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自身的理論學習以及對于現有湖南定格動畫發展過程中的調查與分析,尋求定格動畫發展狀況以及數字化表現模式,并且由此進一步探討與分析定格動畫未來的發展途徑以及對策,力求更好的實現定格動畫在湖南的傳承與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定格動畫;傳承;數字化;發展
定格動畫又叫逐格動畫,指的是通過對靜態的實物對象進行逐幀拍攝,之后對各幀的內容進行連續放映,從而實現動畫效果的一種動畫表現形式。1907年,一位美國的無名技師發現了這種用攝影機逐格拍攝場景產生的奇妙視覺效果,這種方法很快在早期的一些影片中展露風頭,如《鬧鬼的旅館》、《奇妙的自來水筆》等。相對于傳統的動畫而言,定格動畫自身的制作難度較高,類似于我國傳統的皮影戲。因而,定格動畫在我國的發展相對較為緩慢。湖南作為我國定格漫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基地,發展過程中與湖湘文化進行了結合,從而實現了對于現有定格動畫的傳承以及發展,讓其煥發出了全新的生命力。鑒于此,本文基于自身的理論學習以及對于現有湖南定格動畫發展過程中的調查與分析,尋求定格動畫發展狀況以及數字化表現模式,并且由此進一步探討與分析定格動畫未來的發展途徑以及對策,力求更好的實現定格動畫在湖南的傳承與可持續發展。
一、定格動畫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
定格動畫上世紀初起源于美國,后來在美國本土和歐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我國定格動畫的發展起步相對緩慢,雖然涌現了一系列的《神筆馬良》、《嶗山道士》、《阿凡提》等等優秀的作品,但是其更多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進入新世紀以來,定格動畫本身的發展相對滯后,與國外優秀作品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而且沒有新作品涌現。近年來,國外出現了包括《僵尸新娘》、《超級無敵掌門狗》等等大量作品。而我國在新世紀的定格動畫作品幾乎沒有,湖南省作為我國的動畫大省,其在新世紀所創作的定格動畫從現有流傳以及放映的而言,不超過3部,時長在10分鐘左右,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嘗試,沒有很好的形成系列作品,并且影響力也相對于國外而言較小。顯然,這些無疑需要未來更多的專業人士積極基于我國傳統文化,更好的實現傳統文化與定格動畫之間的結合,實現定格動畫的傳承與發展。
二、定格動畫的數字表現研究
定格動畫的發展其需要的是與傳統文化與現代數字技術的結合,借助于多元化的內容的融入,讓現有定格動畫獲得全新的發展,提升其整體競爭力以及新穎性。從現有定格動畫的數字化表現而言,其本身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場景制作
動畫場景是定格動畫制作主要任務之一。對于現有的定格動畫而言,其更加依賴于場景本身的支持。因為,其本身的場景是反復使用的,由此就對現有的場景制作以及其可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然,在數字化支持下,利用現代軟件以及編輯手段,實現了場景的多元化。如定格動畫電影《怪誕小箱俠》中黃昏的大場景,傾斜錯落的古堡,周圍是廣闊無際的海水,潮氣彌漫。基于數字化的設計,讓整個場景更加的豐富多彩,更好的表現了整個大海的氣勢,同時不斷推進現有的整體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其制作相對較為便捷,減少了過去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支出。
(二)特效設計
傳統的定格動畫是不采用任何特效的。但是,在數字化時代,借助于特效的融入,可以提升畫面的觀賞性,讓觀眾更加切身的感受到真實的內容。由此,例如好萊塢的《僵尸新娘》就對畫面內容融入了大量的特效,從而讓鏡頭更加具有沖擊力。并且,省去了很多在現實難以操控的步驟,又能方便修改和調整,無疑提升動畫畫面感的基礎之上,保證了動畫的連續性。
三、定格動畫活態傳承
湖南省文化產業走在中國前列,唐朝譚用之有詩“秋風萬里芙蓉國”詠之,毛澤東用“芙蓉國里盡朝暉”以贊美湖南。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多樣性結構中的一個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同時,湖南省作為我國的動畫大省,有大量的動漫產業園區以及制作基地。這些無疑為現有定格動畫的傳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湖湘文化特色及發展優勢
(一)湖湘文化中定格動畫元素的挖掘
湖湘文化在造型藝術、服裝服飾、民族風情和民族工藝等方面都可以為定格動畫創作服務,提供有利的創作素材。多元化的藝術造型、多層次的視覺體驗、多方位的民族元素,這些都讓定格文化的創作以及表現給予了更多的設計思路拓展。我國的定格文化要想突破,必然需要依賴于悠久的文化元素,依賴于深厚的湖湘文化。因而,在定格文化發展過程中,需要深入與湖湘文化不斷融入,兩者之間需要積極融合,在尋求不同元素融合的基礎之上,讓定格動畫中體現湖湘文化,同樣湖湘文化為定格動畫增添色彩。
(二)湖湘文化在定格動畫產業中的發展現狀
創新是定格動畫在湖南傳承與發展不變的動能與支持。將湖湘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動畫元素挖掘出來,不僅可以使湖湘文化煥發新活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推定格動畫產業的發展,使定格動畫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大大的提升。由此,從近年來湖湘文化在定格動畫產業中的發展狀況來看,許多的定格動畫企業都在尋求合理的傳統文化借鑒,并且將大量的曲藝元素、湖湘故事題材融入其中,從而形成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大大提升了定格動畫自身的觀賞性。
對于未來的傳承與發展而言,對定格動畫文化的傳承可從中尋找審美語言、造型元素和藝術符號,與湘西民族文化背景自然地聯系起來,完善定格動畫藝術創作形式,較全面地傳播、傳承、發展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定格動畫。進而真正讓定格動畫可以在湖南得到良好的傳承以及發展,讓其獲得全新的生命力。
五、定格動畫發展對策研究
定格動畫的發展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未來湖南省定格動畫的發展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現:
第一,加強定格動畫藝術與數字技術的結合。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數字化時代的快速發展,讓定格動畫創作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以及策略,由此基于合理的數字技術的融入,提升觀賞性的同時,降低了制作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第二,對定格動畫主題及內涵進行挖掘,始終堅持定格動畫這一獨特的藝術語言,又要做出與時俱進、大眾精神需求、情感真實、給予正能量等主題的定格動畫題材。
第三,在把握好商業性與藝術性權衡的同時,應當加強中國民族文化特征。對于定格動畫的創作者而言,需要在商業性以及藝術性之間尋找到一個合理的“秤”,保證市場票房以及關注度的同時,更好的實現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六、結語
定格動畫的發展以及傳承需要其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共同融入其中。本文對于其探討僅僅是拋磚引玉,未來依然需要更多地學者以及專業人士的努力,更好的提升我國定格動畫創作水平的同時,實現其在湖南的可持續性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垚瑤,吳冠英.新時期定格動畫藝術語言的發展[J].裝飾,2015(02).
[2]聶輝.淺論定格動畫在新形勢下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6(06).
[3]張英杰.定格動畫的數字應用研究[J].前沿,2016(10).
作者簡介:
馬建昌,男,籍貫山東鄄城,副教授,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影視動畫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三維動畫、影視后期、美術繪畫研究。
注:湖南省情與決策咨詢研究課題《定格動畫在湖南的活態傳承及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5BZZ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