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電力行業的發展,增強了繼電保護裝置的功能,大幅度提升了自動化程度,繼電保護工作的日常運行和管理也逐漸變得更加復雜繁瑣,該項工作所需要的專業性人才大增。本文針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的建設方案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該方案的實施環節。
【關鍵詞】 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 自動化專業 建設實施方案
隨著國家對能源的大力開發,供電企業和電網對其高度自動化、保護微機化以及綜合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高要求,致使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日漸增加。專業能夠反映出一所院校培養出的人才的質量,以及該院校的人才培育水平。學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堅持以學生就業為建設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基礎,以學生的建設為中心的理念建設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建設內容
1.1 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根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的實踐性比較強,對學生的技能要求比較高,今后從事的工作對安全性能的要求比較多等特點,學校應該實施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在以學生的職業導向為重點的基礎上開展工學交替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的關鍵之處在于使人才培養的過程更加職業化,結合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的崗位知識需求以及技能要求,以及中級、高級職業資格所認定的技能標準,制定并實施學校和企業的雙重循環人才培養模式,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進行初步的實踐訓練之后進入企業開始頂崗實習,實習時間至少半年以上,結合國家規定的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制定實訓課程,使在畢業時能夠獲得相關職業從事資格證書,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奠定基礎。
1.2 專業課程建設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原則是確定職業素質,以及職業能力需求。根據相關參考資料,以及專業人士的指導,制定出該專業所面向的職業種類,詳情見表1。
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學生將來能夠從事的對口職業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該專業所對應崗位的理論知識需求、技能要求以及管理要求,學校通過對企業的繼電保護工作任務群崗位能力要求進行分解和整合,提取出比較典型,具有特色的工作任務,根據這些工作任務中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開展專業課程,依據工作任務的開展順序決定專業課程的安排順序,根據工作任務的重要性、理論知識和企業要求的實踐技能的難易程度安排課時。
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教學資源的建設方案
2.1 實踐基地的建設
為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以及專業發展建設的目標,應該加強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實踐基地教學與理論知識教學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對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繼電保護裝置安裝、調制、維護技術等,還能培養學生在變電站或供配電系統現場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因此,學校的實踐基地引進先進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以及其原理實踐裝置、電力系統的微機繼電保護實驗設備、綜合自動化設備等。實踐教學的內容也需要創新,并且應該使其更夠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有效應用。
2.2 師資隊伍的建設
學校為了建設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應該建立一個高素質高技能的教師團隊,而且保證該團隊教師的專業素質高、教師的安排搭配結構合理。需要有教授職稱的一名領導團隊發展的教齡較長的教師,一名從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專業教學的教師,兩名以上五名以下在電力行業有較高聲望的教師,共同開展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工作。專業領域的教師人數應該在30人以上,兼職教師應該承擔的教學任務應該占到總教學任務的40%,在青年教師中研究生所占的比例應該超過45%,每年參與企業合作的培訓教師至少三名。
3 結語
學校通過對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課程和內容的更新和深化,增強實踐基地和師資隊伍的建設,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批具有職業道德、綜合素質高,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完全勝任供電企業、發電工廠等場所的繼電保護裝置的安裝工作、調試工作、運行工作以及維護工作的人才,并且學校培養出的專業技術人員能從事電氣自動化設施的生產工作、檢測工作,以及管理和營銷工作,改善我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建設的人才缺乏狀態,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偉,倪傳坤,李寶潭,等.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故障可視化分析方案[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05).
[2]趙麗莉,李雪明,倪明,等.繼電保護與安全穩定控制系統隱性故障研究綜述及展望[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22).
[3]劉健,張小慶,張志華,等.繼電保護配合提高配電自動化故障處理性能[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