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本刊記者 喬 橋 李曉光
小山村變了大模樣
文/圖_本刊記者 喬 橋 李曉光

改造10千伏水庫線
10月的北太行,漫山紅葉,層林盡染,遼闊而靜謐,唯美而愜意。山上的蘋果園里,沉甸甸的果實隨風搖擺,穿過蘋果園,還有幾處柿園,柿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像裹了一層金邊閃閃發光。
與眼前的景象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耳邊的“訴苦聲”——隨行的人告訴記者,這里地處太行山腹地,是焦作市中站區龍洞鄉的所在地,相傳山中有一奇洞,為龍所居,故曰龍洞鄉,是典型的山區鄉鎮。前些年,鄉村里電壓低,供電量不足,辦不了企業,搞不了種植,村民們紛紛外出打工,龍洞鄉漸漸變成了“無人鄉”。
既然無人,怎么會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呢?10月21日,記者跟隨焦作供電公司王封供電所員工劉小連、許五平、連海軍來到龍洞鄉一探究竟。車子從供電所出發,行進在緩緩爬高的山坡,龍洞鄉就靜靜地躺在太行山的懷抱中。
順著山巔眺望,一條蜿蜒曲折的電力線路在太陽的照耀下,格外耀眼,這就是向龍洞鄉供電的10千伏線路——水庫線。
10千伏水庫線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全長32千米,線路走徑全部位于焦作市北太行山脈的崇山峻嶺之間,平均海拔470米。由于年代久遠,線路嚴重老化,且轄區內電力需求不斷增加,遇上惡劣天氣,更是不堪重負。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以來,焦作公司先后投資500余萬元對該線路進行了全面改造,轄區內的供電可靠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近年來,有了電力作保障,村民們紛紛返鄉創業,工業、畜牧業、種植業等多管齊下,人均純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
不久,汽車行駛進十二會村停了下來,只見村內便民連鎖超市、幼兒園、老年活動室、醫務室、文化活動室等一一映入眼簾,還有一處“代繳電費處”的標牌格外搶眼。
“過去,龍洞鄉千余戶人家家家戶戶養牛羊、種玉米,僅僅夠維持生計。現如今,電通水暢,村民們致富更多的是靠工農業生產,由于通向城里的交通不便,網絡也不暢通,繳納電費成了難事,因此在村里設了代繳電費處。這樣的代收點,鄉里其他村子也有許多。”說話的是一位面龐黝黑、聲音憨厚的漢子——村民劉大旺。劉大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雨水特別少,如果不灌溉,農作物甚至面臨絕收的險境,更不要說拉到城里賣了。說著說著,他話鋒一轉:“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取得了小麥、玉米和水果的大豐收,這背后的秘密就是充足的電力供應。”
農作物的灌溉、脫粒、烘干都離不開電。過去,僅僅依靠照明電根本無法滿足農戶開展大規模農業生產的需要。為此,焦作公司新裝了3臺大容量變壓器和9臺能自動切除故障線路的高壓斷路器,這些設備不僅能夠把源源不斷的電能通到太行山腹地,還能夠縮小停電范圍和快速送電,并且有效保護主網設備不受損害,確保區域內經濟蓬勃發展,受益最多的當屬農民兄弟。
連海軍說:“再往前,車子就上不去了,我們只能在這里停下,徒步前進。”穿過村子,我們一頭扎進了大山,一個半小時之后,我們到達了大家嶺村。進到村子,我們徑直走向79歲高齡的趙大娘家,還沒到跟前,老大娘已經迎了上來。“每隔一段時間,就知道你們準來。”說話間,趙大娘就拉起了家常,“這電網一改造,電壓就足了,各種電器隨時都可以用了,生活越來越有滋味兒,真得感謝供電公司!”
趙大娘還說,不僅如此,而且供電所的員工還經常會來到村里檢查線路,幫著村民查看用電設備,教大伙兒一些安全用電常識,讓村民們不僅能夠用上電,還能用好電。
連海軍說,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用電需求大幅提高。就大家嶺村而言,以前村里電器少,機械化作業更少,一臺100千伏安的變壓器就可以滿足全村的用電需求。隨著電器的普及,原有的臺區容量就不夠用了。在去年的農網改造中,焦作公司為該村更換了大功率變壓器。
簡單的歇腳之后,已是臨近中午時分,謝絕了趙大娘的挽留,我們繼續向前走。
14時10分,我們來到了北業村口。不遠處,只見許多村民正圍在李大爺家門口,不知發生了什么事。走到近前,原來是村民李五銀家添置了洗衣機、大彩電、電磁爐等家用電器,惹來眾多村民艷羨的目光。大家都說,李大爺可真是享了兒女的福了。
可李大爺卻說:“俺是享了供電公司的福,不架這電線,孩兒們再孝順,俺也用不上這‘洋玩意兒’啊。”說起當時村里改造的情景,李大爺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孩子們都到城里上班了,俺老頭子不愿意離開這個窮家,可這沒電的日子真不好受啊。那些供電公司的師傅們真好呀,往這窮山溝里頭給俺們背電線、扛線桿,讓俺們用上了電,這以后啊,俺就更不想離開這個家啦!”
說話間,村民許白蛋看見我們,一路小跑著來到跟前說:“俺家有一個插座老是接觸不良,你們幫俺看看吧。”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們來到許白蛋家,連海軍把插座取下來,把里面的接觸點進行了清潔,插座變得完好如初。許白蛋面帶笑容指著連海軍悄悄地對記者說:“大事小情,只要叫,保管到。”
新一輪的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摸得著、看得見的實惠。截至目前,焦作公司農配網工程“6·30”建設任務共計完成3128項單項工程,批復資金36796萬元,新建、改造架空線路124條、共551.5千米;新建、改造變壓器1290臺,容量28.824萬千伏安;新建、改造400伏線路943.76千米;智能電表改造19.18萬戶,惠及農戶千萬家。
改造后的龍洞鄉就如同《南泥灣》中歌唱的一樣:當年的南泥灣,到處呀是荒山……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再不是舊模樣,是陜北的好江南……

山區升級電力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