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輝
【摘 要】由于全球各國對傳統能源的過度使用,國際能源危機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因此,世界各國積極進行新能源的發展,而光伏太陽能產業作為新型能源,更加具有優勢,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能夠緩解人類能源使用危機,并且可以為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便利條件。通過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希望能夠為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光伏產業 發展 研究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消耗極快,并且未對傳統能源的使用制定合理保護措施,導致我國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所以,我國必須加強對光伏產業的重視程度,積極為發展光伏產業提供便利;同時正視太陽能的巨大應用市場,扶持光伏產業,促使其成為我國未來發展戰略能源,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保證。
2 中國光伏產業存在的問題
2.1 市場供需失衡壓力持續增大
光伏產業屬于新興行業,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現階段中國光伏產業處于發展階段,很多方面仍具有不足之處,進而導致光伏產業受到一些壓力。通過對相關數據調查分析可知,全國太陽能產能每年增長趨勢漸長,但是同太陽能電池供給量相比較,中國光伏需求量效果不夠理想。當今時期,我國光伏需求量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但是產能已經可以滿足全球未來兩年的光伏需求。中國光伏需求量,已經遠遠落后于產能的發展腳步。因此,我國政府必須針對此種情形提高重視,防止被國外企業趁虛而入,妨礙我國光伏產業發展。
2.2 行業規范難度較大
現階段,中國光伏產業市場較為零散,缺乏一定秩序,政府需要繼續進行整合與規范。比如說浙江省光伏企業,數量已經在全國遙遙領先,雖然企業數量眾多,但是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進而影響光伏企業的未來發展[1]。由于設立標準較低,很多光伏企業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發展規模,都存在參次不齊的狀況,很多不具有光伏行業標準的企業都可以進來。盡管我國政府已經出臺《太陽能光伏行業準入條件》,并且明確規定企業所應該具有的研發能力、或者發展規模等信息。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企業不滿足光伏產業的標準,相關部門需要實施具體措施進行整改。所以,中國光伏產業繼續急需行業規范。
2.3 發展戰略執行主體不明確
發展戰略執行不夠明確,是中國光伏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當前階段,中國光伏產業受到多個部門管理,多頭管理容易帶來一些問題,導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方向不確定,相關標準的制定也不夠統一。中國光伏產業缺乏統一領導和管理,導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受到極大程度的限制;并且使光伏產業的戰略控制、調整等工作帶來影響。
2.4 國家對光伏產業發展戰略的認識不足
我國政府尚未對光伏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性給予足夠重視,可以從過往的能源發展規劃方面了解到,我國主要是采取相關技術、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果,以此實現能耗的降低,并非是積極發展新型能源。也就是在能源代替選擇方面,我國政府還是比較傾向傳統能源,例如火電、水電等等。由此可知,我國政府對光伏產業認識不足,對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2]需要加強。
3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戰略分析
3.1 產業戰略定位
早在2007年,我國政府就針對光伏產業進行合理規劃,出臺多個政策對光伏產業進行扶持。但是,此種力度還遠遠達不到要求,我國政府需要對光伏產業做到深刻認識,在規劃可再生能源的基礎之上,還需要針對光伏產業獨立制定長遠規劃,明確光伏產業戰略定位,進而為光伏產業指明未來發展目標,并且為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確保其能夠順利、有效的開展。現階段,光伏產業已經進入較快的發展時期,全球每年的光伏產業規模都逐漸提升,面對如此龐大的發展空間,我國光伏產業必須緊抓此發展機遇,進而做大做強我國光伏產業,保證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強大競爭能力[3]-[5]。在對光伏產業發展戰略進行規劃時,切記出現片面性和局限性,需要從全球范圍內、國家未來發展戰略的角度進行分析和計劃,保證此發展戰略具有可行性和多層次性。對于光伏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對太陽能的開發、使用、以及管理等流程,全面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發展問題,以此確保我國光伏產業戰略規劃可以順利達成。此外,還需要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而及時調整戰略規劃。
3.2 產業發展規劃
中國光伏產業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發展規劃,并且不斷建設和完善光伏發電試點工作,以此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當前階段,中國光伏產業可以重點發展電池、以及相關組件等行業,盡管配套產業尚未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作為基礎性質的制造企業和使用企業,需要大力配合關鍵設備的研發工作。只有相互間努力合作,才有利于關鍵技術的研發,最終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薄膜太陽電池在中國光伏電池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加強其產業化發展,并且針對新型材料薄膜電池、以及雙結型薄膜電池,提升研發速度,以此促進薄膜電池的進一步完善。我國政府也需要大力扶持產業發展,積極進行正確指導,建立健全相關保護制度,對知識產權和產品創新給與肯定和支持,以此促進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工作。不僅如此,我國還需要大力培養光伏產業人才,有利于為光伏產業的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逐步完善產業相關制度之后,還需要加強科技研究和科技創新,特別是雙結型薄膜技術、高純硅材料提煉技術等等,不斷進行技術突破,使我國光伏產業具有較大的競爭實力。中國光伏產業只有不斷進行科技創新,擴大發展規模,加大資金投入,才能鞏固和發展中國光伏產業世界領先地位。
3.3 改善市場發展環境
光伏產業需要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中發展,通過改善市場環境,有利于避免光伏產業受到市場波動因素而影響自身發展,并且可以有利于戰略效果的達成。首先,中國政府需要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成立相關扶持制度體系[6]。針對光伏發電的并網標準,中國政府需要技術進行完善,確保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方向正確,光伏產品質量性能更優。此外,還需要構建監管體系,以此推動光伏產品的研發工作進展。通過不斷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才能夠使市場更加有秩序、有規范性,防止出現惡意競爭的情況。其次,中國政府還需要構建光伏產業認證體系。組建專門的認證機構,對國內光伏產品進行檢測,通過與國外產品進行對比,明確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中的不足。并且通過認證機構,有利于提高我國光伏產品認證的積極性。
3.4 政府扶持產業
只有加大研究力度,提高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技術能力,才能提高中國光伏產業競爭能力,進而確保中國光伏產業引領世界光伏產業發展潮流。因此,中國政府必須全面重視光伏產業,充分了解其重要意義、以及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推動作用,并且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制度,確保能夠為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創建良好的發展空間。中國政府對于光伏產業的大力扶持,可以從生產要素方面著手,生產要素是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戰略達成的重要基礎。中國政府可以組建專門機構,對現階段中國光伏產業進行全面調查,對于其中存在的不完善之處、薄弱環節、或者可能會對產業未來發展造成制約影響的因素重點研究,增加產業化基金的投入,并且積極鼓勵學者和官員共同開展研究工作。此外,對于光伏產業的稅收方面,中國政府可以適當進行調整,開展相關優惠政策,針對性的進行所得稅減免,全面扶持中國光伏產業。
3.5 進行橫向整合 大力發展配套產業
客觀來說,中國光伏產業在很多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比如說設備制造方面遠遠落后于國際水平。比如說包膜設備,其應用材料主要掌握在國外企業中;而多晶硅鑄錠爐,我國的研發工作剛處于起步階段。總而言之,光伏產業的配套設備對于產業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產品的性能[7]。所以,中國光伏產業需要加強技術層面的研發,以此推動設備的進步。設備制造業的落后,使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中國政府需要重點關注設備產業,推進設備產業不斷國產化,不再受限于國外設備制造商。中國政府在出臺各種扶持政策之外,還需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為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方向,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并且積極引進國外設備,不斷研發實現其國產化改造,以此促進中國自助配套產業的形成。
4 結語
總而言之,光伏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當今時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光伏產業對于我國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國政府必須給與足夠重視,在立足于自身國情的基礎上,積極學習外國扶持光伏產業的優惠政策,并且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合理定位光伏產業,合理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確保為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李延輝.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戰略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4,(7):242-242.
[2]肖翠仙.中國光伏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3):117-118.
[3]潘濤.中國光伏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4(3):14-15.
[4]辛魁武.中國光伏產業市場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4,(12):169-170.
[5]閔秀紅.從中國光伏產業困局看新興能源國際發展戰略[J].商,2014(11):249-249.
[6]馬玉瑛,唐榮濱.世貿規則與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4(3):52-53.
[7]袁見,安玉興.基于政策文本視角的中國光伏產業政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