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秋琴
(蘇州市吳中區環境監測站,江蘇蘇州 215128)
我國現階段環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解決方法
府秋琴
(蘇州市吳中區環境監測站,江蘇蘇州215128)
本文敘述了環境管理的發展進程,以及我國現階段環境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加強行政管理手段、改革創新環境管理制度、健全環境管理的法制法規、加強宣傳教育手段四種解決辦法。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經濟、行政、技術和教育五個手段,人類行為包括自然、經濟、社會三種基本行為。從而有力得改善地球上的環境和人類的關系,形成一種和諧發展的優良狀態。
環境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環境管理是指依據國家的環境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堅持宏觀綜合決策與微觀執法監督相結合,從環境和發展的角度入手,運用相應的管理方式,管理人類生活的不妥行為,調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減少人類損害環境的活動,來維持周圍環境的正常運轉,實現區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行為總體。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經濟、行政、技術和教育五個手段,人類行為包括自然、經濟、社會三種基本行為。
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環境管理開始逐漸形成并且發展成一門獨立的新型學科,隨著時間推移,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國內外學者現階段對環境管理的概念與內涵的認識越來越逐步深化。
1974年墨西哥召開的“資源利用、環境與發展戰略方針”專題研討會時,環境管理的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此次會議形成了三個共識:①應滿足全人類的幾本需要;②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發展,但不能破壞環境的正常運轉;③協調這兩個目標的方法是環境管理。1975年在休埃爾所著得《環境管理》一書詳細的闡述了環境管理,書上寫道“環境管理是對損害人類自然環境質量的人為活動特別是損害大氣、對人類和環境造成了破壞)施加影響”。我國學者劉天齊主編的《環境技術與管理工程概論》一書中,對此進行了如下論述“通過全面規劃,協調發展與環境的關系,運用經濟、法律、技術、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類損害環境質量的行為,達到既滿足人類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環境的容許極限的目的。”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社會的關注重點。如何加強環境管理的制度,已經不容忽視。
(1)環境管理機構不健全;現階段我國主要實施的環境治理手段是“誰污染。誰治理”。環保部門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和明確的獨立行使的職能,在政府系列中相應地位,導致環保部門很多工都無法獨立行使和完成,對于環保部門的相應工作很多都變成了“面子工程”。
(2)政府對環境管理的分工不明確;環境管理部門存在職能重疊的現象,環境管理受到區域劃分和區域管理的影響,很多環境問題不能得到改善,有些環境問題不受區域控制,例如酸雨、河流污染、大氣污染等。
(3)環境管理的落后和缺乏;我國幾本上形成了區域制度的管理規劃、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許可證制度、推進污染集中控制、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等,但在這些系統上都沒有完全的系統化。很多都是從微觀的環境問題制定的微觀制度,不能夠在經濟結構調整、能源發展戰略、財政稅收和金融等政策中的體現出體系化的環境管理手段。
(4)環境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我國環境保護法律規范包括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四個層次。法律制度上存在局限性體現在強調社會公平,無法兼顧裁決結果的經濟可行性;法律手段是對已經發生的環境問題作出懲罰和賠償,大多數情況下的環境問題是無法彌補的,它不能夠很好預防環境問題,導致大多數企業只在乎實行末端治理。而且,我國的法律還不能夠完善,存在很多的立法空白。
(5)環境治理成本高;環境管理成本主要包括組建機構、增加人員、購買裝備、上下聯絡、左右協調、開展監測、法律訴訟等,這些政策的責任或多或少落在了執行環保員工上,但各個環保部分的環保經費是有限的,所以在整治很多學企業和部門違反環境保護規定的管理,環保部門不能長期下得進行管理和控制,對此,我國環境的整治會花費大料的人力物力,這與我國有限的財政支持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對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監督數量龐大的污染行為,必然不能達成環境管理的最終目的。
(1)加強行政管理手段;積極多得建筑環境管理機構下的管理模式,執行迅速,執行范圍廣,提高工作效率和執行力。同時,政府部門給與其相應的法律地位,保證環保部門的運行。在環境部門的職能歸屬上作出詳盡的明細,明確各部門政府對環境管理的分配,明確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
立跨區域環境管理機構,同時也要加強國際環境管理的交流和建設。
(2)創新和改革環境管理制度;根據我國現有環境的問題,以及有關環境的法律法規,積極引入發達國家治理環境方面的方法。例如建立排污權制度,排污權交易是近年來備受各國關注的一項環境經濟政策,最主要體現在: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權即排污權,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那樣被買入和賣出,以這樣的硬性方式來強力的控制排污對環境的污染,這種方式也大大得改善了國家環境管理的財政問題,同時克服了依靠行政手段控制環境污染的缺陷,對我國目前的環境管理現狀帶來了有力的解決手段。
(3)完善環境管理制度;現階段我們在環境管理和控制上是大大不足的。正對我國現階段的的環境問題,加強環境管理的法制建設刻不容緩,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系統化的環境管理的制度,堅決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4)加強宣傳教育手段;通過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加大宣傳環境保護的內容及意義,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環境道德教育。環境保護并不是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只有全社會每一個公民參與到環境保護中,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才能使環境從根本上得到保護。
府秋琴(1978—),女,漢族,江蘇蘇州人,大學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管理及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