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語陽
【摘 要】當下在我國以及其它國家,建筑節能已然成為了最突出的熱點話題。建筑領域的節能技術更新改進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城鄉新農村建設,建筑行業在迅猛的發展,但以此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能源消耗與浪費。為了落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建筑節能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本文筆者從建筑節能的概念以及我國目前的建筑節能現狀進行闡述,列舉了我國建筑節能的一些新技術,提出關于建筑節能方面的幾點建議,希望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 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現狀 建筑節能技術 建議
1 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是指建筑物在設計規劃、新建、改建以及使用過程中,按照法律規定的建筑節能標準,采用建筑節能技術和新型建筑材料等來提高建筑物用能系統效率和建筑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在保證建筑物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供熱采暖的能耗[1],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緊密結合生態平衡和改善人居環境的統一。
2 我國建筑節能現狀
2.1 我國的建筑節能成效明顯及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的辦公建筑已經向低碳、生態、綠色的建設模式開始轉型,建筑節能工程也從最初的節能項目示范點到公用及民用建筑工程。由點到面的迅速展開,初步培養了一些懂得建筑節能技術和節能管理的專業人才,建立起一支支建筑節能隊伍;建筑節能的技術研究與設計開發,在實用價值方面的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建筑節能相關產品的推廣應用成效明顯,建筑節能產業有了質的飛躍。目前我國大力促進建筑節能的工程項目,建筑節能潛力巨大。據相關統計:從2000-2015年是我國民用建筑發展鼎盛期的中、后期,在新增的300億平方米建筑中,如果這些建筑全部在現有基礎上實現50%節能,則每年可節省1.6億噸標準煤。如果按節能標準對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可使空調負荷降低40-70%[2]。
2.2 我國建筑節能的不足
(1)普遍對建筑節能的認識不夠,沒有把建筑節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放在一個高度來認識,造成我國各地區的建筑節能項目工程發展不平衡。(2)我國建筑節能領域現有的管理體制不健全,尤其是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執法不嚴、監督不力的現象時有發生。(3)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資源及資金投入不夠,政府參與度不高,節能技術研發滯后,導致許多關鍵的節能技術沒取得實質性的突破。(4)我國建筑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只追求一次性投入成本,而不考慮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5)建筑節能相關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完善。建筑節能的建筑材料、工藝技術和檢測標準還沒有形成體系,與建筑節能工程項目的開展沒有同步進行。
3 我國建筑節能新技術
(1)新型節能墻體和屋面的保溫、隔熱技術與材料;(2)空調制冷節能技術與產品;(3)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及設備;(4)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5)建筑節能技術與產品;(6)供熱采暖系統溫度調控和分戶熱量計量技術與裝置;(7)節能門窗的保溫、隔熱和密閉技術;(8)其他技術成熟、效果顯著的節能技術和管理技術[3]。
4 建筑節能的幾點建議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對于建筑工程建筑物體的性能有著更高的要求,隨之的建筑行業也會蓬勃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建筑能源消耗的絕對值也將有所上升,這關系到我國的能源安全問題,所以對建筑節能的認識尤為重要。建筑節能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
(1)開展關于建筑節能方面的宣傳。宣傳建筑節能,人人有責,人人受益的口號,使建筑節能深入人心,形成一定的輿論。加大對建筑節能的書籍宣傳,組織拍攝建筑節能的電視宣傳片,通過在電視和網上播放進行宣傳。樹立某個建筑節能典型,介紹建筑節能技術和知識。(2)加大節能材料的使用力度,促進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廣應用。引導生產節能材料的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利用廢棄建筑材料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3)發揮政府的主導調控作用。在建筑節能項目工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修訂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建立新的建筑節能環境評價體系。對積極推廣研發建筑節能的商家,通過經濟激勵和資金支持等政策進行相應的宏觀調控,這樣能更有效的激發開發商積極性,推動建筑節能技術的進步和建筑節能產品的利用率,推進建筑節能發展。如減少土地出讓金收益或給予稅收優惠、貸款、貼息傾斜政策等。(4)優化推動建筑節能技術進步的方案。先從已經通過實踐檢驗,相對成熟的一些建筑節能技術進行編印,使之作為建筑節能技術指南。針對建筑節能市場中,以假冒偽劣產品和技術低價競爭的情況,可以通過市場和國家行政手段,進行規范,淘汰落后技術和產品增加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和壽命。在重視建筑節能技術的基礎研究的同時繼續研發先進適用的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技術,特別是外墻外保溫技術、節能窗技術和采暖計量及控制技術以及太陽能、地熱能技術[4]。注重“產學研”的結合,加快建筑節能的系統和深入研究,開展標準化、多樣化與工業化相結合。(5)完善建筑節能技術政策。首先完善配套節能技術標準規范,特別是具體的節能指標和參數,形成新的節能技術體系。其次嚴格執行《節能法》中節能技術規范和標準規定,加快建筑節能工程項目的進程和建筑節能市場的有序發展。最后從投資到開發商,從設計規劃、建造以及到最后的使用過程,都要按照政府相應的優惠政策和獎罰來進行監督管理,對于實現節能建筑規定的企業要獎勵,違反的進行處罰。
5 結語
推廣開展建筑節能是一項國家戰略性工作,也是一個降低能耗、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系統工程。即建筑節能在降低建筑耗能的同時為人們提供更舒適的居住與工作環境。所以,應合理的選擇節能材料,以促使節能施工技術獲得較好的應用,充分發揮節能技術的功能,推動建筑工程的良好發展。可持續建筑是目前建筑業發展的最重要的方向,在建筑節能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還有很多路要走。
參考文獻:
[1]王維昌.建筑節能的現狀.對策和意義[J].科技資訊,2008(04).
[2]王春霞.淺談建筑節能的技術政策及途徑[J].中國工程咨詢,2012(08):61-62.
[3]韓建新,顏宏亮.21世紀建筑新技術論叢[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
[4]劉加平.建筑節能與建筑設計中的新能源的利用[J].能源工程,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