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謝澤華
(鄂爾多斯市污染物在線監控中心,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000)
淺論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
楊謝澤華
(鄂爾多斯市污染物在線監控中心,內蒙古鄂爾多斯017000)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隨著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人民對環保意識逐步提高,在追求生活品質的同時,對于環境質量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加深。本文分析了環境監測和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兩者之間的相關關系,希望能夠對讀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概念重要性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兩者關系緊密。只有做好了環境監測才能保證我國環保工作的有效提升。
2.1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檢測手段,對所有違反環保行政制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作出監督和監測,是環境執法依據的重要數據來源。就本質而言,環境監測的核心目的是為環境保護執法提供服務的,服務形式包括技術服務和數據服務兩個方面。根據工作階段的不同,環境監測被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調查階段的監督監測工作,另一部分為驗收調查與監測。環境監測的兩大基本特點為:(1)以統計學作為監測基礎,與自然科學與社會學相互滲透;(2)具有服務社會的公益性質,能夠對社會環境、生態環境中的數據變化做出迅速反應。
2.2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是建立在建設項目評價基礎上的、為環境保護和項目科學管理提供數據支持的活動,以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為評價基礎,提出相應的發展改良對策,找到建設項目破壞程度、污染范圍等限制,在環保與經濟共同發展基礎上制定出更為科學的項目規劃,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提供更為有效的環保措施。環境影響評價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科學依據之一,就目前而言,國內仍有不少區域的環境評價系統尚未構建完善,造成環保工作開展具有較大盲目性,導致環保工作發展相對滯后,資源浪費、破壞、污染現象得不到有效控制。積極有效地開展環境影響評價,能夠實現區域環境容量的準確控制,合理掌握其特征變化,從而制定出更為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規劃。
環境監測工作有著很高的重要性,以下從提升環境保護全面性、防止環境質量下降、明確環境保護實質、完善環保基本職能等方面出發,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3.1提升環境保護全面性
環境監測工作能夠有效的提升環境保護的全面性。眾所周知隨著當代科技的持續進步和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新時期的環境監測工作面臨著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在這一階段里,隨著工作內容的不斷充實,包括環境監測和環境管理等工作在內的檢查內容都開始構成了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次,由于這幾項環保工作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關系,在這一前提下環境監測工作的持續發展,實際上為更加優秀的環境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數據與基礎,這對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3.2防止環境質量下降
環境監測工作可以切實的防止環境質量的下降。通常來說法制化的邁進對于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系統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由于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是從保護環境這一點上著眼,這意味著有關部門可以根據項目本身具備的特點以及其應對的問題來制定出必要的保護措施。在這一過程中能夠用到的監測手段通常包括了化學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等可以對于環境質量進行表述的內容,因此這代表著檢測的對象應當包括了空氣與水,還有與之對應的生物個體。此外,工作人員在進行數據的統計處理與判定分析時,應當確保考慮的全面性。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在防止環境質量下降的過程中應當著眼于實施環境監測工作并且密切的監控環境污染的實際情況,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有效的減少環境質量下降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最終起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3明確環境保護實質
環境監測工作能夠進一步明確環境保護工作的實質所在。有關部門在明確環境實質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明確深刻貫徹環境監測是為環境執法服務原則,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為環境執法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其次,在明確環境保護工作實質的過程中應當進一步對于必要的監督職能起到履行的目標,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對于舉證工作起到相應的助力。與此同時,還可以選擇以環境監測工作來為進一步的環境規劃與環境質量保護做好基礎,最終能夠長期為環境質量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4.1環境監測屬于環境評價的前提
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作為有效的前提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也就說環境監測是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基礎。通常,依據環境質量的相關標準,配以合理的技術手段,對環境監測得來的數據進行科學性的分析,系統性的評價,以此來判斷擬建項目的環境容量。除此之外,在環境監測數據信息的基礎上,判斷擬建項目在生產中導致的環境破壞以及環境影響是否符合環境承載容量。所以,環境影響評估用來判斷項目建設的可行性,而環境監測為這一判斷提供參考的依據。
4.2環境監測貫穿環境影響評價體系
項目建設單位在委托環境質量監測單位對項目施工環境進行評價中,需要先對擬建地的環境進行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以此判斷擬建地環境的可行性。根據相關規定,在項目試運行一個季度后,需要驗收項目,項目建設中關于環境影響的評價分為四個階段,即評價初期、建設評價期、運行評價期以及建設后評價期,對這四個階段的環境影響評價,都離不開環境監測數據的支撐。
4.3環境監測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監督作用
在環境影響評價方法體系中,其評價手段非常多,但是環境監測同樣作為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一種重要方法,為環境影響評價的科學性提供了有效的監督作用。尤其是環境監測的監督作用在項目建成后的環境影響評價中產生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對建成后的項目作出客觀的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借助環境監測的一系列數據,也就是項目建成后的環境是好轉還是惡化,都需要監測數據的證明。
綜上所述,我們要提高對環境監測和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視程度,以環境監測作為前提,全面提升環境影響評價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1]曲秀茹.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工作的問題[J].環境保護,2015(9):36.
[2]賈衛,李蕊,陳春飛,等.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分析[J].廣州化工,2016(2):17.