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群惠
【摘 要】高中音樂鑒賞教育教學追求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就是要求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為核心目標,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啟發(fā)、引導學生感受和辨別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與要素,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主體性,進行探究性研究,并自主形成對音樂的獨立感受和見解,幫助學生將人生和音樂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進而為他們的終身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音樂;鑒賞;教學;策略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中,感受與鑒賞是擺在首位的學習領域。美國音樂家莫塞爾所說:“音樂欣賞在一定意義上是音樂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如何準確把握教改精神實質,對于音樂教師來講,就意味著不斷探索教改前沿,總結有益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質量和效益,在教學規(guī)定的時間內把課講透徹,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而且能把知識自如應用;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對整個音樂教學課堂具有一定的“導航”作用。
一、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選擇情緒感染力強,音樂形象鮮明的樂曲來營造課堂的氛圍和問題的情境,迅速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首先用這堂課的主題音樂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音樂課堂,讓學生產生一種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學生可以用自己認為適合的方式展現(xiàn)內心最原始的情緒體驗。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比如可以引導學生用彩筆繪畫出抽象的線條、不規(guī)則的圖形等;還可用舞蹈形體動作來表達展現(xiàn)。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并有了積極探索音樂內涵的動力。讓學生遵循:聽——唱——想——說的模式對音樂作品進行整體性的感知和體驗,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和蘊涵于其中的豐富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進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
“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該理念要求知識的引入和情感體驗等問題的提出、解決都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情境教學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教師要善于將教材資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整合,創(chuàng)設出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欣賞音樂的教學情境。
例如,在安靜、嚴肅的課堂氣氛中讓學生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啟發(fā)學生從那雄壯的旋律、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聲中,聯(lián)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冒著敵人的炮火,前赴后繼與敵人戰(zhàn)斗的情景。通過聽、唱來讓學生感受歌曲激昂、振奮具有感召力的進行曲特點,使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與感染。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
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中,教師運用的最多的學生參與活動是聽、唱、議。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按部就班,枯燥無味,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通常充當還是主角,主導著學生的一切課堂音樂活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受到遏制,學生的音樂體驗活動沒有足夠的伸展空間,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受到抑制。
其實,高中音樂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卻沒有一種是普遍適用的,這就是常說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學方法所適用的情況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以現(xiàn)代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各種教學方法的特征,選擇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用生動、形象、富有表情的講解和范唱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欣賞、演唱、討論和創(chuàng)作。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體驗音樂的情感,從而達到“學中樂、樂中學”的教學目的。比如,學《京劇》這一課對于學生來說很陌生,作為音樂教師怎樣引導學生參與進來,一開始我先運用多媒體,放一段現(xiàn)代京劇和臉譜知識。這樣既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這樣學生一下子就對京劇很感興趣,最后可以讓學生更有自信的表演,教師引導學生唱幾句比較典型的京劇唱段。
三、利用流行音樂進行教學
《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指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遷,反映近現(xiàn)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yōu)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但當代中學生是在電視、網絡等科技文化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的思維活躍,觀念超前,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所以對流行音樂“情有獨鐘“流行音樂是現(xiàn)代人的音樂,是青年人的音樂。一位音樂學者說:“通俗音樂使歷史上首次出現(xiàn)了一種作為年輕人特權的藝術形式。”流行音樂隨時尚的風向不斷變幻,而喜歡新奇、奔放、刺激的青少年也為流行音樂鮮明的情感,流暢、新穎的旋律如癡如狂。
用流行歌曲提高音樂素養(yǎng),目前真正適合中學生演唱的教學歌曲并不多,作為音樂教育者,我們支持校園歌曲的發(fā)展。流行歌曲逐漸走向多元化,很多能夠反映現(xiàn)實生活,愉悅身心,激勵人們積極向上的作品是值得推廣的。適當引用《讓世界充滿愛》《聽媽媽的話》等質量較高的流行歌,激發(fā)學生演唱的欲望。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欣賞水平,讓流行歌曲為我所用,真正促進中學生有效發(fā)展。流行音樂是現(xiàn)代中學生都非常喜歡的,在講這一節(jié)的時候,我可以給他們找一些積極向上的音樂,比如韓紅的《天亮了》、滿文軍的《懂你》等,這樣提高大家的興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確實,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學生是成長中的活生生的人,因此他們也有著豐富的情感,課堂上,他們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欣賞、關懷和理解。當這種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后,學生便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曾經說:“音樂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我在教學中提倡在快樂的過程中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滿足學生的需要,因為音樂課本身就要做到寓教于樂。教師應該放下架子,走向學生,多給學生一些微笑,這樣更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音樂音響材料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創(chuàng)作沖動,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xiàn)他們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才能。教師要以教學大綱為方向,與時俱進,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適當?shù)卦凇斑x擇”上下工夫。例如:在欣賞《爵士樂》時,我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視頻片斷進行欣賞,讓學生一邊聆聽,一邊哼唱,一邊模仿舞蹈,既滿足了學生的 “需求”,又使課堂得到了良好互動。例如,我在講《京劇》這一課時,讓學生打擊鑼和镲,體驗鑼鼓帶給他們的樂趣,并通過學習蘭花指來提高學生對京劇的興趣。這樣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整節(jié)課學生始終都在輕松快樂和諧融洽的氛圍中進行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減負提質的新背景下,音樂不只是簡單的教唱幾首歌曲,更重要的是以優(yōu)美的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帶給學生藝術美的熏陶和享受,在短短四十分鐘的課堂內,打開學生通向音樂殿堂的大門,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相長的快樂天堂。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會繼續(xù)認真學習新課標,深挖教材,不斷充實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將新的理念運用于課堂實踐,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由音樂空間這片自主表現(xiàn)的廣闊天地里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潤!讓我們音樂課堂充滿鮮活,充滿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