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鄭伊瑋
摘 要:我國大學生創業率逐年升高,然而大學生創業的質量與水平卻不甚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仍不完善。本文旨在針對現今我國創業教育的政策問題,結合國外創業教育發展的優秀經驗與基本國情,提出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保障機制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我國政府不斷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重視,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發展趨勢不斷轉好,但是大學生創業的數量與質量卻仍然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究其根本原因,不難發現,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開展的范圍、質量,與上述國家相比有所欠缺。因此,加強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視,創新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模式,是促進我國大學生創業保障制度發展的重要任務。
一、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的政策問題
2008年《國務院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中,將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的目標確定為“加強創業意識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以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為目標,不注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實質上不利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提高,是一種相對狹隘的教育方式。除此之外,政府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等規范性文件,但是這些文件規定模糊,并未明確在創業教育內容、形式、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方面的統一性最低標準,導致執行力低下,至今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開展參差不齊,有些高校甚至嚴重缺少創業教育。
綜合我國創業教育相關政策以及政策實施中的實踐性問題,我國現今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主要存在幾種問題:
1.創業教育支持體系不完善
現今高校的創業教育與育人工作相互脫離,主要由學工處、就業中心或團委負責,對創業教育的支持和關注明顯不夠,且高校并未將社會上的投資引入到創業教育資源建設上,導致創業教育資源不足。
2.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我國許多高校還尚未將創業教育納入學分管理,只是在經濟類相關專業安排創業相關課程,并未開設針對全校性的普遍性創業教育課程。
3.創業教育內容狹窄
現高校所推行的創業教育,主要偏重于創業意識教育、企業管理、創業入門等創業相關實用性內容,然而忽略了在企業家素質、創業法律知識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4.創業教育形式單一
許多高校的創業教育只限于課堂教師教學,未與社會企業、部門等相關組織和人員進行對接,進行實踐化創業人才的培養。
5.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較弱
許多高校的創業教育導師未進行過實踐化創業,實踐經驗不足。且多數高校尚未與社會對接引入一批具有實踐經驗的社會導師進行教育合作。
二、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的經驗借鑒
世界上多數發達國家對創業教育都非常重視,尤其是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在創業教育各個方面都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制度。
1.機構設置
多數國家都建立了專門引導和管理創業教育的機構,且其分別由不同的職能。英國的科學創業中心負責加強創業教育社會推廣來發展創業教育,美國的創業教育中心則主要負責制定和落實有關創業教育的國家計劃。
2.資金支持
主要分為國家資助和社會投資兩種資助模式。國家資助指主要由國家提供創業教育基金或者直接撥款給高校,作為對教育資源優化的資金基礎。社會資助型指的是主要由私人、基金會以及其他社會支持對象提供創業教育發展的資金基礎。資金支持系統的優化是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
3.課程設置
主要有技能實踐型、意識核心型、針對教育型三種基本模式。技能實踐型以美國為代表,創業教育內容涵蓋了創業發展、創業融資、企業管理等多種創業實踐技能,以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日本更注重以企業家精神為核心的意識培養,在美國的教育基礎上強化了企業家素質和法律知識的內容,強調了創業過程中企業家綜合素質的重要性。
4.師資力量
大部分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都強調創業導師的實踐素質。美國、日本等國采用將精于理論的創業導師進行實踐再培養的方式,選拔一批理論實踐兼修型的創業導師。澳大利亞則采取了實踐導師聘用的方法,邀請校外有創業實務經驗的人來擔任兼職教師。
三、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的對策建議
結合外國的優秀經驗和我國現今創業教育的現狀,我國應當實現從創業意識教育到創業能力教育的目標轉移,注重大學生全方面創業技能的培養,以提高其創業成功率,實現長遠意義上的創業就業。為了創新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應當主要重視完成以下舉措:
1.確立創業教育最低標準
國家的法律政策應當對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創業教育基本內容作出硬性的最低標準規定。高校創業教育至少應當包括創業入門、創業發展、創業融資等幾項內容,兼顧創業理論與實踐。同時,應當融合創業講座、創業論壇、網絡課堂等教學方法,并加強針對性課程的開設和社會導師的聘用。
2.積極開展創業相關競賽
我國應當在增加競賽開展主體、豐富競賽類型、加強競賽審核這三個方面加強對創業競賽開展的促進與管理。應當積極開展相關創業競賽,鼓勵行業組織、企業等民間力量開展創業競賽。開展競賽的各主體應當拓寬思維,針對創業計劃、創業實踐、高新技術創業、網絡創業等不同內容開展多類型、高水平、符合大學生創業需求的創業競賽。加強創業競賽宣傳,各主體應當采取資金支持、服務提供、硬件贊助等一系列符合大學生創業需求的激勵手段來吸引大學生生參與創業競賽,提升創業熱情。
此外,還應當通過提高基地覆蓋率、促進優化基地設施、加強基地培訓等方法優化創業基地建設。引導教育部門和社會主體對創業教育質量加強評估,以形成對高校創業教育的推動力,促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強.《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探究》,載《中國高教研究》,2012年10月第1期.
[2]徐華平.《試論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載《中國高教研究》,2008年1月第3期
[3]郭麗君,劉強,盧向陽.《中外大學生創業教育政策的比較分析》,載《高教探索》,2012年8月第1期.
[4]嚴毛新.《高校創業教育的兩難選擇及展望》,載《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2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