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仙俠劇與偶像劇盛行的暑期檔,一部反映國內小留學生潮的現實主義作品——《小別離》脫穎而出。該劇由檸萌影業、陜文投(藝達)、風火石文化聯合出品,汪俊執導,何晴編劇,黃磊與海清領銜主演,目前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雙臺收視總值過2,位居收視率第一,豆瓣評分高達8.2分,并且在社交媒體上引爆大量討論,收獲了“零差評”的好口碑。
8月26日下午,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小別離》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小別離》對現實的關照與藝術化表達獲得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盛贊其為“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優秀作品”,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同樣表示“這是一部不忘初心的作品,希望以后多一些像這樣有溫度、有思考、有情趣、有提升的電視劇。”
以別離作為情感落點
《小別離》改編自魯引弓同名小說,講述了三個初三學生的家庭,面對升學壓力、青春期叛逆、中年危機等困境,不得不在中考和出國之間做出選擇。它以留學為引線,講述了三個家庭的人生別離悲歡,并將當代城市生活百態悉數呈現。
當該劇總制片人、檸萌影業執行副總裁徐曉鷗找到黃磊時,黃磊聽她講述了大概故事情節便接下了該項目。“我來做這個戲原因特別簡單,故事中的告別氛圍打動了我。”黃磊在研討會上表示。四十過半的黃磊面臨與劇中主角方圓相同的問題——父母年歲愈長,而子女也將長大,獨立生活。“我的父親快要跟我告別了,我的女兒快要進入青春期,步入大學跟我告別,而我也要跟大家以前記憶中的長發飄飄,體重比現在少30斤的我正式告別。”作為該劇的藝術總監兼主演,黃磊參與了《小別離》制作的每一個細節,劇中的許多內容皆是根據他的生活創作而來。
大時代下面的小別離——這是《小別離》眾多主創找到的切入點。“《小別離》表面寫的是家庭、是教育,但內在的母題是別離。別離的主題觸動了所有創作者,我們在寫作、表演、拍攝當中皆傾注了自己的感情。”該劇編劇何晴說到。“世上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小別離》這句臺詞打動了無數觀眾。而以別離為角度,反映一個家庭的裂變,《小別離》避開了都市劇中常見的出軌、小三、婆媳這類話題,情感落點微妙且精準,比如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覺醒時內心的掙扎,父母不忍分離卻又想送孩子留學的矛盾心理……通過飽滿的細節描寫,將觀眾拉近人物的內心,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感。
題材創新 現實主義扛鼎之作
《小別離》的故事源于生活,緊扣時代。2016年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突破50萬,中學生留學人數占13.76%,出國留學趨于低齡化、平民化。《小別離》敏銳地抓取這個熱門話題,通過細致描繪三個典型家庭的生活狀態,真實展現了兩代人的焦慮與困惑。
以教育話題為切入口,《小別離》涵蓋豐富的社會議題,對各類社會現象做了真實的呈現,不做簡單評判,而是將觀眾吸引到劇情中,引發他們自主地思考和分析。將紛繁龐雜的各類思考,濃縮在三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化繁為簡,以小見大,《小別離》的藝術表現技巧也得到來專家的一致認可。
近兩年,市場上涌現了許多大IP、大卡司、大制作的影視作品,現實主義題材一度淡出大眾視野。而《小別離》的出現,為創作者們重新打開了思路,具有開拓性的意義。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副會長李京盛高度評價《小別離》的創作意義:“它證明了現實主義仍然是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優質題材類型,大大提振了現實題材影視劇創作者的士氣。”
使命感造就現實主義精品
“創作者要心懷使命感,作品要對現實有關照,因為資本帶不來心靈上愉悅陶醉的幸福感。”當看完《小別離》成片,該劇出品人、檸萌影業總裁蘇曉表示幸福感油然而生。雖然《小別離》沒有大IP,沒有大投資,卻能觸動觀眾最強烈的共鳴,并引發思考。黃磊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創作者要對現實心懷信任和勇氣,我們期望通過這部作品傳遞一種簡單質樸的信仰,那就是對這個時代有感受,敢提問。”
《小別離》所體現的現實關懷與創作理念,被仲呈祥高度評價為“不忘初心,始有成果”。李準稱其“第一次圍繞青少年教育體現全社會的焦慮,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展示多重選擇;并通過低齡出國留學潮,中西文化的碰撞,詮釋我們民族傳統文化遇到的挑戰和考驗,重新發現其優勢和短板,從而更好地樹立民族文化。”酈國義評價“全劇充滿著愛和光明,孩子的進取努力,讓我們看到民族的希望”。《小別離》的誕生帶來一股清流,其充滿正能量的藝術表達、豐富細膩的表演方式、耐人尋味的思想內核,飽含著創作者的不懈努力,彰顯著情懷和責任感,為眾聲喧嘩的電視創作市場,指出了一條光明的道路。
研討會最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副司長王丹彥總結道,“《小別離》是一部現實題材優秀經驗之作,是一部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生活質感、體現現實主義創作品格之作,也是一部兼具批判現實主義擔當和理想主義的引領之作。”
(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