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喜玉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新鮮冰凍血漿(FFP)輕度溶血對Ⅷ因子測定的影響, 為今后臨床血液檢測及新鮮冰凍血漿質量控制提供參考。方法 制備新鮮血漿, 依次將0.01 g/L、0.10 g/L、0.50 g/L、1.00 g/L、2.00 g/L五種不同含量血紅蛋白(Hb)標本進行冰凍, 每種取樣備制15份, 將新鮮冰凍血漿放置于25℃常溫狀態解凍靜置, 分別在0、1、2、3、4 h不同時間節點內進行Ⅷ因子檢測, 對比Ⅷ因子濃度的變化情況。結果 在相同血紅蛋白含量血漿在冰凍不同時間內Ⅷ因子含量無明顯改變(P>0.05);相同冰凍時間段內不同血紅蛋白含量血漿Ⅷ因子含量無明顯改變(P>0.05)。結論 當新鮮冰凍血漿中血紅蛋白指標<2 g/L, 且25℃室溫冰凍溶解環境中放置時間<4 h, 則溶血不會對冰凍血漿Ⅷ因子產生明顯影響。
【關鍵詞】 新鮮冰凍血漿;輕度溶血;Ⅷ因子;檢測影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190
《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 18469-2012》對于臨床血液檢測質控中嚴格規定, 無論是全血或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的檢測中均要求在運輸存儲待檢前溶血率需控制在紅細胞總數0.8%以下;不過該質量標準對于新鮮冰凍血漿的質量控制要求中卻未記錄溶血率水平標準[1-3]。為進一步探討溶血是否會影響Ⅷ因子在新鮮冰凍血漿內的濃度, 本文通過0.01 g/L、0.10 g/L、0.50 g/L、1.00 g/L、2.00 g/L五種不同含量Hb的新鮮血漿標本15份進行不同時間段內研究, 檢測Ⅷ因子濃度的變化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依據《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 18469-2012》制備新鮮冰凍血漿, 將明確檢測符合該要求冰凍血漿內Ⅷ因子濃度質量控制標準, 且血紅蛋白指標<10 mg/L的血液樣本15份, 并在每份冰凍血漿留存5 ml作為備用樣本, 取5 ml血樣行枸櫞酸鈉抗凝血。
1. 2 儀器與試劑 選擇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sysmex-CA51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以及sysmex-XS-10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凝血因子凝固法檢測試劑盒(MDC HEMOSTA-SIS, TECO MEDICAL Instruments Production+Trading GM-BH,批號11237812);凝血因子標準品(MDC HEMOSTA-SIS, TECO MEDICAL Instruments Production+Trading GM-BH,批號047B-C08019);APTT測定試劑盒(上海太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批號112170);血漿游離血紅蛋白試劑盒(北京瑞爾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號140421)。
1. 3 方法 取5 ml冰凍血漿樣本置于試管內, 先行3000 r/min離心15 min, 棄血漿后將余下血細胞添加5 ml無菌蒸餾水, 一起置入-30℃冰箱中反復凍融3次, 確保紅細胞破裂。采取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sysmex-XS-10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Hb指標含量, 可選擇添加無菌蒸餾水配伍調整血紅蛋白濃度, 控制在60 g/L即可, 隨后再分別稀釋成Hb的含量為30 g/L、15 g/L、3 g/L的標本。
從每個血袋導管留取的FFP各吸580 μl于5支試管中, 再分別加入無菌蒸餾水和Hb, 含量(g/L)為3、15、30、60。標本各20 μl, 則每支待測試管中FFP的Hb含量(g/L)分別為0.01、0.10、0.50、1.00、2.00, 將Hb含量不同的5支待測試管置于25℃常溫狀態解凍靜置, 并在0、1、2、3、4 h測其Ⅷ因子的含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在相同血紅蛋白含量血漿在冰凍不同時間內Ⅷ因子含量變化比較 在新鮮冰凍血漿血紅蛋白同一指標濃度情況下, 在0、1 h、2 h、3 h、4 h不同時間節點內進行Ⅷ因子檢測, 相同血紅蛋白含量血漿在冰凍不同時間內Ⅷ因子含量無明顯改變,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相同冰凍時間段內不同血紅蛋白含量血漿Ⅷ因子含量變化比較 通過對相同冰凍時間段內不同血紅蛋白含量血漿進行Ⅷ因子檢測分析, 相同冰凍時間段內不同血紅蛋白含量血漿Ⅷ因子含量無明顯改變,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 18469-2012》中嚴格制定了新鮮冰凍血漿內Ⅷ因子濃度必須達到>0.7 IU/ml的質量控制標準, 并對新鮮冰凍血漿的性質有相應要求, 無明顯色澤, 無異常蛋白析出或伴有氣泡, 液體呈黃色;在《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 18469-2012》中雖對血漿Ⅷ因子濃度及性狀有著一定要求[4], 但對于不同血紅蛋白Hb含量有無影響Ⅷ因子卻缺乏相關標準。而在實際血液檢測中, 普遍采取的質控方式多選擇將含有紅細胞或伴有一定程度溶血現象的冰凍血漿進行剔除[5], 這對部分血漿量較少或難以持續采血者來講有著較大影響。對此本文通過對冰凍血漿各類血紅蛋白指標水平及25℃解凍放置時間同時間節點進行Ⅷ因子含量檢測分析。
綜上所述, 當新鮮冰凍血漿中血紅蛋白指標<2 g/L, 且25℃室溫冰凍溶解環境中放置時間<4 h, 則溶血不會對冰凍血漿Ⅷ因子產生明顯影響。
參考文獻
[1] 梁雪開. 新鮮血漿溶血程度對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響. 廣州醫藥, 2010, 41(1):50-51.
[2] 連曉征, 陳惠民, 劉玲英. 新鮮冰凍血漿輕度溶血對Ⅷ因子測定的影響.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15, 17(5):463.
[3] 鄧明揚, 張廣森, 李斌, 等.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血管內皮細胞標志物和溶血參數的動態分析及其臨床意義.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05, 26(3):163-166.
[4] 張敬宇, 劉芳, 馬珍妮, 等. 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體在特發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12, 35(12):1118-1124.
[5] 高寶山, 白新學, 金點石, 等. 腦梗死患者血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三種因子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06, 3(8):365-368.
[收稿日期: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