專業術語不準確、人物設定脫離實際等問題。發現這一問題后,鄭州公司新媒體創作小組成員多次現場演繹腳本,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完善,并在演繹中碰撞出許多有趣的創意,運用到動畫制作中去。
后期推廣也是一波三折。鄭州公司只有官方微博一個渠道,發布范圍小,推廣能力有限,發布初期沒有收到足夠的傳播效果,后來借助省公司官方微博、微信等傳播平臺推廣,被網友大量轉發,成功打造了《小宋來了》整個系列作品,并獲得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其中,《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改版歌曲更是被省內知名電視節目《打魚曬網》多次播放。
“2015年是收獲頗豐的一年,2016年更是我們斗志昂揚的一年。熟練掌握新媒體工作的技巧,更好地服務于公司中心工作,樹立公司良好的央企品牌形象,是我們接下來工作的目標。”鄭州公司新媒體負責人說道。
2015年,鶴壁供電公司共在省電力公司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27篇。有人說,所有看似機緣巧合的偶遇都是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在該公司看來,每一篇文章的背后也都蘊含著精心的策劃。
2015年5月是勞模宣傳月,如何將張智遠堅守一線、默默奉獻的事跡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成了一個難題。恰逢迪士尼動畫《超能陸戰隊》上映,動畫里那個體形胖胖的充氣機器人大白,因呆萌的外表和善良的內心深受人們喜愛,大白給人帶來的溫暖和安全感與無私奉獻的電力員工形象如出一轍,張智遠不正是那個溫暖的電力大白嗎?后來,鶴壁公司策劃了《告白電網:我愿做你的電力大白》,并在省公司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所以,做好新媒體,要做“有心”人。
每年的8月份,鶴壁公司都會組織員工家屬到變電站參觀。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也在8月份,讓節日與工作相結合是否會有驚喜呢?于是,“浪漫七夕,情牽電網”成為了鶴壁公司的策劃主題。
2015年七夕節,在靈山變電站,員工家屬們不僅進行了參觀,還拿起了測溫儀等工具給設備進行“體檢”。靈山變電站員工秦瑞萍因為值班無法參加活動,她的丈夫劉桂濤得知后,將一束玫瑰花送到了妻子的辦公室,給了秦瑞萍一個驚喜,也把當天的活動推向了高潮。“這不是我第一次來變電站,但是這次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也讓我對妻子的工作了解得更全面。”活動結束后,員工劉俊霞的丈夫王國棟說。所以,“用心”才能收獲不一樣的驚喜。
為了便于交流,鶴壁公司成立了微信群“新媒體創意策劃團隊群”,群成員有20多人,分別來自公司不同崗位。所以,“凝心”才能聚成大智慧。
一次次策劃的成功實施,讓鶴壁公司的新媒體工作悄然轉變,從最初的“單打獨斗”變成了“團體作戰”,不管宣傳形式如何創新,鶴壁公司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用圖片講故事,用故事講工作。

2015年七夕節,秦瑞萍在辦公室收到丈夫贈送的玫瑰花
“他們跋山涉水與風雨相伴,他們穿越繁華與寂寞相守,他們站在城市的背后,用自己的行動和力量去守護著王屋大地的光明。”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電網人背后的故事,濟源供電公司根據電網實際工作對歌曲《我相信》進行改編,并以微信、微博為主要推廣平臺,讓廣大網友感受電網員工的青春激情,也借此喚起電網員工的自豪感、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濟源公司豐源配網班作為施工一線的“精兵班”,是歌曲MV拍攝的主要對象。拍攝小組在第一天便與他們取得聯系。得知他們要在坡頭鎮立桿架線時,便驅車前往。坡頭鎮在濟源市南邊,山脈丘陵較多,有的路段坡度甚至達到70度以上,長滿了半人高的酸棗樹和荊棘。“雖遠遠地就聽到了施工的口號聲,但溝壑縱橫,在繞了幾道溝梁后,才好不容易在一個山溝里找到他們。”拍攝小組成員張嬌莉說。
作為引路人,豐源配網辦公室的狄楠楠也來到施工現場。“剛到工地,我竟然沒認出同事王朋!”狄楠楠回憶說,當時王朋剃了光頭,臉龐黝黑,與平日在辦公室的形象截然不同。

紀實音樂MV拍攝現場
“為了趕工期,節省上下山時間,我們半個多月都吃住在工地。沒有條件洗澡,為了省事,大家干脆剃了光頭。”工程負責人李國忠解釋道。沒有事先安排,沒有特意擺拍,高強度的體力活兒讓他們無暇顧及拍攝小組,MV里的畫面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施工場景。
平日施工時,為了減輕負重,他們一般都是早上吃得很撐,路上不帶干糧,只帶瓶水,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下午4點。在山上,拍攝小組跟拍了兩基鐵塔后,便累得氣喘吁吁。“這一天下來,徒手都吃不消,更別說他們還要工作,巡線工真的很苦。”攝像楊寒感慨道。
經過一周左右的拍攝和后期剪輯,一部4分36秒的紀實音樂MV制作完成了。“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供電企業普遍有高薪、舒適、清閑的誤解,拍攝一部以電網工作現場為主,展現供電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的音樂電視短片,通過新媒體平臺來還原真實的供電員工,對取得社會公眾的情感認同很有意義。”MV總協調負責人張璟說。

王蕾在公司官博上回答網友的私信問題
“哇,畫風怎么不一樣了?”“感覺很舒服,不再是刻板的官方腔了,希望不要再變回去了。”“好幽默的停電公告啊!”……這是濮陽公司官方微博的一次評論狂潮。
2015年3月,濮陽供電公司員工王蕾接手微博管理工作。作為網絡官方發言人,瀏覽著其他企業中規中矩的官方微博,王蕾開始思考如何做出既有特色又不會引發負面情緒的公司官博。
新媒體重在“新”,突破舊風格是濮陽公司官方微博邁出的第一步。先從一板一眼的停電公告下手:“hello小伙伴們,因檢修計劃,銀座商城將會受到影響,想逛街的親要記得變更行程哦!”俏皮的語言再配上可愛的表情圖,發布首日閱讀量就達到3000多次。發布第二天,大濮網微信公眾號以“國網濮陽供電公司發出史上最調皮的停電公告,快來看看吧”為題,評價說詼諧幽默的公告既吸引了廣大網友的眼球,又增強了傳播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第一次嘗試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讓我們新媒體工作者大受鼓舞。”王蕾說道。之后,濮陽公司陸續創建“安全穩定用電背后”、“供電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小亮妹’帶你看電力”等話題,代表電力員工的動漫形象“電力小亮妹”出現在廣大粉絲面前后,每條微博的閱讀量和轉發量也都大幅增加。
2016年3月1日,一條微博私信吸引了王蕾的注意。一名新疆網友發來私信,說要尋找母親20多年前的一個朋友,只記得她在濮陽供電公司工作。根據該網友提供的信息,經過多方詢問,在省公司官方微博的幫助下,兩人終于重新取得聯系。在信息高速傳遞的當今社會,新媒體的傳播力量不容小覷。
從剛剛管理時的亦步亦趨,到過程中漸漸變革創新,再到現在的游刃有余,微博管理員王蕾感觸良多:“一路走來,我不僅收獲了工作上的成就,還感受到與粉絲交流的快樂。也許有時候只是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看到他們回復謝謝時,內心還是掩飾不住地興奮。新媒體工作給了我更開闊的視野,它就像一面鏡子,照見每一個真實的個體,你是什么,它就會是什么。”


《小宋來了》系列動畫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