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友 古松
黃石市大棚有機辣椒早熟栽培技術
徐維友 古松
導讀: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在大棚內進行早熟栽培,可使有機辣椒提早上市,是提高有機辣椒生產收入的重要途徑。從播種育苗、合理輪作、整地施基肥、定植、田間管理、采收上市、建立檔案6個方面介紹了大棚有機辣椒早熟栽培要點,以供參考。
1.1 營養土配制
有機辣椒播種苗床和表苗營養缽的營養土配制,宜選用2/5炕曬過篩的無病疏松肥沃菜園土、2/5炭化谷殼、1/5腐熟豬糞渣,充分混勻即成。每1m3營養土拌入硫磺0.5kg,再用塑料薄膜覆蓋密閉消毒4~5天。
1.2 品種選擇
選擇抗寒性和抗病性強、低溫坐果能力強、早熟、豐產、優質、商品性好的的蘇椒5號、湘早秀、楚椒808、湘研11號、洛椒早4號等辣椒品種。
1.3 種子消毒催芽
先將辣椒種子晾曬2~3天,放入55℃溫水中浸泡消毒15min,撈出洗凈后用清水浸種5~6h,再用高錳酸鉀300~350倍液浸泡消毒2h,也可用生石灰水100~150倍液浸泡消毒1h,還可用木醋液200~250倍液浸泡消毒3h或用硫酸銅100~150倍液浸泡消毒1h;而后用清水清洗干凈,撈出瀝干水分,放于25~30℃的催芽箱、培養箱或電熱毯中催芽,經過3~4天,大約有70%的種子破嘴露白時就可播種。
1.4 播種
大棚早熟栽培有機辣椒的播種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播種育苗在塑料大棚中進行,播種苗床要提前安裝好電熱線。每667m2栽培地需一級辣椒種子80~90g,每1m2撒播苗床可播種150~160g。播種時,先澆足底水,再均勻撒播,覆蓋1層0.5~1.0cm厚的無病干細營養土。播種后,覆蓋好塑料拱棚保溫保濕,關閉好塑料大棚進行保溫育苗。
1.5 播種苗床管理
幼苗出土前,關閉大棚和拱棚保溫,無需通風透氣。幼苗出土后,適時通風透氣,幼苗環境溫度盡量控制在白天20~25℃,夜間15~18℃;寒潮雨雪天氣和夜間低溫天氣注意防止凍害,適當少澆水,使苗床土壤表面維持半干半濕狀態;如果苗床土壤濕度過大,可撒施無病干細土或干草木灰吸潮。
1.6 表苗
苗齡30~35天、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選擇晴天10:00~15:00,將幼苗表入10cm×10cm規格的塑料營養缽中,每個營養缽2株苗,2株苗間隔2~3cm。表苗前3~4天適當煉苗,并在表苗苗床安裝好電熱線;表苗后及時蓋好拱棚、關好大棚,以促進緩苗。
1.7 苗床管理
表苗后,幼苗環境溫度盡量控制在白天20~30℃,夜間15~20℃;間隔7~10天結合補濕噴1次0.2%沼液,營養缽內土壤保持半干半濕狀態,注意適時通風透氣。如遇寒潮雨雪天氣和夜間低溫天氣及時給電熱線通電加溫。定植前5~7天適當煉苗。
1.8 壯苗標準
移栽定植的有機辣椒幼苗,要求苗高14~17cm,下部莖粗0.4cm以上,有真葉8~10片,葉片顏色濃綠,至少90%的幼苗已現蕾,根系生長發育良好、無銹根,植株無機械損傷和病蟲害。

大棚有機辣椒早熟栽培地塊要合理安排茬口,與3種以上非茄科作物實行3~4年輪作,排灌條件相當好的耕地可實行1年水旱輪作。
選擇土壤深厚疏松、富含有機質、保肥保水能力強、排水灌水條件好、3年以上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大棚耕地作為有機辣椒早熟栽培地。前茬作物收獲完畢后,及時清除殘枝敗葉,盡早深翻凍土炕地。
大棚耕地整地作畦前,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畜禽糞3000~3500kg,或任選充分腐熟大豆餅140~150kg、充分腐熟花生餅190~200kg、充分腐熟菜籽餅280~300kg之一,再加鉀礦粉20kg、磷礦粉40kg作基肥,基肥占總用肥量的90%~95%。并要求鉀礦粉和磷礦粉來源于天然,鉀礦粉未經化學方法濃縮,氯含量<60%,磷礦粉為每1kg鎘含量≤90mg的五氧化二磷。另外,大棚耕地宜每3年在整地時施1次生石灰粉消毒,每次每667m2生石灰粉施用量為90~100kg。
翌年2月上旬,提前8~15天整地作畦,先精耕細耙,挖好大棚四周圍溝和棚內腰溝,按1.2m的寬度包溝開畦,畦溝深15~16cm,畦溝底寬大約20cm、上寬大約45cm,畦面覆蓋好地膜,并提前7~10天覆蓋好大棚薄膜,以提高棚內土壤溫度。
黃石市大棚有機辣椒早熟栽培的定植時間一般在2月中下旬。當棚內最低氣溫穩定上升到5℃以上、10cm地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時即可定植。定植選在晴天14:00前進行,每畦栽2行,行間距40cm,畦內相鄰兩行交錯栽苗,穴距30cm,每穴將1個營養缽中的2株苗連苗帶土栽入穴中,即雙株定植,以提高前期產量;定植時,邊移栽邊用細土封嚴地膜定植口。定植后,及時用腐熟清糞水或稀沼液澆定根水并提苗;及時覆蓋拱棚、關閉大棚保溫。
5.1 溫濕度管理
定植后加強溫濕度管理,合理通風透氣,環境溫度盡量控制在白天20~30℃,夜間12~20℃,地溫盡量控制在18~20℃。前期若遇寒潮低溫天氣,在大棚內加蓋無紡布或在拱棚上采用多層覆蓋御寒。
4月上中旬,當溫度大幅回暖時,及時掀起大棚四周的裙膜通風透氣;當大棚外的夜間氣溫高于15℃時,撤去大棚內的小拱棚。5月上中旬,當外界氣溫穩定高于24℃后,及時撤除大棚四周薄膜,保留大棚上部薄膜作防雨栽培。注意防止花期溫度過高而導致落果或徒長。
5.2 追肥
定植后第12~15天,追施1次清淡腐熟畜禽糞水或稀沼液,以促進植株生長。辣椒結果盛期可用稀沼液葉面追肥2~3次,每次間隔10~12天。
5.3 排灌
有機辣椒生長前期一般20~25天溝灌1次,6月中下旬以后由于天氣炎熱,一般14~16天溝灌1次。溝灌要根據土壤干旱情況在傍晚進行,一般將水灌入畦溝,但不可漫過畦面,溝灌后讓水滲入畦內土壤,次日早晨排出積水。水電條件好的蔬菜基地,可在覆蓋地膜前鋪設好滴灌設施,以便在土壤干旱時及時滴灌。平時注意清溝排漬,下雨后做到雨止溝干。
5.4 除草
及時用細土將地膜四周、定植口及地膜破損處壓蓋嚴實,可有效防治畦面雜草,畦溝長出的少量雜草可人工除去1~2次。
5.5 蟲害防治
①提前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或頻振式殺蟲燈,以誘滅絕大多數害蟲的成蟲。
②提前安插黃板和藍板,以誘殺蚜蟲、薊馬、斑潛蠅、粉虱、葉蟬等體型較小的害蟲。
③若發生小地老虎幼蟲為害,可用糖醋液誘殺。
④若發生直翅目、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膜翅目害蟲,可用蘇云金桿菌乳劑噴霧防治。若發生夜蛾類、蚜蟲害蟲,可用魚藤酮乳油或苦參堿水劑噴霧防治。若發生粉虱,可用苦參堿水劑噴霧防治。
5.6 病害防治
①猝倒病和立枯病 播種及表苗時,用生物農藥健根寶可濕性粉劑與干細土混合預防;該病剛發生時,可用井岡霉素水劑噴淋防治。
②枯萎病 可選用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劑、氨基寡糖素水劑、健根寶可濕性粉劑、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木霉素可濕性粉劑等灌根防治。
③青枯病 可選用氨基寡糖素水劑、蠟質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等灌根防治,并用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噴霧防治。
④根腐病 可選用氨基寡糖素水劑、木霉素水分散粒劑、健根寶可濕性粉劑等灌根防治。
⑤白絹病 可選用木霉素水分散粒劑、健根寶可濕性粉劑等灌根防治,并用茄科作物專用型植物激活蛋白溶液噴霧防治。
⑥白粉病 可用武夷菌素水劑噴霧防治。
⑦細菌性葉斑病、瘡痂病、果實黑斑病和軟腐病 可用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噴霧防治。
普通辣椒青果在開花后25天左右采收,杭椒系列辣椒青果在開花后15天左右采收,始收期一般在4月下旬,終收期一般在7月下旬。采收前要配置有機辣椒專門的存放、整理、分級、包裝等采收后商品化初加工場地和配套設施,有機辣椒需要長途運輸的基地,要提前配套建設預冷處理設施,配置冷鏈系統,以便實行商品化處理、貯存、運輸、銷售全程冷藏保鮮;完全按照有機產品的標準要求,進行采收后處理、標識包裝、運輸和銷售。
按照有機產品的標準要求,建立規范的有機辣椒生產投入品管理制度和進出庫檔案,專人負責有機辣椒生產投入品的購買、存放、使用、包裝容器回收處理,詳細記錄使用有機辣椒生產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使用日期、停用日期,詳細記錄有機辣椒病蟲草害發生情況與防治措施,有機辣椒產品的收獲日期;對有機辣椒的生產者及其產品實行統一編碼管理,統一包裝、統一標識,建立標準的產品質量追溯制度,確保有機辣椒產品質量信息自動化查詢;檔案記錄要保存5年以上。
徐維友,湖北黃石市河口鎮農業服務中心,435000,電話:15971531926
古松,黃石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